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

拾趣青春

首页 >> 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 >> 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曹贼系统:马踏樱花 、统治全球!绝代废材倾天下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大时代1958大秦太祖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亡命之徒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 拾趣青春 - 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全文阅读 - 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txt下载 - 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0章 楼班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残阳如血,泼洒在柳城的青砖黛瓦之上,将这座北疆重镇染成一片悲壮的赤红。城墙上的旌旗早已换了颜色,曾经迎风招展的乌桓狼头旗被汉军的玄甲赤旗取而代之,在猎猎寒风中发出猎猎声响,像是在宣告着一场本以为会旷日持久的战乱即将落幕。

汉军主力入城的马蹄声震彻街巷,铁甲铿锵作响,与残留的兵刃碰撞声、百姓的低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柳城光复的交响。此前,乌桓铁骑凭借悍勇之气盘踞此城数月,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城中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如今汉军兵临城下,如神兵天降,那些曾经作威作福的乌桓士兵顿时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蹋顿被杀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乌桓军中迅速蔓延,失去了主心骨的乌桓士兵瞬间陷入混乱。他们本就因连日征战疲惫不堪,此刻更是军心涣散,群龙无首。汉军将士个个精神抖擞,手持利刃,沿着柳城的主要街道稳步推进,迅速控制了东西城门、鼓楼、粮仓等要害之地。每到一处,汉军都严守军纪,秋毫无犯,只是高声喊话,劝谕乌桓士兵放下武器投降。

“放下兵器者免死!我主宽宏,既往不咎!”

“蹋顿已死,尔等负隅顽抗,唯有死路一条!”

此起彼伏的劝降声在街巷中回荡,乌桓士兵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恐惧与迷茫。有人率先丢掉了手中的弯刀,蹲在地上双手抱头;有人犹豫片刻,终究抵不过对死亡的畏惧,也纷纷放下了武器。一时间,放下的兵刃堆积如山,投降的乌桓士兵排成长队,被汉军有序地带往城外营地看管。

然而,并非所有乌桓首领都愿意束手就擒。难楼与乌延,作为乌桓最为骁勇的两大首领之一,此刻正聚集着各自的残部,退守在柳城西北角府邸之中。这座府邸原本是当地富户的宅院,被乌桓人强占后改为军营,院墙高大坚固,院内还有数座箭楼,易守难攻。

难楼身材魁梧,满脸虬髯,手中握着一把重达数十斤的大斧,眼神凶狠如狼。他看着身边仅剩的五百余名士兵,高声嘶吼道:“蹋顿虽死,但我乌桓男儿岂能苟且偷生!今日便与汉军决一死战,让他们知道我乌桓人的厉害!”

乌延则相对沉稳一些,他身着黑色皮甲,腰间挎着一柄镶嵌着宝石的弯刀,眉头紧锁。他知道此刻逆势抵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但作为乌桓的首领,他无法容忍自己像败犬一样投降。“难楼首领说得对!我等本在此地逍遥,若投降就再无出头之日,今日当以死战!加固防御,弓箭上弦,待汉军靠近,便给他们迎头痛击!”

两人迅速分工,难楼亲自坐镇前门,指挥士兵用桌椅、巨石堵住大门,自己则登上门楼,手持铁斧严阵以待;乌延则率领部分士兵防守侧门和后院,防止汉军迂回包抄。

汉军很快便包围了这座宅院,带队的是张燕。张燕精通兵法,武艺高强,此次随徐荣出征,屡立战功。他勒马站在宅院前,看着紧闭的大门和城楼上严阵以待的乌桓士兵,沉声喝道:“难楼、乌延,尔等已是瓮中之鳖,何不速速投降?朝廷有令,降者免死,若执意抵抗,休怪我手下无情!”

难楼在门楼上哈哈大笑,声音粗犷刺耳:“黄毛小儿,也敢在此饶舌!有本事便攻进来,看我这把铁斧是否答应!”说罢,他挥手示意,城楼上的乌桓士兵立刻弯弓搭箭,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汉军阵中。

张燕早有防备,抬手示意士兵举盾防御。“砰砰砰”的声响不绝于耳,箭矢撞在盾牌上纷纷落地。张燕眼神一凛,高声下令:“准备攻城!盾牌手在前,长矛手跟进,云梯架起!”

