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春雨淅淅沥沥,李长安站在玄甲坊的水力工坊内,注视着工匠们安装最后一组青铜齿轮。这些齿轮大小不一,齿牙咬合精准,皆是按波斯传来的图谱改良而成。当水流冲击水车,齿轮组 “咔嗒” 转动,带动石磨缓缓研磨谷物,磨盘间飞出的麸皮在雨雾中闪闪发亮。“再加一组传动轮,” 他指着图纸,“让石磨与舂米机联动,一机能抵十人力。”
“大人,江南漕运使急报!” 王玄策踏着水洼进来,靴底沾满泥浆,“运河水量不足,粮船滞留淮安,恐误春耕漕粮。” 李长安抓起齿轮样品,眼中闪过灵光:“备船,带水力机械图纸南下。” 他深知,这组看似简单的齿轮,或许能解江南水患,更能打通漕运梗阻。
抵达淮安漕运码头,只见数十艘粮船搁浅在浅滩,船夫们正用木桶接力舀水,效率低下。李长安命人在河岸搭建临时工坊,将青铜齿轮与木质水车结合,组装成 “齿轮抽水机”。当水流驱动水车转动,齿轮带动活塞上下运动,浑浊的河水被源源不断抽入运河,不过半日,搁浅的粮船便纷纷启航。
漕运使握着李长安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此机若能推广,江南漕运再无浅滩之忧!” 李长安却指着机器上的磨损处:“需改用铸铁齿轮,再在轴心上涂抹羊脂,可延长三倍寿命。” 他趁机提出,以抽水机技术换取江南盐场的部分经营权,所得利润用于改良漕运器械。
消息传回长安,五姓七望故技重施。卢氏家主在朝堂上高呼:“李长安以技术要挟地方,形同割据!” 李长安早有准备,呈上《漕运改良策》,策中详细记载:“齿轮抽水机可使漕运效率增五成,每年节省民夫十万,节余粮草可赈济三州灾民。” 他又将一组微型齿轮模型置于案上,演示如何通过不同齿数配比调节转速:“此等精巧之物,用于碾米可日加工百石,何来割据之说?”
恰逢岭南节度使上奏,称当地因雨水丰沛,稻谷常霉变。李长安当即命人将齿轮抽水机改良为 “风力烘干机”—— 以风车带动齿轮,通过铜制管道输送热风,将湿谷烘干。岭南农户试用后,霉变损耗降七成,节度使特送来荔枝蜜与沉香,愿以三座蔗糖工坊交换技术。
解决朝堂纷争后,李长安将目光投向西域。他发现波斯商人用骆驼运输货物时,常因山路崎岖损坏商品。于是将齿轮传动术与人力独轮车结合,设计出 “折叠齿轮车”—— 车架可折叠收纳,车轮加装减震弹簧,能在狭窄山道灵活通行。撒马尔罕的商队见到样品,当即以十座葡萄园交换独家代理权,还愿传授葡萄压榨机的制作工艺。
这年端午,长安西市举办 “新物展销会”。李长安推出的 “齿轮纺车” 引来无数妇人围观,此车以脚踏驱动齿轮,可同时纺三根丝线,效率比传统纺车高三倍。“只需半贯钱,还包教包会!” 他指着旁边的 “齿轮织布机”,“与纺车配套使用,一月能织十匹布!” 五姓七望的绸缎庄见状,竟派人散布谣言,称齿轮会 “吸人精气”。
李长安索性请来百岁老妪操作纺车,老人家手脚麻利地纺出丝线,引得众人哄笑谣言不攻自破。他趁机宣布:“凡购买纺车者,可凭票据在玄甲坊兑换半斤蔗糖 —— 这便是用岭南换来的制糖术所产。” 百姓们争相购买,连西域的回鹘妇人都赶来订购。
当第一批齿轮纺车沿着沥青路运往河西,李长安站在城楼上,望着商队远去的背影。他忽然想起波斯的天文仪器,若将齿轮传动术与观星千里镜结合,或许能制成更精准的浑天仪。而在长安的夜色中,崔氏密室里,几张齿轮图纸正被烛火照亮 —— 他们终究没能明白,李长安真正的底气,从来不是奇技淫巧,而是那些让百姓日子越过越好的寻常物件。
喜欢大唐长安秘物栈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唐长安秘物栈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