然而顾雍、张温等世家代表却未轻信。顾雍当即反驳:“使者此言荒谬!刘备以汉室宗亲自居,与曹贼势不两立,焉有合作之理?”
这番话让在场众人稍定心神。
刘备与曹操的宿怨根深蒂固,双方能维持表面和平已属不易,更遑论联合征讨江东?
杨修嘴角微扬,以审视的目光扫过顾雍,轻叹道:久闻江东多迂腐书生,今日得见,果然不虚。莫非诸位眼中,世事皆永恒不变?万物生灭,江河奔流,无不昭示着变化之理。
刘玄德与曹丞相虽为宿敌,但江东所为——袭取荆州,害死云长,令荆州旧部流离失所。试问,比起曹丞相,刘玄德更恨何人?
厅内江东群臣陷入沉思,孙权亦紧锁眉头。他突然惊觉:刘备真有可能与曹操暂时联手!此刻他不禁暗恼吕蒙——取荆州便罢了,何故斩杀关羽?全然忘却当初正是自己下达的诛杀令。
以张昭为首的江东老臣却对杨修的恫嗤之以鼻,坚信曹刘绝无合作可能。忽有近卫疾步入内,呈上紧急军报。孙权览毕,几乎踉跄跌倒——刘备已从汉中撤军,正于成都誓师伐吴!而驻守江陵的曹舒大军虎视眈眈...
孙权此刻恨不能将吕蒙掘墓鞭尸。偷什么荆州?如今竟要面对曹刘两家的兵锋!
(孙权从神情变化中察觉到外界必有剧变!
张昭、张温、顾雍、步陟等人也显出忧虑之色。
这位江东之主向来善于掩饰情绪。
若非惊天变故,绝不会在他脸上看到这般震动。
杨修默不作声,只是静静观察着孙权。
孙权很快收敛神色,含笑对杨修道:
使者舟车劳顿,想必需要歇息。
来人,先带使者去安顿。
杨修顺从告退。
他心知肚明,自己刚离开,孙权就会紧急召集心腹商议。
果然——
待杨修离去,孙权瞬间面如寒霜!
他踉跄着坐回主位,对众臣沉声道:
刘备与曹操已各自撤军,恐将联手攻我江东!
此言犹如惊雷炸响。
在座文臣皆惊立而起,活似受惊的鸟雀。
方才杨修在场时,众人尚存疑虑。
毕竟曹营使者难免夸大其词。
但此刻由孙权亲口证实,性质截然不同!
主公...刘备不是一直以匡扶汉室自居?怎会...
顾雍语塞,张温亦瞠目。
主和派张昭更是呆若木鸡。
三人百思不得其解:刘备为何突然与曹操化敌为友?
难道江东值得他们如此大动干戈?
唯有淮泗谋臣步陟洞若观火。
他幽幽道:
若诸公的田产被人强占,可能容忍?
顾雍当即拍案:
吾辈儒生全赖田租度日。
若失产业,何以研习圣贤之道?
不如沿街乞讨!
这番言论引得江东世族出身的文臣纷纷附和。
就连张昭也深以为然。
这位带投大哥本是徐州彭城人。
为何流落江东?
这要从陶谦当年在徐州的作为说起——
正是陶谦查抄了张氏家产......
张昭被迫冒险渡江求生。
此刻。
顾雍等人话音未落,猛然察觉异样。
确实!
江东偷袭荆州,对刘备麾下的荆州派而言,无异于掘人祖坟。
常言道,断人财路,如 父母。
而江东此举,更是彻底斩断荆州派的根基!
面对如此局面,荆州派岂能不拼死一搏?
刹那间。
江东众文臣乱作一团。
刘备加曹操,谁能抵挡?
见众人皆无对策,孙权头痛欲裂。
平日里为蝇头小利争得面红耳赤,关键时刻却无一人堪用!
无奈之下,孙权只得看向诸葛瑾,盼其能献上良策。
然而,面对曹刘联手,诸葛瑾又能有何妙计?
但主公问话,不能不答。
他苦笑道:
“主公,曹刘虽结盟,却未必同心。”
“若能寻其破绽,便可瓦解联盟!”
不得不说,诸葛瑾深谙孙权心思。
尽管他暂无具体对策,但至少指明方向。
有了方向,自有他人谋划细节。
至于如何实施,便交由其余文臣头疼。
果然,孙权微微颔首。
随即环视众人,问道:
“子瑜所言极是。”
“诸位可有良策?”
顾雍与张温如霜打般垂首不语。
就连一贯主降的张昭,此刻也沉默不言。
如今的江东,早已非赤壁之战时可比。
世家与孙权利益交织,再提降曹之议,已不合时宜。
“唉!”
“孤何其不幸!”
孙权长叹。
他不由怀念起周瑜与鲁肃。
若二人尚在,江东何至于此?
