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管家逼死流民亲属
“你说什么?!”
沈砚秋一把抓住那衙役的胳膊,力道之大让那衙役疼得龇牙咧嘴。院外的冷风卷着雪花倒灌进来,吹得他官袍下摆猎猎作响,心却沉得像坠了冰。
“是…是王府的刘管家!”衙役喘着粗气,脸上毫无血色,“带着十几号家丁,拿着棍棒,说流民污了王府田庄外的风水,要强行驱赶!周老憨…周老憨那娃儿,才十二三岁,饿得受不了,捡了地头掉落的几根干瘪稻穗,就被…被刘管家指使家丁,活活用棍子打死了!”
“周老憨的女人上去护娃,也被打成了重伤,眼看…眼看也不行了!”
沈砚秋脑子里“嗡”的一声。赋税改革刚压下去的乡绅气焰,转头就用更酷烈的方式反弹回来。刘管家,那是王府在米脂的头号爪牙,之前查账时就隐隐指向他侵吞甚巨,只是碍于王府庇护,一时难以动他。没想到,他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在这个节骨眼上,用流民的命来立威!
“备马!”沈砚秋松开衙役,声音冷得像冰碴子。他转身从案几抽屉里摸出那本始终随身携带的、从王府账房抄录的粮册副本,又快速写下几行字,塞进袖袋。
“大人,您不能去啊!”李主簿不知从哪个角落又钻了出来,一脸惶急,“那刘管家是王府的人,凶悍跋扈惯了!您孤身前去,万一有个闪失……”
“闪失?”沈砚秋脚步不停,径直朝外走,“他敢打死流民,下一步就敢冲击县衙!今日我若退这一步,米脂县从此再无王法!”
王书吏已经牵来了马,脸色同样凝重,低声道:“大人,是否多带些衙役?”
“不必。”沈砚秋翻身上马,动作干脆利落,“人多反而容易激起更大冲突。你看好县衙,若有变故,按我方才写的字条行事。”他顿了顿,看了一眼缩在后面的李主簿,眼神锐利如刀,“李主簿,守好粮库,若再出纰漏,唯你是问!”
说罢,他一夹马腹,骏马嘶鸣一声,朝着城东疾驰而去。寒风裹着雪沫,抽在脸上如同刀割。
城东那片空地,此刻已乱成一团。数十名王府家丁手持棍棒,结成半圆,将流民往外驱赶。哭喊声、呵斥声、棍棒砸在肉体上的闷响混杂在一起。地上躺着几个人,蜷缩着,不知死活。更多的流民被逼得不断后退,眼中是麻木的绝望和压抑的愤怒。
周老憨跪在空地中央,怀里抱着一个瘦小的身体,那孩子脑袋歪在一边,额角一个血窟窿还在汩汩冒血,染红了周老憨破旧的棉袄。他旁边,一个妇人躺在地上,气息微弱,胸口微弱起伏,嘴角溢着血沫。
一个穿着绸面羊皮袄、脑满肠肥的中年人,正趾高气扬地站在家丁队伍前,手里拎着根染血的枣木短棍,正是刘管家。他乜斜着眼,看着悲恸欲绝的周老憨,嗤笑道:“穷骨头,碰脏了王府的地,打死也是活该!识相的赶紧滚,再赖在这里,这就是下场!”
“刘管家!”沈砚秋策马冲到近前,勒住缰绳,马蹄在地上踏出深深的印子。他居高临下,目光冰冷地钉在刘管家身上,“光天化日,纵凶杀人,你眼里还有没有王法!”
刘管家显然没料到沈砚秋来得这么快,先是一愣,随即脸上堆起假笑,拱了拱手,态度却毫无恭敬:“哟,沈大人来了。惊扰大人,实在是这些刁民不懂规矩,在下也是奉王府之命,清理门户,免得污了贵地。”
他特意加重了“王府之命”四个字。
“清理门户?”沈砚秋翻身下马,走到周老憨身边,蹲下身,探了探那孩子的鼻息,早已没了。他又看了看那奄奄一息的妇人,心头怒火翻腾。他站起身,盯着刘管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里是米脂县城东,不是王府私苑!谁给你的权力,在此草菅人命!”
