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一路西行,越是靠近成都,遇到的“惊喜”就越多。
今天路过一个县城,县令激动的上报,说县里几个原本游手好闲的年轻士子,不知怎的突然开了窍,不但主动帮忙处理积压的文书案牍,还提出了好几条兴修水利、改良农具的建议,效果显着,县丞都自愧不如,强烈推荐他们去州府任职。
明天又有郡守来报,说境内突然涌现一批精通算术、律法或是善于劝课农桑的“隐士”,主动投效,能力杠杠的,极大地缓解了地方官吏不足的压力。
更离谱的是,沿途不断有拖家带口的“流民”加入,清一色的青壮男丁,扶老携幼,口音各异,但目标明确——就是要投奔成都,为汉室效力!
诸葛亮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疑惑,再到现在的麻木,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
他拿着各地雪花般飞来的“喜报”,找到正在御辇里偷偷打瞌睡的刘禅。
“陛下…”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近日各地多有贤才涌现,流民来附…此等现象,实属罕见。陛下可知其中缘由?”
刘禅一个激灵醒过来,擦了擦并不存在的口水,一脸“我很无辜但我很牛逼”的表情:“啊?相父说的是那些突然开窍的士子和来投奔的百姓吗?孤也不知啊。许是…许是父皇在天之灵保佑,又许是相父德政感召,天下归心?”
他熟练地把功劳往死去的爹和活着的相父身上推,自己则完美隐身。
诸葛亮看着刘禅那清澈中带着点愚蠢的眼神,沉默了。他仔细回想,这一切的转折点,似乎就是从先帝驾崩、陛下继位开始的。先是天降诸葛光,再是莫名出现的百万石存粮,接着是遍地开花的贤才和源源不断的青壮流民…
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吗?还是说…陛下他…真有大气运在身?是那种…躺着都能来好运的奇特命格?
诸葛亮被自己这个大胆的猜想惊了一下。他仔细观察刘禅,除了比之前沉稳了些,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王霸之气,反而…挺懒的?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可这运气,也未免太好了点!
“陛下…”诸葛亮斟酌着词语,“如今人才辈出,国力渐复,乃大吉之兆。待回到成都,老臣欲对这些贤才进行考较,量才录用,陛下以为如何?”
“准!必须准!”刘禅点头如捣蒜,“相父您看着安排就行,您办事,孤放心!”“赶紧的,把那五十个三流…啊不是,是五十位贤才都用起来!别浪费了!”
诸葛亮看着刘禅这甩手掌柜当得如此理所当然,一时竟不知该喜还是该忧。喜的是陛下对他信任有加,忧的是…陛下这性子,是不是也太…淡泊名利了点?
“还有那数万青壮流民,”诸葛亮继续汇报,“老臣意欲将其一部分编入军籍,交由孔亮训练,作为南征预备;另一部分则安排屯田,充实汉中、葭萌关等地…”
“好好好!相父安排得极是!”刘禅继续点头,“那个…募兵和屯田的钱粮,就从…就从那个丙字仓出!反正放着也是放着!”
诸葛亮:“……”陛下您这慷他人之慨倒是挺熟练。
不过,这安排确实解决了大问题。有了钱粮,有了兵源,有了人才,诸葛亮只觉得一直压在心头的那块大石头,被人搬走了一大半,连呼吸都顺畅了不少。
他看向刘禅的眼神,愈发复杂。这位新君,看似不管事,可自他登基以来,这好运是一桩接着一桩…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治”?
如果躺平能躺出这个效果…那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诸葛亮带着一肚子感慨和疑惑,告退去忙了。
刘禅看着诸葛亮的背影,松了口气,重新瘫回软垫上。
“呼…应付过去了。看来相父已经接受了‘运气好’这个设定了。挺好,继续保持!”
他美滋滋地想着,等回到成都,把政务往诸葛亮那一丢,把军事往诸葛光那一丢,自己就能真正过上梦想中的躺平生活了!
