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的春天来得迟缓却势不可挡。当凌空再次回到北京时,枝头已悄然萌发出嫩绿的新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解冻的清新气息。博一的下半学期开始了,凌空感觉自己像一台完成了预热和系统升级的精密仪器,更加顺畅地投入到了新的研究周期中。
“‘学长’的烦恼:指导‘萌新’与沟通壁垒”
实验室这学期来了两位本科实习生,都是大三的学弟,精力旺盛,眼神里充满了对科研的向往和一丝敬畏。韩教授将他们分配给凌空,让他带着熟悉实验室环境和基础工作。凌空第一次拥有了“学长”的身份,感觉有些新奇,也有些不适应。
其中一个叫小林的学弟,性格极其活泼,是个“问题宝宝”,从“凌学长,这个库函数怎么调用”到“凌学长,你觉得人工智能最终会统治人类吗?”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常常在凌空专注于推导时,突然拍他的肩膀,吓得他差点把刚写好的公式划花。
另一个叫小王的学弟则恰恰相反,沉默寡言,交给他的任务,他总是一个人闷头做,遇到问题也不吭声,直到凌空检查进度时,才发现他卡在一个简单的问题上好几天,进度严重滞后。
凌空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比调试代码难多了。他需要平衡自己的科研时间和指导学弟的精力,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与两位性格迥异的学弟沟通。对于小林,他不得不委婉地提醒:“小林,有问题可以先记下来,我们固定一个时间集中讨论,或者先试试看文档和搜索引擎?”对于小王,他则需要主动去问:“小王,最近进展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这个过程极大地锻炼了凌空的【耐心】和【沟通技巧】。他回想起自己刚进李教授实验室时的懵懂,以及师兄师姐们曾经的指导,努力将那份善意传递下去。当他看到小林终于学会先查阅资料再提问,小王也开始偶尔主动汇报进度时,心中涌起了一种类似“老父亲”般的欣慰。技能面板上,【指导他人】的技能被点亮,并开始积累经验。
“‘醋意’风波与‘直男’的困惑”
一个周五晚上,凌空和苏暮雨照例视频。苏暮雨兴致勃勃地讲起她公司新来的一个合作方代表,是一位年轻有为的海归策展人,审美在线,谈吐风趣,在项目合作中给了她不少启发。
“他今天还夸我那个活动创意很棒,说很有国际视野呢!”苏暮雨语气轻快。
凌空一边看着屏幕上的代码,一边“嗯嗯”地应着。
苏暮雨继续说:“而且他居然也喜欢《百年孤独》,我们还聊了一会儿马尔克斯的叙事结构……”
凌空敲键盘的手顿了顿,抬起头,看着视频里苏暮雨亮晶晶的眼睛,心里莫名地泛起一丝微酸,脱口而出:“哦,那还挺巧的。”
苏暮雨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语气里那一丝不自然,愣了一下,随即眼底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故意说道:“是啊,而且他长得也挺斯文的,有点像那个谁……”
凌空心里的那点微酸瞬间变成了咕嘟咕嘟冒泡的醋意,但他强大的逻辑思维立刻开始分析: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情绪,源于对伴侣的占有欲和不安全感,不利于关系健康发展。他试图用理性压制,但表情还是不由自主地绷紧了,语气也变得干巴巴的:“是吗?那挺好的。”
苏暮雨看着他这副明明在意又要强装大度的别扭样子,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哎呀,凌空同志,你这醋吃得有点明显哦!”
凌空顿时闹了个大红脸,梗着脖子否认:“我没有!我只是觉得……觉得工作时间讨论这些与工作无关的话题,不太专业。”
这个苍白的辩解让苏暮雨笑得更厉害了:“凌博士,你现在很像我们项目里那个古板的老教授!人家就是随口聊两句,而且主要是夸我们项目呢!你呀……”她拖长了语调,眼神里满是揶揄和甜蜜。
凌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套路”了,又是尴尬又是好笑。他摸了摸鼻子,无奈地说:“好吧,我承认,是有一点点……不舒服。”
“傻瓜,”苏暮雨收敛了笑意,语气变得温柔,“他只是工作伙伴。我心里装着谁,你还不知道吗?”
