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使团离开仙武城已有旬日。
三百仙武卫,在杨铁心的统领下,如同一柄烧红的利刃,切入了西部混乱的疆域。他们的行进并非一味蛮横冲杀,而是遵循着周一仙“宣威”与“纳民”并重的策略。
每至一处流民聚集地或小型村落,使团便会暂时驻扎。杨铁心与随行的民政司吏员会出面,召集当地耆老与青壮,宣讲仙武城之政——分田到户,轻徭薄赋,传授强身健体之术《引气炼体诀》基础篇,更有机会通过贡献获取那神奇的“灵石”。
起初,饱经战乱与匪患的民众大多持怀疑观望态度。
但当他们看到那些精神饱满、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仙武卫,看到那如同活物般巡弋的“虎尊”灵傀,尤其是亲眼目睹几名试图抢劫使团物资的溃兵,被一架“惊雷弩”隔着两百步轰成碎片后,怀疑迅速转化为敬畏与渴望。
“俺……俺们真的也能学那仙法?分了田,就不用再给蒋寨主……哦不,是蒋魁那杀才交七成的粮了?”一个面黄肌瘦的老农颤声问道。
“老丈放心,仙武城周先生有令,凡归附之民,皆为手足,绝无盘剥!只需按律缴纳一成田赋,余者皆归自家所有!城中更有学院,适龄孩童皆可入学,习文练武!”民政司吏员耐心解释,声音洪亮。
“一成?!孩童还能上学?”人群顿时骚动起来,眼中燃起了多年未见的希望之光。
赵坤与周通这两位新归附的后天后期高手,此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以自身为例,讲述被仙武城收编后的待遇与见闻,其说服力远胜旁人。
周通更是挥舞着已恢复七八成的铁臂,拍着胸脯保证仙武城的实力,让一些原本还有些小心思的地方豪强彻底熄了念头。
对于那些冥顽不灵、试图凭借险要地势或些许武力负隅顽抗的小型山寨或宗族势力,杨铁心则毫不手软。往往只需一轮“惊雷弩”的齐射,便能摧毁其抵抗意志,随后仙武卫突击,黄药师或梅超风、陈玄风暗中出手清除头目,战斗便迅速结束。
抵抗者或被擒或溃散,其控制的土地、人口、资源则被迅速接收、整合。
西进之路,可谓势如破竹。仙武城的影响力,如同水银泻地,沿着使团的行进路线,迅速向西蔓延。
大量流民闻讯来投,被击溃的小股势力残部或逃入深山,或选择归降。短短十余日,使团兵不血刃地收拢了超过五千流民,控制了相当于原先仙武城近半大小的地域。
消息通过暗影卫的特殊渠道,不断传回仙武城。
城主府内,周一仙虽在静修巩固,但对西线进展了然于胸。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随着西部新附地域的民心逐渐归附,以及那片土地上开始有人尝试修炼《引气炼体诀》,丝丝缕缕新的“势”正跨越空间,汇入仙武城的气运洪流,再反哺于他自身的混沌道基。
虽然每一次的增长都微乎其微,但胜在持续不断,积少成多。
“民心所向,疆域自成。以此法扩张,根基最是稳固。”周一仙心中明澈。纯粹的武力征服只能得地,唯有制度与希望的吸引,方能真正得民,而民,才是“势”之根本。
这一日,他正在推演《乾坤阴阳道解》筑基篇的奥妙,试图凝练第二缕混沌真元,忽然心念微动,神识感知到一支打着南宋朝廷旗号、规模约百人的队伍,已抵达仙武城东门外三十里处。
“来了么……”周一仙嘴角泛起一丝淡漠的笑意。史弥远与宋廷的那点算计,在他如今的神识感知与对气运的洞察下,几乎无所遁形。
那使团队伍中,除了仪仗护卫,还隐藏着几名气息内敛、眼神锐利的武者,显然是朝廷暗中派出的监视或威慑力量。
为首者,是一名身着绯红官袍、面容古板、周身萦绕着浓郁理学气息的老者,正是礼部侍郎朱熹。
“郭啸天。”周一仙心念传音。
片刻后,郭啸天来到静室:“先生,临安朝廷的使团已至东门外,打着仪仗,言明欲见先生,宣示天子恩旨。我等该如何应对?”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与厌恶。对于这些昔日视他们如草芥的朝廷官员,他并无好感。