孙权心中虽有不满,却也仅是暗自腹诽。若真让鲁肃与周瑜重返身边,反倒要费心除去二人。
一刻钟转瞬即逝,议事厅内依旧鸦雀无声。
就在孙权即将再次动怒之际,末席的诸葛恪拱手提议:
“主公,何不请杨修共商对策?他既以曹营使者身份前来,或许尚有转圜余地。”
此言一出,江东文臣如服定心丸——局势尚未至绝境。
孙权眼中闪过亮色,急令亲卫将杨修再度请来。
杨修刚至驿站,尚未坐稳,便又被引入议事厅。见江东众臣笑容可掬,他心中暗觉好笑。
他本就聪慧,结合众人神色,已猜出孙权收到刘备起兵的消息,底气更足,当即昂首睥睨。
而这副姿态,反令江东众臣愈发确信曹刘联手攻吴之事。
诸葛瑾率先开口:
“贵使,江东素来敬仰丞相,更对许昌天子忠心耿耿。不知丞相为何兴兵讨伐?”
此言一出,众文臣险些尴尬得抖落鸡皮疙瘩——自诩忠臣?简直荒谬!
杨修嘴角微抽,暗叹诸葛瑾圆滑,却不忘此行使命,冷笑道:
“诸位如今才想起是汉臣?当年赤壁之战,丞相奉天讨逆,尔等为何不降,反负隅顽抗?”
诸葛瑾再度缓和道:
“贵使明鉴,当时我等受人蒙蔽,一时糊涂。”
众人此刻已然明悟。
从今往后,唯丞相与陛下之命是从!
杨修闻言冷笑道:
既有今日,当初何必执迷?
况且以在下看来,孙将军对丞相似乎颇有微词?
他不动声色地将矛头指向孙权。
孙权却是个中高手。
只见他悲戚道:
使者明鉴,在下已是将死之人。
连遗书都早已备好。
只盼丞相日后统领江东时,能善待百姓。
如此,纵使魂归九泉,亦无憾矣!
这般厚颜 的说辞令杨修瞠目。
孙权分明比曹操年轻许多,
竟敢谎称自己命不久矣!
若杨修知晓后世之事,
便会明白这原是孙权的惯用伎俩。
史载孙权确曾以遗书诈降,
促成孙曹两家短暂和睦。
演义中更有孙权遗书退老瞒之说。
然而今日不同往昔。
杨修奉的是曹舒之命,
岂会被这等把戏所欺?
他阴测测笑道:
孙将军所言极是。
纵使你真有不测,也不该连累百姓。
不如这样——
丞相听闻令郎孙登天资过人,
江东恐难给予上乘教化。
不如送他去许昌,由经学博士亲自教导?
这分明是要扣押人质!
孙权险些按捺不住怒火。
但形势比人强,
他只得强忍愤懑,长叹一声。
我儿孙登,虽天资过人。
却自幼多病缠身。
若赴许昌,恐途中便有不测。
毕竟,水土难服啊!
孙权面露忧色,俨然一副慈父模样。
杨修岂会被这等说辞打动。
他故作糊涂道:
孙将军此言差矣。
莫非许昌的医者,还不及江东?
尽管放心将孙登交出。
我家丞相必当悉心照料,倾囊相授!
孙权一时语塞。
这杨修当真难缠至极。
恨不能将其下油锅,看看这副心肝是何物所铸!
见杨修紧咬孙登不放,孙权只得话锋一转:
本将愿献粮草军械,望陛下与丞相不计前嫌,接纳江东。
孙权甚是狡猾,故意不提具体数目。
杨修岂是易与之辈。
他故作随意道:
久闻江东乃鱼米之乡。
中原战乱频仍,民生凋敝。
孙将军何不献上十万大军十年之粮?
如此方能彰显忠心。
此言一出。
不仅孙权,就连张昭都青筋暴起,恨不能挥拳相向。
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十万大军十年粮草,与明抢何异?
不,抢劫尚留余地。
这分明是要掘江东根基!
纵是再富庶之地,也难筹此数。
孙权和张昭暗自思忖:杨修屡提字,莫非另有所指?
十万大军...
是否暗藏玄机?
杨修可不管他们作何感想。
他只想从孙权身上多榨些油水。
敲竹杠这等事,杨修最是拿手。
紧接着。
他又要孙权交出部分江东战船。
孙权断然回绝。
开什么玩笑!
战船与水军乃江东根基!
这两样岂能轻易予人?
然而杨修实在难缠。
……
双方争执许久。
最终,孙权面如死灰,眼睁睁看着杨修为曹舒讨得诸多好处!
孙权无疑损失惨重。
望着杨修扬长而去的背影,江东众臣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
孙权更是怒不可遏,一拳砸在案几上!
殊不知——
他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曹刘联盟压根未成。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