这场小小的“醋意”风波,以凌空的“理性分析”失败和苏暮雨的“调戏”成功告终,反而给两人的异地生活增添了一抹生动的情趣。凌空也意识到,感情里有些情绪,是无法也用不着完全用逻辑去分析的。
**、“‘浪漫’的觉醒与实践:从‘代码雨’到‘数据花’”
经历了之前的“直男浪漫”多次翻车,以及这次小小的“醋意”刺激,凌空决定要认真提升一下自己的浪漫细胞。他不再追求那些华而不实或者自以为酷炫(实则可能惊悚)的创意,而是开始从苏暮雨的喜好和需求出发。
他记得苏暮雨喜欢植物,但北京的出租屋不方便养,而且两人异地,难以照料。于是,他结合自己的专业,悄悄开发了一个小程序。他爬取了苏暮雨微博和朋友圈里所有提到过喜欢的花卉图片和数据,又结合季节、花语和她的生日等信息,运用了一点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
在苏暮雨生日那天,她收到了凌空发来的一个链接。点开后,屏幕上没有绿色的代码雨,也没有任何吓人的特效,而是缓缓绽放出一朵由细腻光线勾勒出的、独一无二的“数据花”。花瓣的形状融合了她最喜欢的百合和郁金香的特征,颜色是她常穿的淡蓝色系,花蕊部分则由她名字的拼音首字母“S.m.Y”巧妙地变形而成。花朵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根据苏暮雨女士专属数据生成,愿你的每一天都如花般绚烂。”
没有昂贵的礼物,没有肉麻的情话,但这朵凝聚了心思、结合了专业、完全为她定制的“数据花”,却瞬间击中了苏暮雨的心。她看着屏幕上那朵优雅而独特的花,眼圈微微发红,心里软得一塌糊涂。她立刻拨通了视频,声音带着哽咽的笑意:“凌空……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个了?”
视频那头的凌空,看到她的反应,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带着点小得意的笑容:“就……随便研究了一下。喜欢吗?”
“喜欢!特别喜欢!”苏暮雨用力点头,“这是我收到过最特别的生日礼物!”
凌空技能面板上,那个沉寂许久的【浪漫感知与实践】技能,终于闪烁了一下,经验条猛地蹿升了一截。他终于悟了:浪漫,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用心观察和投其所好。
、“‘实验室’趣事:机器人的‘叛逆’与学术圈的‘黑话’”
实验室的生活也并非总是严肃枯燥。一次,凌空和小林、小王一起调试一个用于抓取不同形状物体的机械臂。凌空精心设计了抓取策略和力控算法,仿真结果完美。然而,在实际测试时,机械臂面对一个普通的马克杯,却表现得像个笨拙的熊孩子,要么抓不住,要么抓住后差点把杯子捏碎,或者以各种诡异的角度把杯子甩出去,场面一度十分滑稽。
小林看着满地“狼藉”(测试用的塑料杯),忍不住吐槽:“凌学长,咱们这机器人是不是有点……‘手残’?”
凌空盯着再次“行凶未遂”的机械臂,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地分析:“不是‘手残’,是触觉反馈与模型预测之间存在未建模的动态误差,导致力控环路的稳定性边界被突破……”
小王在一旁默默补刀:“学长,说人话就是……它脑子会了,手没会。”
凌空:“……”好吧,话糙理不糙。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最终,他们通过反复试验和调整参数,终于让机械臂“学会”了温柔地拿起杯子,那一刻的成就感,堪比发表了一篇顶会论文。
还有一次实验室聚餐,几位高年级的博士和博士后边吃边聊,满口都是“先验分布”、“贝叶斯优化”、“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架构”……小林和小王听得目瞪口呆,仿佛在听天书。凌空虽然大部分能听懂,但也深感学术圈“黑话”的威力。一位博士后师兄注意到两位小学弟的茫然,笑着打趣:“别担心,等你们到了我这年纪,也能熟练运用这些‘咒语’来‘召唤’论文了。”众人哄堂大笑。
、“‘健身’打卡与‘隔空’比拼”
长期伏案工作,凌空感觉颈椎和腰椎开始发出抗议。在苏暮雨的督促下,他开始了健身计划。他在租处附近办了一张健身卡,每周去两到三次。一开始只是跑跑步,拉拉器械,后来在健身教练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一些系统的力量训练。
他把自己健身的照片和打卡记录发到与赵强、苏晓晓的“四人局”群里,立刻引来了赵强的“挑衅”:
“哟!空哥开始举铁了?来来来,报上深蹲数据!哥让你知道什么叫专业!”
凌空老实报了个自己觉得还不错的重量。
赵强立刻发来一串嘲笑的表情包:“就这?我热身都比这个重!空哥你还是安心写代码吧,体力活交给兄弟我!”
苏晓晓看不下去了:“强子你嘚瑟什么?有空哥十分之一的脑子你就偷着乐吧!空哥别理他,坚持就是胜利!”
苏暮雨也冒泡:“注意安全,循序渐进。【点赞】”
于是,一场隔空的“健身比拼”悄然展开。凌空不跟赵强比绝对力量,而是跟自己较劲,每次进步一点点,并享受运动后大汗淋漓的畅快感。他甚至拉着实验室那位爱运动的博士后师兄一起,互相监督。健身不仅改善了他的身体状况,也成了他释放科研压力的重要途径。技能面板上,【体能】和【毅力】得到了切实的提升。
春日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在凌空的电脑屏幕上。他刚刚解决了一个困扰他两周的算法收敛性问题,心情舒畅。看着微信群里朋友们插科打诨的消息,看着手机上苏暮雨发来的、摆放在她上海办公桌上的那朵“数据花”截图,凌空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北京的春天,不仅有沙尘,有柳絮,有繁重的学业,更有成长的乐趣、朋友的关怀和跨越山海的温情。他知道,自己正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那个与苏暮雨约定的、“更高处”的未来。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