“沈大人这话就不对了。”刘管家皮笑肉不笑,“这些流民聚在此处,偷鸡摸狗,滋生疫病,万一冲撞了王府庄园,这责任谁担?在下也是防患于未然。”他晃了晃手里的短棍,“至于这小儿,偷窃王府田产,按《大明律》,打死勿论!”
“偷窃?”沈砚秋猛地从袖中抽出那本粮册副本,唰地展开,直接举到刘管家眼前,声音陡然拔高,“刘管家!你倒是看看,这上面白纸黑字记录着,去岁王府名下‘羡余粮’三千石,‘火耗银’五百两!这些多收的苛捐杂税,哪一样不是从这些农户身上刮下来的血肉?!如今他们遭了灾,活不下去,捡几根你们收割时遗落的稻穗果腹,就成了偷窃?就该被打死?!”
他目光扫过周围那些面露悲愤的流民,声音传遍全场:“那你们王府侵吞赈灾粮,强占民田,逼得人家破人亡,又该当何罪!”
粮册上的数字触目惊心,沈砚秋的质问更是掷地有声。刘管家被他突如其来的发难弄得措手不及,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强自镇定道:“沈…沈大人休要血口喷人!这…这账册定然是伪造的!”
“伪造?”沈砚秋冷笑,步步紧逼,“要不要本官现在就去请巡按御史,当场核对王府历年账目?看看是你这管家的脑袋硬,还是大明律法的刀硬!”
提到巡按御史,刘管家眼神明显闪烁了一下,气焰矮了半截。周围的家丁们见主子吃瘪,也面面相觑,不敢再如前般嚣张。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辆颇为精致的青帷马车在一队护卫簇拥下,正朝这边驶来。车帘掀开一角,露出一张年轻女子的侧脸,带着些许好奇和担忧望向这边的混乱场面。
刘管家眼尖,一眼认出那马车上的标记和护卫的服色——是延安府通判的家眷!他心头猛地一跳,通判之女苏清鸢前来米脂巡查账目,他是知道的。若是让她看到眼前这烂摊子,再经由通判之口捅上去……
他恶狠狠地瞪了沈砚秋一眼,又瞥了瞥地上周老憨儿子的尸体和奄奄一息的妇人,色厉内荏地撂下一句:“沈砚秋!你包庇刁民,污蔑王府,咱们走着瞧!”
说完,竟不敢再多纠缠,冲家丁们一挥手:“我们走!”
家丁们如蒙大赦,簇拥着刘管家,灰溜溜地快步离去,消失在风雪中。
沈砚秋没有阻拦,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动刘管家的时候。他弯腰,想将周老憨扶起来。
周老憨却猛地抬起头,一双眼睛赤红如血,里面是滔天的恨意和绝望,他死死盯着沈砚秋,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沈大人!你是个好官…我知道!可我娃死了!婆娘也要没了!这仇…这仇……”
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声,猛地推开沈砚秋的手,抱起儿子的尸体,又艰难地背起昏迷的妻子,踉踉跄跄地朝着流民聚集的窝棚深处走去。那背影,佝偻而决绝,像一头被逼到绝境、即将噬人的老狼。
周围的流民默默看着,无人说话,但那沉默里,压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
沈砚秋站在原地,风雪扑打在他脸上,冰冷刺骨。他看着周老憨消失的方向,又望了望那辆停在不远处、尚未离去的通判家马车。
苏清鸢…她应该看到了刚才的一切。
就在这时,王书吏派来的另一名衙役气喘吁吁地跑到他身边,压低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慌:
“大人!不好了!刚收到消息,周老憨他…他带着几十个年轻流民,拿着棍棒柴刀,趁夜劫了那辆通判千金的马车,把人掳到城外山神庙去了!他们放话说…说要刘管家偿命,要县衙三日之内发放三个月口粮,否则…否则就杀了苏小姐!”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