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指尖划过触控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屏幕映亮她眼底的光,像是盛着碎落的星河。办公区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偶尔的低声讨论,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与一种蓬勃向上的焦灼——这是“文心守护联盟”成立以来,最忙碌也最令人振奋的一个月。
“苏念姐,刚刚收到三封实名推荐信,分别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器修复专家周老、敦煌研究院的数字化保护团队负责人李博士,还有海外华人考古学会的陈教授!”实习生小林抱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声音里难掩激动,“他们都表示愿意全职加入联盟,还带来了各自的核心技术团队!”
苏念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化为深深的动容。她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城市天际线。一年前,“文心守护联盟”还只是她和沈亦臻心中一个朦胧的构想,是在迷雾中摸索前行的孤舟;而现在,这艘船不仅有了坚实的船身,更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舵手与水手。
“周老可是业界泰斗,他的‘青铜无痕修复术’被誉为独门绝技,之前多次拒绝了国内外顶尖机构的邀请,怎么会突然愿意加入我们?”苏念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小林快速滑动屏幕,调出推荐信的扫描件:“周老在信里说,他关注联盟很久了,尤其是上次我们成功修复战国错金银铜壶,并且将修复过程全程公开、共享技术参数的做法,让他看到了‘开放、共享、传承’的真正力量。他说,文物保护不该是闭门造车的玄学,而该是全民参与的科学,联盟的理念,正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苏念指尖轻轻摩挲着窗框,心中百感交集。那次修复战国错金银铜壶,难度远超预期。铜壶出土时已经残破不堪,错金纹饰脱落大半,器身还布满了锈蚀孔洞。联盟团队奋战了整整三个月,期间遇到无数技术瓶颈,甚至有专家提出“保留现状,不再修复”的建议。是沈亦臻力排众议,动用所有资源联系国内外顶尖材料学家,最终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修复材料,既保证了修复效果,又最大限度保留了文物的原始信息。
而最令人争议的,是沈亦臻提出的“修复过程全程公开”。当时不少人反对,认为核心技术应该保密,防止被不良商家滥用。但沈亦臻坚持认为,文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技术也理应属于全人类。“我们的目标不是垄断技术,而是培养更多懂得保护文物的人,让更多濒临消失的文物得到拯救。”他的这句话,最终说服了所有人。
如今看来,正是这份开放与坦诚,打动了像周老这样的业界泰斗。
“李博士的团队带来了敦煌数字化保护的全套技术方案,他们之前做的敦煌壁画数字化采集,精度达到了像素级,能完整保留壁画的色彩和纹理细节。”小林继续汇报,“陈教授则承诺,会利用他在海外的资源,帮助我们对接国际文物保护机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还能协助我们追回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
苏念点点头,心中已经开始规划新的工作蓝图。随着这些专业人士的加入,联盟的规模正式迈入了“集团军”时代。之前联盟的核心成员大多是年轻的考古学者、修复师和技术工程师,虽然充满活力,但在经验和资源上还有所欠缺。现在有了周老这样的资深专家坐镇,有李博士团队的技术支持,还有陈教授的国际视野,联盟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沈总呢?他今天去参加文物局的座谈会,有结果了吗?”苏念问道,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办公室门口。
话音刚落,沈亦臻的身影就出现在门口。他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平日里略显清冷的眉宇间此刻带着一丝柔和的笑意。他手中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到苏念身边,将文件递到她面前:“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我们建立全国首个民间主导的文物保护数据库,并且会向我们开放国家文物局的部分核心数据接口,支持我们实现数据共享。”
“真的?”苏念眼睛一亮,接过文件快速翻阅。文件上盖着国家文物局的鲜红印章,明确写明了对“文心守护联盟”建立文物保护数据库的支持政策,包括数据共享、技术指导、资金补贴等多个方面。
“不仅如此,”沈亦臻走到触控屏前,调出一份数据报表,“各地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听说我们要建数据库,都主动联系我们,愿意提供他们的文物藏品数据。目前已经有超过两百多家机构提交了合作申请,涵盖了青铜器、陶瓷、书画、玉器等多个品类,预计初期入库的文物数据将超过五十万条。”
苏念看着屏幕上不断增长的数据,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文物保护数据库,是她和沈亦臻早就规划好的核心项目。之前,国内的文物数据分散在各个机构,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导致很多文物信息重复采集,而有些偏远地区的文物数据则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我们的数据库,要做到‘全覆盖、高精度、可追溯’。”沈亦臻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调出数据库的设计蓝图,“每一件文物,都要建立专属的数字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出土背景、保存现状、修复记录、高清影像等所有相关数据。而且,我们要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让每一条记录都有据可查。”
苏念补充道:“还要加入智能分析功能。比如,通过分析文物的材质、锈蚀程度、保存环境等数据,自动生成针对性的保护方案;通过对比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文物数据,为考古研究提供新的线索。这样一来,数据库不仅是一个‘数字仓库’,更是一个‘智能助手’。”
“没错。”沈亦臻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我已经联系了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团队,他们会为我们的数据库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周老和李博士的团队也表示,会将他们多年积累的修复经验和数字化技术融入到数据库中,让数据库更具实用性和专业性。”
接下来的日子里,联盟办公室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战场。周老带领修复团队,对数据库中的文物修复标准进行重新制定和完善。他不顾年迈,每天都泡在工作室里,亲自示范修复技巧,耐心指导年轻的修复师。“文物修复,讲究的是‘修旧如旧’,不仅要恢复它的原貌,更要保留它承载的历史信息。”周老的声音,成为了工作室里最动听的教诲。