汉军士兵训练有素,接到命令后立刻行动起来。数十名盾牌手组成一道坚固的盾墙,缓缓向前推进;长矛手紧随其后,时刻准备应对乌桓人的突袭;几名士兵抬着云梯,趁着盾墙的掩护,迅速冲到院墙之下,将云梯架了上去。

难楼见状,怒吼一声,手持铁斧纵身跃下门楼,正好落在一名汉军盾牌手面前。铁斧带着呼啸的风声劈下,盾牌瞬间被劈成两半,盾牌后的士兵惨叫一声,当场毙命。难楼如同虎入羊群,铁斧挥舞间,汉军士兵纷纷倒地,一时间竟无人能挡。

张燕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抽出腰间佩剑,大喝一声:“休得放肆!”催马向前,挺枪直刺难楼。张燕的枪法快如闪电,枪尖带着凌厉的杀气,直刺难楼的咽喉。

难楼不敢大意,连忙挥斧格挡。“铛”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难楼只觉得手臂发麻,铁斧险些脱手。他心中大惊,没想到这汉军将领如此勇猛。两人瞬间战作一团,剑影斧光交错,打得难解难分。

与此同时,汉军的攻城行动也在激烈进行。乌延指挥士兵不断射箭、投掷石块,汉军士兵虽有盾牌掩护,但仍有不少人中箭倒地。但汉军人数众多,源源不断地向院墙发起冲击,乌桓士兵渐渐体力不支,防守出现了破绽。

一名汉军士兵抓住机会,顺着云梯爬上了门楼,一刀斩杀了上面的乌桓弓箭手。紧接着,更多的汉军士兵登上了院墙,与乌桓士兵展开了近身肉搏。喊杀声、兵刃碰撞声、惨叫声响彻云霄。

乌延亲自上阵,弯刀挥舞,接连斩杀了数名汉军士兵,但他很快便被几名汉军士兵团团围住。这些汉军士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配合默契,轮番进攻,乌延渐渐体力不支,身上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黑色的皮甲。

另一边,张燕与难楼的激战也到了白热化阶段。难楼虽然勇猛,但耐力远不如张燕,加上之前征战已久,体力消耗巨大,动作渐渐迟缓下来。张燕抓住一个破绽,一枪刺穿了难楼的左肩。难楼惨叫一声,铁斧落地,他捂着伤口,怒视着张燕:“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

张燕眼神冰冷,手中长枪再次刺出,刺穿了难楼的心脏。难楼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地,眼中的光芒渐渐消散。

乌延看到难楼战死,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他奋力斩杀了身边的两名汉军士兵,想要突围,却被张燕及时拦住。张燕一剑架在他的脖子上,冷声道:“降还是不降?”

乌延惨笑一声,眼中满是绝望:“乌桓男儿,宁死不降!”说罢,他猛地低头,想要用脖子撞上剑锋。张燕早有防备,手腕一翻,佩剑顺势划过,乌延的头颅应声落地,滚落在地,眼睛依旧圆睁,满是不甘。

随着难楼和乌延的战死,院内剩余的乌桓士兵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张燕命人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安抚被裹挟在院内的百姓,随后派人向徐荣禀报战况。

徐荣此时正坐镇柳城太守府,听取各部将领的汇报。得知难楼、乌延已被斩杀,残余乌桓士兵尽数投降,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张燕将军立了大功,待平定叛乱后,必有重赏!”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急匆匆地闯入府中,单膝跪地禀报:“将军,大事不好!丘力居的儿子楼班,带着数百亲信,趁着城中混乱,从西门逃出去了!”

