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食坊”飘出的诱人香气,不仅勾动了村民的馋虫,更点燃了里正王老伯心中另一团火。这日,他揣着几个还温热的肉夹馍,寻到了正在水车旁检查渠水的苏工。
“苏工,尝尝,梅娘子作坊里新出的,香得很!”王老伯将肉夹馍递过去,自己也掰了一块塞进嘴里,边嚼边叹,“好东西啊!光是咱们自己吃,太可惜了!”
苏工接过,咬了一口,认同地点点头:“味道确实独特,用料也扎实。梅娘的手艺,加上甜妞找来的些特殊调料,外面难得吃到。”
“说的就是这话!”王老伯一拍大腿,凑近些,压低声音,“苏工,我寻思着,光靠咱们村自己消化,这食坊也做不大。咱们村如今粮食眼看大丰收,你家锐儿带人进山打的皮子、猎的野味,妇人们编的筐篓,再加上这食坊的出产……总不能都堆在家里,或是等人上门来零散收吧?那价钱压得太低!”
苏工目光扫过村口那条还算平整、通往外界官道的土路,心中已然明了王老伯的来意。他沉吟道:“王伯的意思是……咱们自己立个集市?”
“对喽!”王老伯眼睛发亮,“就在村口官道旁,划出一块地来!咱们村的东西摆出来卖,也能吸引南来北往的行商脚夫。他们歇脚时买些吃食,看到咱们的粮食、山货,说不定就谈成大生意了!这不就把死物变活钱了嘛!”
苏工没有立刻回答,他三口两口吃完手中的肉夹馍,拍了拍手上的饼屑,径直走向村口。王老伯赶紧跟上。
站在村口的高处,苏工目光锐利地打量着官道与村庄连接处那片相对平坦、如今长满荒草的空地。他脑海中迅速勾勒出草图。
“此地甚好。”苏工开口,语气沉稳,“背靠村落,面向官道,取水也方便。王伯你看,”他用手比划着,“以此为中心,平整出场地,搭建一排简易的木棚或草棚,遮阳避雨。划分出区域:这边靠近食坊,可设为小吃饮食区;那边宽敞,摆放粮食、山货、皮货;再留出一片空地,供行商车队歇脚、交易。”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还需立下规矩,定时开市,比如逢五逢十。安排人手维持秩序,清扫场地。初期或许规模不大,但只要咱们的东西好,不愁引不来人。”
王老伯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好!好!就按苏工你说的办!这集市要是真弄成了,咱们桃源村可就跟外面真正连通了!再不是闭塞的山坳坳了!”
两人正说着,赵梅和苏甜也从食坊那边走了过来,显然是听到了动静。
赵梅一听要开集市,立刻抚掌笑道:“这个主意好!咱们食坊的东西正愁没地方卖呢!到时候在集市上支个摊子,肉夹馍、凉皮、糕饼,保准受欢迎!”
苏甜也微笑道:“爹考虑得周全。有了固定的集市,村民互通有无方便,也能及时了解外面的物价行情。若是名声传出去,或许还能吸引更多人来我们村落户。”
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大多数村民对此都抱着支持和期待的态度。
“开集市?好事啊!我编的那些筐篓总算有地方卖了!”
“我家晒的干菜也能换几个钱!”
“以后买针头线脑也方便了,不用跑老远到镇上了!”
当然,也有像周氏那样嗤之以鼻的:“穷折腾!这穷乡僻壤的,谁跑来跟你买东西?白费力气!”
但她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大多数人的热情之中。苏锐更是直接带着几个青壮年,扛着锄头铁锹就去了村口,开始清理那片规划中的集市用地。汉子们干劲十足,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集市上人来人往、交易热闹的景象。
夕阳下,苏工和王老伯依旧站在村口,望着那片正在被清理出来的土地,以及远处蜿蜒的官道。
“等秋收之后,粮食入仓,咱们就着手把棚子搭起来。”苏工语气笃定。
“好!都听你的!”王老伯重重颔首,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喜欢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