李博士的团队则负责数据库的数字化采集技术攻关。他们带来了最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仪、高光谱成像设备等仪器,对联盟收藏的文物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采集。为了保证数据的精度,他们常常需要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件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必须用最精准的数据,为它建立永恒的数字生命。”李博士的话,道出了所有技术人员的心声。
陈教授则忙着对接国际资源。他利用自己在海外的人脉,邀请了国际知名的文物保护专家来联盟交流指导,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文物监测设备和保护材料。同时,他还积极推动联盟与海外文物机构的合作,计划将流失海外的部分文物数据纳入数据库,为文物的追索和回归提供支持。
苏念和沈亦臻则承担起了统筹协调的重任。苏念负责数据库的整体架构设计和数据整理工作,她带领团队对来自各地的文物数据进行分类、筛选、核实,确保每一条数据都准确无误。沈亦臻则负责资金筹措、资源对接和外部沟通,他几乎每天都要开无数个会议,见无数个合作伙伴,为联盟的发展扫清障碍。
虽然忙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充实而满足的笑容。在这里,没有层级之分,没有利益纷争,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让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让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这天晚上,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办公区里依然灯火通明。苏念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抬头看向窗外,夜色深沉,星光璀璨。沈亦臻端着一杯热牛奶走到她身边,将杯子轻轻放在她面前:“别太累了,喝杯牛奶休息一下。”
苏念接过牛奶,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她看着沈亦臻眼中的红血丝,心疼地说:“你也一样,每天都忙到这么晚,身体会吃不消的。”
沈亦臻在她身边坐下,目光落在屏幕上不断完善的数据库上,眼中带着一丝欣慰:“值得。你看,我们的数据库已经初具规模,现在已经入库了三十多万条文物数据,而且还在以每天数千条的速度增长。再过不久,它就会成为国内最全面、最专业的文物保护数据库。”
“是啊。”苏念轻声感叹,“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去考察古村落,看到那些珍贵的古建筑在风雨中逐渐破败,那些精美的文物被随意丢弃,我们心里有多着急。而现在,我们终于有能力做一些事情了。”
沈亦臻握住她的手,指尖温暖而有力:“这不是我们两个人的功劳,是所有加入联盟的人的功劳,是所有支持文物保护事业的人的功劳。文物保护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和付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铺路。”
苏念靠在沈亦臻的肩膀上,心中充满了安宁与坚定。她知道,建立文物保护数据库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比如,如何让数据库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如何培养更多的文物保护人才,如何推动文物保护技术的不断创新……
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身边,有沈亦臻这样志同道合的伴侣,有周老、李博士、陈教授这样德高望重的前辈,有无数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团队成员,还有千千万万关注和支持文物保护事业的普通人。
“对了,”沈亦臻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打开一个视频,“你看,这是我们之前帮助修复的那个宋代瓷瓶,现在已经在数据库里建立了完整的数字档案。博物馆还专门为它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展览,很多观众都通过数据库的AR功能,看到了它修复前后的对比,了解了修复过程。”
视频里,观众们戴着AR眼镜,脸上满是惊叹的表情。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一件残破的文物如何在修复师的手中重获新生。
苏念看着视频,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让文物保护成为一种全民自觉。
“还有一个好消息。”沈亦臻关掉视频,眼神中带着一丝神秘,“教育部已经和我们联系,计划将我们的文物保护数据库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未来,孩子们可以通过数据库,学习文物保护知识,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苏念惊喜地睁大了眼睛:“这真是太好了!文物保护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这样我们的文化传承才有希望。”
“是啊。”沈亦臻点点头,“我们的联盟,就像一条汇聚了无数溪流的大河,正在不断壮大,奔腾向前。而这条河的最终方向,就是让中华文明的瑰宝得以永恒传承,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深夜的办公区里,键盘敲击声依然在继续,但已经不再是焦灼的催促,而是充满了希望的乐章。屏幕上,文物保护数据库的图标闪耀着柔和的光芒,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了文物保护事业的未来。
苏念看着沈亦臻专注的侧脸,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从最初的相识相知,到后来的并肩作战,他们一起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也一起收获了无数的感动和成长。她知道,无论未来的路多么漫长,多么坎坷,她都会和沈亦臻一起,和联盟的所有成员一起,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都是文明的载体。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保护我们的文化,保护我们民族的根与魂。
而“文心守护联盟”,这个由爱与坚守凝聚而成的团体,终将如百川归海般,汇聚起无穷的力量,书写属于文物保护事业的辉煌篇章,让千年文物在数字时代绽放出永恒的光彩。
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苏念和沈亦臻相视一笑,眼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新的挑战还在等待着他们,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属于他们的,也属于所有文物保护者的光明未来。
《目光所及都将是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目光所及都将是你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