徐荣闻言,脸上的笑容不变,似乎早已料到此事。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柳城以西的一处山谷上。“楼班年轻气盛,又身负杀父之仇,必然不会甘心投降。西门外三十里有一处落马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他若想暂时躲避,必然会去那里。”

原来,徐荣在进城之前,便已考虑到楼班可能会趁机逃脱,提前命管亥率领三千骑兵,埋伏在落马谷周围,截断楼班的退路。“传我命令,立刻前往落马谷,协助徐晃将军,务必将楼班生擒!”徐荣沉声下令。

“末将遵命!”帐下将领齐声应道,随即转身离去,率领士兵火速赶往落马谷。

再说楼班,正直壮年,生得英武不凡,颇有其父丘力居之风。他自幼在草原上长大,弓马娴熟,性格刚烈。蹋顿被杀的消息传来时,他正在柳城西门巡视,得知蹋顿死讯,他悲痛欲绝,险些晕过去。身边的亲信劝他暂时逃离,再图后事,楼班强忍悲痛,趁着城中混乱,带着五名亲信,换上普通士兵的服装,混在逃难的人群中,偷偷溜出了西门。

出了柳城后,楼班一路向西疾驰。他知道汉军必然会追杀而来,心中焦急万分。身边的亲信建议道:“少主,落马谷地势险要,我们可以先去那里躲避一下,再联络各地的乌桓部落,积蓄力量,为单于报仇!”

楼班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落马谷的地理位置,那里山高林密,便于隐藏。于是,他带着亲信,快马加鞭,朝着落马谷的方向奔去。

然而,他们刚进入落马谷,便听到山谷两侧传来一声大喝:“楼班,何必再逃?速速投降吧!”

楼班心中一惊,勒住马缰,抬头望去,只见山谷两侧的山坡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汉军士兵,旗帜鲜明,刀剑出鞘,将整个山谷围得水泄不通。为首的将领,正是徐荣麾下的管亥。

管亥手持开山大刀,眼神锐利如鹰,看着谷中的楼班等人,再次劝降:“楼班,蹋顿已死,乌桓主力尽灭,你仅凭这几人,又能逃到哪里去?不如投降,朝廷定会从轻发落!”

楼班年轻气盛,心中的悲痛与愤怒交织在一起,他拔出腰间的弯刀,高声喝道:“汉军休要猖狂!我兄长蹋顿被你等杀死!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今日便与你们拼了!”说罢,他催动战马,挥舞着弯刀,朝着山谷口的汉军冲去。

身边的数百亲信也纷纷效仿,紧随楼班之后,向着汉军发起了冲锋。他们知道此行九死一生,但作为乌桓的勇士,他们愿意为主人献出生命。

管亥摇了摇头,心中暗道可惜。他挥了挥手,下令道:“放箭!”

山坡上的汉军士兵立刻弯弓搭箭,箭矢如蝗,朝着楼班等人射去。楼班等人虽然勇猛,但寡不敌众,又身处绝境,很快便有亲信中箭落马,当场身亡。

楼班心中一痛,却依旧没有退缩,他挥舞着弯刀,拨打着飞来的箭矢,奋力向前冲去。但汉军的箭矢实在太多,他的战马不幸中箭,轰然倒地,将他掀翻在地。

另外数名亲信连忙翻身下马,将楼班扶起,护在中间,继续与汉军周旋。但他们很快便被汉军士兵包围,陷入了苦战。楼班看着身边的亲信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绝望。他想起了父亲丘力居的威严,想起了乌桓部落曾经的辉煌,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不禁悲从中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支汉军队伍缓缓走来,为首的正是徐荣。徐荣身着银色铠甲,腰挎宝剑,面容沉稳,目光如炬。他勒马站在山谷口,看着被汉军围困在中间的楼班,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楼班看到徐荣,眼中闪过一丝怨毒,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被身边的汉军士兵按住。“徐荣!我兄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杀他?我乌桓部落与大汉向来和睦,你为何要发动战争?”