周一仙眼皮都未抬,淡然道:“依城规接待即可。将其安置于外城驿馆,言明吾正在闭关,三日后方可接见。期间,允其在限定区域内活动,感受我仙武城风貌。”
“是!”郭啸天心领神会。先生这是要先晾一晾这些朝廷大员,同时也是要让他们亲眼看看仙武城与临安截然不同的气象。
东门外,朱熹端坐于马车之内,眉头紧锁。他透过车窗,望着远处那座在阳光下仿佛笼罩着一层氤氲灵光、城墙高耸远超临安的雄城,心中充满了震惊与不适。
城门口秩序井然,往来行人虽衣着不算华美,但大多面色红润,眼神有光,步履沉稳,甚至不少人身上都带着一丝微弱的、让他这修行儒家养气功夫之人都感到奇异的能量波动。这与临安城内那些面有菜色、行色匆匆的百姓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让他心惊的是,守城的兵卒,个个精气十足,站姿如松,眼神锐利,装备更是精良得不像话,那冰冷的金属甲胄和手中造型奇特的兵器,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这哪里是兵卒?分明是百战精锐!
“蛮荒之地,竟有如此气象……这周一仙,果然非同小可。”朱熹喃喃自语,心中的轻视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面对未知强大存在的凝重,以及对其“离经叛道”行为的本能排斥。
使团被引领至外城一处新建的、干净整洁却绝不奢华的驿馆。负责接待的是一名民政司的年轻吏员,态度不卑不亢,言语得体,却将活动范围限制得极死,并且明确告知,城主正在闭关,需等待三日。
朱熹虽心中不悦,但身为朝廷大员的风度让他没有立刻发作,只是沉着脸住下,暗中吩咐随行护卫小心打探消息。
接下来的两天,朱熹及其随行人员在有限的活动范围内,看到了更多让他们瞠目结舌的景象:
他们看到巨大的广场上,成千上万人集体盘坐,进行着那所谓的“修炼”;
他们看到天工院方向,不时有奇特的金属造物在试验,发出轰鸣;
他们看到街道上,一种无需畜力、依靠镶嵌着发光石头的机关便能行驶的“翻车”在运送货物;
他们甚至看到,几个半大的孩子,在一位教习的带领下,练习着一种蕴含着奇异力量的拳法,拳风呼啸,隐隐有光华闪动……
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朱熹以及所有使团成员的认知范畴。临安城的繁华是脂粉堆砌的繁华,而这座仙武城的“繁华”,却是一种充满力量感、秩序感与勃勃生机的、指向未来的“繁华”!
一种巨大的落差感与危机感,在朱熹心中滋生。他原本带着“宣示天恩”、“教化蛮夷”的心态而来,此刻却感觉自己才像是那个从“蛮荒”来到“文明”之地的土包子。
“此城不除,必为大宋心腹之患!”朱熹在房中踱步,面色阴沉。他甚至开始怀疑,史相“招安”之策,是否真的能约束住这头已然展露峥嵘的巨兽。
而这一切,都分毫不差地落在了周一仙的神识感知之中。
“三日之期将至,便让这朱夫子,好好见识一下,何谓……仙武之道。”静室之中,周一仙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混沌之色流转,周身气息圆融内敛,筑基初期的境界已彻底稳固。他准备亲自会一会这位来自旧时代的“理学大家”,也让南宋朝廷,彻底认清现实。
西进势如破竹,临安使团将至,仙武城的内外布局,正一步步向前推进。风暴的中心,愈发平静,却也愈发令人窒息。
喜欢射雕之我为仙帝,当镇压此世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射雕之我为仙帝,当镇压此世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