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议会”的构想,如同在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叙事之海”中投入了一颗概念炸弹。其涟漪不仅向外扩散,吸引着漂泊的“星尘”,更在同盟宇宙内部引发了深层次的变革与筹备风暴。
根源塔深处,一处原本用于模拟多元宇宙物理常数的巨大虚空,被临时改造。这里将成为第一届“星火议会”的虚拟会场——“群星之厅”。技术的核心,融合了“肃正协议”的量子沉浸技术、万法仙朝的须弥幻境法门,以及最新吸纳的“筑星者”维度稳定理论。最终形成的,是一个既非纯粹数据,也非纯粹幻象的奇特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兼容不同文明迥异的感知与交流方式。
“外域交流总署”全员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齿轮,高速运转。拟定议会基本章程、设计贡献度与权益兑换系统、构建跨文明信息交互协议、准备关于已知掠食者的共享数据库……每一项工作都繁琐至极,且无先例可循。莉亚娜带领的技术团队几乎不眠不休,调试着“群星之厅”的每一个参数,确保不同形态的“代表”能够无障碍(至少是基础层面的)沟通。
与此同时,对初始成员的背景核查与风险评估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遗落星尘联盟”的七个文明,其颠沛流离的历史、残存的技术特色、乃至其领导层的心理状态,都被放在放大镜下仔细审视。任何一点疑云,都可能影响其参会资格。
同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地支持此举。部分保守势力担忧,过早地建立这种跨叙事联系,会稀释同盟自身的凝聚力,甚至可能引狼入室。“我们连自己宇宙的某些边陲区域都未能完全整合,现在却要耗费巨大资源去管理一个…宇宙之外的议会?”类似的质疑声虽未形成主流,但确实存在。
艾拉对此的回应是,在最高议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推演。推演清晰地表明,在“叙事之海”的黑暗森林中,固步自封终将导致落后与消亡。只有主动接触、学习、乃至一定程度地整合外部资源,同盟才能持续进化,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比“熵魔”更可怕的威胁。风险固然存在,但停滞的风险更大。
最终,内部意见趋于统一。同盟将以开放而审慎的姿态,主持这首届议会。
约定的时间,在同盟标准历法的某个刻度,终于到来。
“群星之厅”被激活。
没有实体,没有固定的形态。参与者的“意识”或者说“存在核心”,通过各自的方式,接入这个由同盟构建的叙事节点。
艾拉作为东道主与倡议者,她的意识投影第一个凝聚。她呈现出一种中性而威严的形态,如同由纯净光线勾勒出的、代表理性与秩序的人形。
紧接着,其他“代表”陆续降临。
“筑星者文明”的代表,如同一团不断自我编织、闪烁着几何光辉的银色星云,散发着冷静与精确的气息。
“遗落星尘联盟”的七位代表则形态各异:有的如同笼罩在悲伤雾气中的古老树人(“森之遗民”),有的像是不断变换色彩的水晶集群(“流光族”),有的则干脆是一段回荡在空间中的、充满金属质感的悲壮史诗吟唱(“钢铁挽歌”)。它们无一例外,都带着历经磨难的沧桑与一丝小心翼翼的期待。
魔主也来了,他依旧是我行我素的风格,意识投影是一个不断扭曲、仿佛由暗影与玩笑构成的模糊人形,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其他代表。空衍大师则如同一盏静默的古灯,散发着温和而坚定的精神波动,维系着会场的基本和谐。
“欢迎诸位,莅临首届星火议会。”艾拉的声音直接在所有人的感知中响起,平和而有力,“我们于此,并非因我们强大无匹,恰恰相反,是因我们深知个体之渺小,黑暗之浩瀚。我们汇聚于此,是为点燃星火,驱散未知,寻一条共生之路。”
开场白简洁而直接,随后进入了议程。
首先,是审议并通过《星火议会基本章程》。章程明确了议会的宗旨(互助、预警、发展)、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信息贡献、技术共享原则、危机互助的限度)、决策机制(基于贡献度与共识的混合模式)以及成员加入与退出的规则。讨论异常激烈,尤其是关于贡献度评估体系与技术共享的边界问题。
“筑星者”代表提出,贡献度不应仅看重军事或技术实力,对未知掠食者的情报、独特的宇宙学认知、乃至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思维启发,都应赋予价值。此提议获得了“遗落星尘联盟”的一致赞同,他们虽残破,却拥有与多种掠食者周旋的血泪经验。
