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深秋的寒风裹着砂砾,如无数细针般抽打在李长安的脸上。他身披厚重的羊皮大氅,勒住缰绳立在新筑的城墙上,望着远处蜿蜒向祁连山脉的茶马新道。夕阳将地面染成血色,商旅队伍扬起的尘土与天边残云融为一体,可他眉间却凝结着化不开的忧虑 —— 前日截获的密信显示,吐蕃正集结轻骑,准备对新商道发动突袭,而五姓七望的残余势力,也在暗中勾结沿途豪强。
“大人,首批商队护卫已集结完毕!” 王玄策的声音裹着寒气传来。李长安转身,只见校场上三百余名精壮汉子列成方阵,他们中有退伍的边军,也有当地猎户,手中兵器虽参差不齐,眼神却透着对安稳生活的渴望。李长安快步走下城墙,从腰间解下玄甲坊特制的牛皮护腕,亲自为排头的老兵戴上:“此护腕内藏机弩,关键时刻可保性命。但我更希望,你们能护好身后的商队、百姓。”
商队启程那日,陇右百姓自发前来送行。白发老翁捧着自家酿的青稞酒,年轻妇人将煮熟的鸡蛋塞进护卫行囊,孩童们追着车队奔跑,清脆的笑声打破了边城的沉寂。李长安骑着枣红马走在队伍最前方,腰间悬挂的青铜钥匙随着颠簸轻轻撞击,发出细碎声响,时刻提醒着他局势的严峻。
然而,商队刚进入山谷,危机便悄然降临。山道两侧的灌木丛中,不时闪过黑影。李长安示意队伍停下,取出从长安带来的千里镜观察,瞳孔骤然收缩 —— 远处山坳里,数百吐蕃骑兵正将战马伪装成商旅驮马,悄悄逼近。他立刻下令:“结盾阵!弓弩手上前!” 话音未落,破空声骤起,吐蕃人的响箭划过天际,如流星般坠落在商队前方。
“放箭!” 李长安振臂高呼。改良后的唐弩发出沉闷的轰鸣,箭矢带着火油呼啸而出,在暮色中划出红色弧线。吐蕃骑兵见状,不再隐藏,纷纷摘下伪装,挥舞着弯刀冲来。商队护卫们紧握盾牌,组成铜墙铁壁,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李长安手持横刀,左劈右砍,却在余光中瞥见几个身着中原服饰的人混在敌阵中 —— 那是五姓七望安插的死士!
激战正酣时,山谷另一侧突然传来马蹄声。李长安心中一紧,却见王玄策率领援军杀到,他们高举火把,如一条火龙般冲入战场。吐蕃骑兵腹背受敌,顿时阵脚大乱,只得仓皇逃窜。清扫战场时,李长安在一名死士怀中发现了半块刻着郑氏徽记的玉牌,血迹斑斑的玉牌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阴谋。
而在陇右城中,暗流同样汹涌。世家余孽煽动流民围住官府,高喊 “商道夺民田” 的口号。李长安连夜赶回,却在城门口看到令人心碎的一幕 —— 一位老妇人跪在地上,手中攥着被烧毁的地契痛哭:“官爷,我家祖祖辈辈的田地,都被那些强盗烧了啊!” 李长安蹲下身子,轻轻拭去老人脸上的泪水:“大娘,我定会还您公道。” 他目光扫过人群中几个神色慌张的人,心中已然明了 —— 这是有人故意栽赃,企图破坏商道。
深夜,李长安在书房展开舆图,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用朱砂在地图上标记出可疑地点,突然想起魏征生前的告诫:“边疆之乱,始于朝堂;朝堂之争,根在利益。” 窗外寒风呼啸,吹得窗棂 “吱呀” 作响,他握紧拳头,在地图上重重一敲 —— 看来,要彻底打通茶马新道,不仅要抵御外敌,更要斩断世家在边疆的爪牙。
喜欢大唐长安秘物栈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唐长安秘物栈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