几天后,队伍终于抵达了成都。
成都城外,文武百官、士族百姓,缟素一片,跪迎先帝灵柩和新君。
气氛庄严肃穆,哭声震天。
刘禅扶着刘备的灵柩,努力挤出眼泪,一步步走向那座熟悉的城池。看着眼前这宏大的场面,他心里也难免有些触动。
“哎,老刘同志,你放心吧。虽然你儿子芯子换了,但你这摊子,我肯定给你看好…主要是我相父和孔亮给你看好,我负责喊加油…”
灵柩入城,安置停灵,又是一番繁琐的仪式。
等到一切暂告段落,刘禅终于住进了他名义上的家——成都皇宫。
看着这比白帝城行宫宽敞多了,但也朴素多了的宫殿,刘禅还是比较满意的。“不错不错,虽然比不上后世,但比打工人的出租屋强多了。”
他正准备好好参观一下自己的新窝,费祎又来禀报了:“陛下,丞相与诸葛参军在外求见。”
刘禅一拍脑门:“得,打工…啊不是,办公时间又到了。”
书房内,诸葛亮和诸葛光并肩而立。
诸葛亮手里捧着一卷厚厚的文书:“陛下,此乃臣与孔亮初步筛选出的各地贤才名单,共四十七人,皆有其才,可充实各衙署及地方。请陛下过目定夺。”
刘禅接过来,随便扫了一眼,密密麻麻的名字和简介,看得他头晕。“好家伙,五十个来了四十七个,效率真高!”
他装模作样地看了几眼,然后大手一挥:“相父与孔亮既然都觉得可用,那必定是好的!便依卿等所议,安排职位吧!”
“陛下,”诸葛光开口道,“光与丞相商议,欲从中挑选数名精通算学、工巧者,入将作监,负责军械改良;另选熟知律法者入御史台及各地郡县;善农事者则派往各郡督导生产…”
“准!”刘禅不等他说完就直接批准,“这些专业人才,就得用在专业岗位上!孔亮你看着办,以后这类事情,不必事事请示,与相父商量着来就行!”
诸葛光躬身:“臣,领旨。”
刘禅看着眼前这对“卧龙凤雏”,越看越满意。“有他们在,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直接开启托管模式!”
他想了想,觉得光点头同意显得自己太没存在感,于是轻咳一声,努力回忆上辈子在公司学到的皮毛,开口道:
“那个…相父,孔亮啊。如今人才有了,钱粮也有了,正是大力发展的时候。孤觉得,做事呢,要讲究个效率。比如…比如记录文书账目,是否可以设计一种固定的表格?横着是项目,竖着是时间或者类别,数据往里一填,一目了然,也方便核对汇总?”
他简单描述了一下后世各种表格的雏形概念。
诸葛亮和诸葛光闻言,同时一怔,随即眼中都爆发出精光!
诸葛亮更是激动地羽扇都不摇了:“陛下此法…妙啊!若推行此法,处理政务、核算钱粮,效率必将大增!陛下是如何想到的?”
刘禅高深莫测地一笑,继续沿用万能借口:“孤前日梦中,见一白胡子老翁,手持玉板,其上便有此类格子,对孤言此乃‘高效办公之术’…”
诸葛亮和诸葛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又是梦中所授?!
先是天降人才粮草,现在又是梦中授以妙法…
诸葛亮看着一脸“纯真”的刘禅,心中的那个念头再次浮现:
陛下他…或许不是懒…而是…天命所归,自有神助?所以才能如此…气定神闲(躺平)?
“陛下圣明!”诸葛亮由衷赞道,“臣即刻便令人研究此法,推行各处!”
“嗯,相父看着办就好。”刘禅满意地点点头,“看,偶尔抛点现代管理学的渣渣,就能让大佬们惊为天人,这逼装得,舒服!”
送走了依然处于震惊和兴奋中的诸葛亮与诸葛光,刘禅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开始泛绿的庭院,心情无比舒畅。
人才在干活,军队在整训,粮食在入库,自己只需要动动嘴皮子,扔点超前概念…
这皇帝当得,简直是躺出了新高度,躺出了新境界!
看来,在这个三国时代,我刘禅,注定要成为一名划水的…啊不是,是垂拱而治的圣君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美好的躺平生活,在向他热情地招手。
喜欢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