徐荣闻言,缓缓开口,声音洪亮,传遍整个山谷:“楼班,你可知你兄蹋顿犯了何等大罪?他勾结袁绍残余势力,屡次侵犯我大汉边境,烧杀劫掠,残害我大汉百姓,致使北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朝廷多次劝谕,他却置若罔闻,反而变本加厉。我奉朝廷之命,率军平叛,乃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徐荣的话掷地有声,楼班一时语塞。他们确实经常率军南下劫掠,但在他看来,那是草原部落生存的需要,并非什么大罪。但此刻听徐荣这般说,他心中也不禁有些动摇。

徐荣看出了楼班的心思,继续劝说道:“楼班,你兄已死,乌桓主力尽灭,你已无路可逃。如今朝廷仁慈,并非要将乌桓部落赶尽杀绝。若你肯率众投降,我保你性命无忧,还会向朝廷举荐,让你继续统领乌桓部众。从今往后,乌桓归顺大汉,与中原百姓和睦相处,共享太平富贵,岂不是更好?”

楼班心中挣扎不已。一方面,他身负杀兄之仇,不甘心就这样投降汉军;另一方面,他也深知自己此刻已是穷途末路,仅凭自己一人,根本无法为父报仇,也无法重振乌桓部落。他看了看身边寥寥无几且士气低落的亲信,又望了望山谷外如狼似虎的汉军,心中一片茫然。

他想起了部落中那些老弱妇孺,想起了草原上的牛羊马匹。如果他执意抵抗,最终只会落得身死的下场,而乌桓部落也会彻底覆灭。但若他选择投降,或许还能为乌桓部落保留一丝火种,让族人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求生的欲望和对部落未来的一丝期许,最终战胜了心中的仇恨与不甘。楼班眼中的光芒渐渐黯淡下来,他咬了咬牙,挣脱了汉军士兵的束缚,缓缓下马,对着徐荣的方向双膝跪地,声音沙哑地说道:“我愿率部归降,还望将军信守承诺,善待我乌桓族人。”

徐荣看到楼班投降,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点了点头,说道:“放心,我徐荣说话算数。从今往后,你便是大汉的子民,乌桓部落也将在朝廷的庇护下繁衍生息。”

说罢,徐荣命人上前,将楼班扶起,为他松绑,并吩咐手下:“将楼班少主和他的亲信带到营中,妥善安置,不得有丝毫怠慢。”

随后,徐荣下令清理落马谷的战场,收敛阵亡士兵的尸体,又派人前往柳城,告知城中百姓叛乱已平的消息。百姓们得知后,纷纷走出家门,欢呼雀跃,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徐荣回到柳城后,立刻着手处理战后事宜。他命人安抚城中百姓,发放粮食和衣物,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同时,他也对投降的乌桓士兵进行了妥善安置,愿意回归草原的,发放路费和物资,护送他们返回;愿意留在中原的,则编入户籍,与汉人一视同仁。

对于难楼和乌延的部下,徐荣也没有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宽大处理的政策,只要他们真心悔改,便既往不咎。这一举措赢得了乌桓人的好感,也为日后乌桓部落融入中原文化奠定了基础。

数日后,柳城的秩序渐渐恢复正常。街道上行人往来,商铺重新开张,昔日的繁华景象逐渐重现。徐荣看着这一切,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这场平叛之战的胜利,不仅维护了幽州的北方稳定,也拯救了无数黎民百姓。

随后,徐荣命人将蹋顿的首级用石灰腌制,妥善保存,又带着楼班等一众降将,率领大军班师回幽州。大军一路浩浩荡荡,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纷纷献上酒食,感谢汉军的救命之恩。

喜欢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作者萧忆情作品乡村神医煮酒点江山主宰之王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叶修陈婷婷轮回剑典叶辰萧初然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吴云肖雪燕免费阅读无弹窗重生左唯舰娘改造,提督去宪兵队忏悔吧仙武同修十荒大罗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逆天小农民北雄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明贼武逆焚天重生90撩男神
经典收藏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三国的真相天云大陆之唐天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山河血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制霸大宋之奸臣传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奇缘之旅异域之星球领主帝国再起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开元情诗与剑榜初唐:砥砺前行重生—深闺九王妃大唐之九子夺嫡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吾父朱高煦
最近更新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1621,不一样的大明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离之星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于府钱庄绣春雪刃日曜南明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血色白银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一剑照汗青石器革命
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 拾趣青春 - 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txt下载 - 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最新章节 - 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