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神医”之名,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后不断扩散的涟漪,影响力持续发酵。队伍再次启程后,苏甜便再未得清闲。
起初只是几个相熟的妇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询问些小毛病。
“甜姐儿……不,苏神医,您看我娃这咳嗽,夜里总睡不安稳……”一个妇人抱着面色潮红、不断咳嗽的幼童,小心翼翼地问道。
苏甜仔细查看了孩子的喉咙和舌苔,又摸了摸额头,确认是风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她借着从随身包袱里取物的掩护,拿出几片研磨好的退烧消炎药(空间基础药品),用油纸包好递过去,温声道:“婶子别急,孩子有些发热,这是我家传的清热散,分三次用温水化开喂下。晚上睡觉时,用拧干的热毛巾敷一敷他前胸后背,会舒服些。”
那妇人千恩万谢地接过,仿佛捧着灵丹妙药。
很快,更多的求助接踵而至。
有老人拄着棍子过来,捂着胸口说喘不上气,心慌。苏甜判断是劳累加上营养不良引起的心悸,她拿出几粒速效救心丸(混在普通草药丸中),嘱咐发作时含服,并建议里正适当安排老人休息,分配些有营养的食物。
有汉子在之前与土匪搏斗时留下的伤口红肿流脓,苏甜用空间里的碘伏和消毒纱布为他重新清创包扎,那汉子看着那棕色的消毒药水和雪白的纱布,虽然觉得奇怪,但伤口传来的清凉感和明显好转的迹象让他只剩下感激。
还有妇人悄悄来问难以启齿的妇人病,苏甜也根据症状,配了些清热解毒、调理气血的草药(夹杂了少量空间出品的妇科消炎药),并低声嘱咐些注意事项。
苏甜几乎是来者不拒。她能处理的,便当场处理。需要草药的,她便根据记忆和那几本医书册子,结合沿途所见,采摘或指引人去寻找合适的草药,偶尔在其中混入一点点空间出品的、对症且不易被察觉的粉末或药液,以增强疗效。对于严重的、需要复杂检查或手术的病症,她也会坦诚告知自己无能为力,建议到了大城镇再寻良医。
她的行医摊子,几乎就设在了行进中的骡车旁。她坐在车辕上,或是趁队伍短暂休息时,耐心地倾听、查看、解释。她用的药,效果往往比寻常郎中的方子来得更快、更显着,这让她的“神医”之名更加深入人心。而她每次都将功劳归于“秘方”或是“侥幸认得几株草药”,态度谦和,丝毫不居功自傲。
“苏神医心善啊!”
“可不是嘛,一点架子都没有,用的药还灵!”
“有苏神医在,咱们这心里踏实多了!”
感激的话语在队伍中流传。苏甜明显感觉到,脑海中那处神秘空间与自己的联系似乎更加紧密了。之前因救治秀娘母子而加速重置的药品,在她持续行善的过程中,重置的速度似乎又隐隐提升了一丝,而且空间里那些普通药材的品相,也仿佛更好了些。这让她更加确信,积德行善,便是提升这空间能力的根本。
当然,她也并非毫无原则。对于爷奶和大伯一家扭扭捏捏凑上来,说什么“自家人也该给看看”之类的话,苏甜只是抬起眼皮,淡淡一句:“我的医术粗浅,怕是看不出什么,还是另请高明吧。”便让他们讪讪退下,不敢纠缠。她仁心,但并非滥好人。
苏锐看着妹妹忙碌却充实的身影,眼中带着赞赏。他知道,妹妹这是在用她的方式,巩固苏家的地位,也在积累真正的“功德”。苏工和赵梅则一边心疼女儿劳累,一边又为她感到骄傲,尽力帮她打理些琐事,分担压力。
夕阳下,队伍拖成长长的影子,继续向着远方跋涉。苏甜刚刚为一个腹痛的孩子施完针,用的是空间里的无菌针灸针,缓解了他的痛苦,看着那孩子母亲感激涕零的模样,她轻轻擦了擦额角的细汗。
喜欢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