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大病让张启明又虚弱了好几天。期间,小石头偷偷来看过他一次,给他带来了半块烤焦的土豆,说是奶奶省下来的。张老太太也拖着病体过来看了一眼,叹了口气,留下了一小撮据说能安神的干菊花。
李大姐再也没有出现过,仿佛那晚只是偶然的发善心。但张启明记下了这份恩情。
身体稍微好转,能下床活动后,一个强烈的念头驱使着他:必须更系统地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具身体的身世,找到自保的方法。玉佩空间和那块令牌是线索,但远远不够。
他想起穿越初醒时,似乎摸到过炕尾那块松动的砖。当时只拿出了令牌,下面会不会还有别的东西?
他再次费力地挪开那块砖,伸手向更深的缝隙里摸索。
指尖触碰到了一叠纸质的东西!
他小心地掏出来,是几页泛黄发脆、边缘残破的纸张,似乎是从某个本子上撕下来的,上面用毛笔写着密密麻麻的、略显潦草的繁体字。纸张散发着一股霉味和淡淡的墨香。
是笔记!原主藏起来的笔记!
张启明的心脏激动地跳动起来。他强忍着立刻阅读的冲动,先将砖块复位,然后才坐到窗边,借着微弱的光线,仔细辨认起来。
笔记的内容断断续续,很多地方字迹模糊,还有虫蛀的痕迹,但信息量极大:
“……庚辰年冬,族中惊变,长老皆殁……‘终极’之秘恐泄,父携吾等迁至北平,隐于市井……”
“……此院乃先祖所置,‘眼’之所藏,关乎气运……然‘它’之耳目无处不在,汪家亦虎视眈眈,切记慎之……”
“……东厢坎位,井下三尺,或有线索,然凶险异常,非血脉苏醒者不可轻触……”
“……‘天杖’失落已久,雮尘珠亦碎……吾辈旁支,守护为要,不可妄求……”
“……放野之期将至,然世道崩坏,日寇横行,此次放野,恐成死途……”
笔记到此戛然而止,后面似乎被撕掉了。
张启明看得心惊肉跳,呼吸都急促起来。
族中惊变、终极之秘、它、汪家、先祖、眼、血脉苏醒、天杖、雮尘珠、放野……
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指向一个远超他想象的、庞大而危险的秘密世界!原主的家族,竟然是某个守护着所谓“终极”秘密的古老家族旁支!而这个四合院,就是一个重要的隐藏据点,甚至藏着所谓的“眼”!
东厢房坎位(北方)的井下三尺有线索?但他住在西厢房。井下凶险异常,需要血脉苏醒?难道自己的麒麟血脉尚未完全觉醒?
天杖和雮尘珠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似乎都出了问题。
最让他注意的是“放野”。笔记里提到了“放野之期将至”和“此次放野,恐成死途”。结合时间,1942年,难道张家或者说这些守护秘密的家族,还在进行着某种残酷的试炼?
所有这些,都与他之前的遭遇——玉佩、令牌、符文、地下异响、周大伯和老齐的警告——完美地契合了!
这具身体的原主,知道很多事情,但却因为某种原因(或许是恐惧,或许是能力不足)没有行动,甚至可能因此郁郁而终,才让自己穿越而来。
而现在,这份沉重的、危险的担子,落在了他的肩上。
他将这几页珍贵的笔记反复看了好几遍,直到几乎背下来。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笔记收入了玉佩空间——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信息量巨大,但他终于不再是完全抓瞎了。他有了一个模糊的方向:
优先目标是生存下去,并尽可能恢复体力。
尝试进一步了解和使用玉佩的功能。
谨慎地接触周大伯、老齐甚至李大姐,他们可能知道更多。
寻找机会,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观察东厢房和那口井的情况。但绝不轻易尝试井下探索。
留意任何与“放野”相关的信息。
窗外,天色又暗了下来。北平的秋天很短,寒冬即将来临。
张启明握紧了玉佩,感受着那微弱的温热。前路艰险,危机四伏,但他已经握住了揭开迷雾的第一根线头。
喜欢四合院盗墓录:1942终极启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四合院盗墓录:1942终极启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