而关于技术共享,同盟坚持“核心安全底线”原则,任何可能危及同盟自身存在或引致不可控风险的技术,不予共享。对此,各方在经过博弈后,最终达成妥协,同意设立“限制级技术清单”,并建立共享技术应用追踪机制。
就在章程讨论接近尾声,气氛趋于合作之际,“筑星者”代表的银色星云忽然泛起一阵异常的波动。
“尊敬的倡议者,各位代表,”筑星者的意念带着一种凝重的质感,“在议会成立之初,有一项至关重要的情报,我认为必须在此共享,这关乎我们所有成员的未来安全,也…可能关乎一个潜在的、远超我们想象的机遇,或是…灾难。”
整个“群星之厅”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
“请讲。”艾拉沉声道。
“在我族漫长的观测史上,”筑星者缓缓道,“我们曾捕获到一些极其古老、破碎的时空回响。它们指向一个传说,或者说,一个可能存在的、超越了目前我们所知任何单一文明或掠食者的…超级实体。”
会场内一片寂静,连魔主都收敛了玩世不恭。
“我们暂时称其为——‘归一者’。”
“根据碎片信息推测,‘归一者’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文明或掠食者。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没有明确的疆域。它的‘存在’,更像是一种…理念的扩散,一种叙事模式的同化。”
“它的核心目标,似乎是…消除一切差异性,将所有‘故事’、所有文明、所有存在形态度量衡,都‘归一’到一个绝对的、唯一的、永恒的‘完美模板’之中。”
“被‘归一者’影响乃至吞噬的世界,并非被毁灭,而是被‘改写’。其历史被修正,其文化被抹平,其所有个体的独特性被消除,最终变成那个‘完美模板’下一个毫无生气的、永恒不变的复制单元。没有痛苦,没有冲突,也没有了…任何可能性。”
筑星者的描述,让所有代表,尤其是来自同盟和“遗落星尘联盟”的成员,感到一股发自灵魂深处的寒意。
“虚空编剧”玩弄悲剧,“熵魔”推动热寂,“噬界者”贪婪吞噬……而这些,至少还承认“存在”的多样性与过程。而“归一者”,它所追求的,是连“存在”本身多样性都要抹杀的、终极的静止与同一!这比毁灭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你如何确认它的存在?它现在何处?”一位“遗落星尘”的代表,那团悲伤的雾气剧烈翻涌着问道。
“无法完全确认,这只是基于古老回响的推测。”筑星者回答,“但其可能的迹象…我们怀疑,某些观测到的、整个叙事象限突然陷入‘死寂’,不再有任何信息波动传出的现象,或许就与‘归一者’有关。它不像其他掠食者那样留下残骸或混乱,它只留下…完美的‘空无’。”
“筑星者”顿了一下,星云核心的光芒变得深邃。
“而我之所以在此刻提出,是因为…在我们与贵方(同盟)进行技术交换,尤其是接触到那份关于‘永恒之锚’和《希望宣言》的理念后,我们产生了一个推测——”
“追求无限可能性的‘希望宣言’,与追求绝对同一性的‘归一者’,在理念上,或许是两个极端,是天然的…死敌。”
“我们这座‘星火议会’,我们这点燃的星火,在‘归一者’的感知中,或许…异常的刺眼。”
消息如同冰水,浇熄了议会初立的些许热度。
一个潜在的、理念层面上的终极敌人,其阴影仿佛已然投射在这初生的“群星之厅”内。
艾拉沉默了片刻,环视(感知)所有代表。
“感谢‘筑星者’代表提供的宝贵情报。”她的声音依旧稳定,“无论‘归一者’是传说还是现实,它都提醒我们,我们脚下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正因前路黑暗,我们才更需要汇聚于此。”
“星火议会,不仅是为了应对已知的威胁,更是为了…在所有形式的‘黑暗’面前,守护‘可能性’本身。”
“现在,我提议,将‘调查归一者传闻’列为议会长期优先观察项目,并纳入信息共享核心目录。同时,各成员需加强自身文明独特性与精神抗性的建设。对此,有无异议?”
短暂的沉寂后,包括筑星者在内,所有代表的意识波动都传递出赞同的意念。
第一届星火议会,在揭露了一个潜在终极威胁的阴影下,继续着它的议程。
星火已然点燃,但照亮的前路,不仅有无助的漂泊者与凶残的掠食者,更可能存在着试图熄灭所有火焰的、追求绝对寂静的…永恒黑暗。
(第1435章 完)
喜欢混沌珠逆:从杂役到万界至尊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混沌珠逆:从杂役到万界至尊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