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报晓,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桃源村却早已苏醒。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着新米熬煮的清香,夹杂着从村口“苏梅食坊”飘出的阵阵面食甜香,共同编织成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乡村晨景。
苏甜推开窗户,深深吸了一口这混杂着泥土、草木和食物芬芳的空气,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这与逃荒路上那绝望、污浊的气息判若云泥,是真正属于“家”的味道。
“甜儿,快来帮忙!今天集市第一天开张,咱们食坊可得来个开门红!” 赵梅中气十足又带着欢快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伴随着锅碗瓢盆清脆的碰撞声。
苏甜应了一声,快步走向厨房。只见母亲赵梅正利落地将一笼屉雪白的馒头端下灶,热气腾腾,个个饱满宣软。旁边的陶盆里,已经和好了做肉夹馍的面团,另一口大锅里,炖煮的肉块正“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浓郁的肉香霸道地弥漫开来。
“娘,您这速度可真快。” 苏甜挽起袖子,自然地拿起水瓢帮忙清洗炊具。
“心里高兴,手上就有劲儿!” 赵梅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细汗,脸上是掩不住的兴奋和成就感,“你爹天没亮就去查看水渠了,说是怕今天人多,用水量大会出问题。你哥更早,带着巡逻队已经绕村跑了两圈,说是要确保集市秩序。就你弟弟,还在屋里用功呢。”
正说着,苏锐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带着一身清晨的凉意。他扫了一眼灶台,喉结滚动了一下:“娘,先给我来两个馒头垫垫?待会儿我得去集市那边盯着,怕有不开眼的来捣乱。”
“就知道吃!等着!” 赵梅嗔怪地瞪了儿子一眼,手上却麻利地夹了两个最大的馒头,又舀了一勺浓稠的肉汁浇上,“喏,快吃。今天都警醒着点。”
苏锐接过馒头,狼吞虎咽,含糊道:“放心,有我在,翻不了天。” 他三两口吃完,对苏甜抬了抬下巴,“妹子,你那有没有什么提神醒脑的药粉备着?万一有浑人闹事,我也好‘请’他冷静冷静。”
苏甜失笑,从随身的荷包(实则从空间意念取出)里拿出一个小纸包递过去:“哥,悠着点用,分量够他睡到日上三竿的。”
“晓得!” 苏锐咧嘴一笑,将纸包小心收好,转身大步流星地朝村口走去,背影挺拔如松,自有一股令人安心的气势。
这时,苏文也收拾妥当从屋里出来,虽一身青衫略显朴素,但眉目间的沉静与睿智,已初具读书人的气度。他先向母亲和姐姐问了早安,然后才坐下,小口吃着赵梅特意给他准备的、加了鸡蛋的细面。
“文哥儿,今天集市,你不去看看热闹?” 赵梅一边忙活一边问。
苏文摇摇头,温声道:“娘,乡试在即,功课不敢懈怠。热闹就不去凑了,免得心浮气躁。若村里有事,您或爹让人来唤我便是。”
他的目光落在窗外那逐渐熙攘起来的村口方向,补充道:“不过,咱们村这集市若能长久办下去,于村民生计、于货物流通,都是大有益处。里正爷爷和爹他们,功在长远。”
苏甜看着弟弟沉稳的样子,心中欣慰。这个家,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着,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太阳渐渐升高,村口那片平整出来的空地上,已然是人声鼎沸。村民们用木板、石头临时搭起了摊位,上面摆着自家多余的蔬菜、鸡蛋、编织的竹筐、搓的草绳,甚至还有半大的鸡崽、鸭崽,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苏工的“技术展示区”最为醒目,改良后的犁铧、轻便的锄头、还有几个小巧的榫卯结构模型摆在那里,引来不少村民和外村人围观询问。苏工耐心地讲解着,脸上带着沉稳的笑意。
而最热闹的,当属“苏梅食坊”的摊位。雪白的馒头、香气四溢的肉夹馍、晶莹剔透的藕粉,每一样都让从未见过这些吃食的村民们感到新奇。赵梅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妇人,收钱、拿货、介绍,忙得脚不沾地,脸上的笑容却越发灿烂。
“哎呦,这馍夹着肉,咋这么香哩!” 一个外村来的汉子咬了一大口肉夹馍,烫得直吸气,却舍不得吐出来,含混地赞叹。
“这藕粉滑溜溜的,甜滋滋的,娃可爱吃了!”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欣喜地说。
“梅娘子,给我留五个馒头!我拿鸡蛋换!”
叫好声、询价声、孩童围着摊位嬉闹的声音,交织成一曲生动活泼的乡村市集交响乐。
苏甜没有去摊位前帮忙,她站在稍远一些的大树下,目光缓缓扫过这热闹非凡的场景。她看到父亲苏工在与人交谈时,眼中闪烁的自信光芒;看到母亲赵梅在忙碌中,那发自内心的愉悦和活力;看到哥哥苏锐抱着手臂,如同定海神针般立在集市边缘,眼神锐利地扫视着人群,偶尔与熟识的村民点头示意;她也仿佛能看到,在家中苦读的弟弟,那伏案疾书的专注侧影。
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包裹着她。这就是他们一路挣扎、奋斗,想要守护和建立的景象——充满烟火气的、安稳的、充满希望的日常生活。
就在这时,她看到里正王老伯拄着拐杖,在几个老人的陪同下走了过来。王老伯看着眼前这红火的集市,听着耳边鼎沸的人声,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眼中竟隐隐有了泪光。
他走到苏工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哽咽:“苏工!好啊!你们一家,是咱们桃源村的福星!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逃过荒,挨过饿,从未想过,有生之年,能看到咱们村有这样的光景!仓里有粮,手头有余钱,村口有集市……这、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苏工连忙扶住激动的里正,谦和道:“王伯言重了,是大家伙一起努力的结果。”
“对,一起努力!” 王老伯重重顿了下拐杖,环视周围越聚越多的村民,声音拔高,“往后,咱们就照着这个劲头干!让咱们桃源村,成为这十里八乡最富庶、最安逸的地界!”
“好!”
“听里正的!”
“跟着苏工家干!”
村民们的应和声响彻云霄,一张张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喜欢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