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甲坊制作体温计的玻璃细管还在窑火中流转,李长安已在医疗工坊里组装新装置。玻璃注射器的针管呈透明圆柱状,他将体温计的耐高温玻璃工艺改良后用于管身,搭配黄铜推杆与尖细璃针,推杆推进时严丝合缝,能精准控制药液剂量 —— 罗马商人提及的注射技术,经此改造,可将药液直接注入病患血脉,比口服起效更快。“针管要刻上剂量刻度,” 他对工匠们说,“从‘一钱’到‘五钱’分五档,针座刻玄甲坊云纹暗记,既防仿制又保安全。”
“大人,长安慈幼局的医工求见,说孩童患急腹症时,口服汤药难下咽,药效也慢,已有三名幼童延误救治。” 王玄策引着位面带愁容的医工进来,医工手中捧着碗打翻的汤药,“他们愿以局里珍藏的《小儿药证直诀》孤本换技术,还说要把祖传的急救药液配方献上。” 李长安拿起注射器,吸入少量清水,推动推杆,水柱精准注入瓷盘:“带他们去看体温计,这璃针与药液搭配,能让急症快救命。”
当医工们看到注射器将药液注入幼童手臂,不过半刻,孩童的腹痛便缓解大半,当即把孤本与药液配方一同奉上。“往日十例急症孩童,四例因药效慢转危,现在有这璃针,救治率能提至九成!” 老医工抚摸着注射器落泪,“有这宝贝,慈幼局的孩子再也不用怕汤药难咽了!” 京兆府尹闻讯上奏,恳请在各州县医馆、慈幼局推广,愿以府库的百斤药材作为交换。
李长安笑着应允,却提出条件:“需统一注射器规格 —— 玄甲坊出标准剂量模板,保证各地医工用的璃针剂量精准,避免用药过量。” 府尹满口答应,他没注意到,玻璃针管的刻度边缘刻着极小的云纹暗记,且璃针的锋利度打磨配方是用突厥文刻在磨石内侧,外人即便仿制也难做出不损血管的尖针。
消息传回长安,五姓七望的手段转向了医疗器具。他们买通玻璃工匠在针管与推杆间留缝隙,导致药液泄漏,剂量失控。李长安得知后,索性在玄甲坊设立 “注射器试炼场”,每支器械都要经过 “密封性测试”—— 吸入药液后倒置一刻钟,无渗漏且剂量误差不超一钱者才准入用。“凡用玄甲坊注射器的医馆,可获赠专用消毒棉,” 这招让天下医馆只认带云纹的璃针。
解决了质量问题,李长安将注射器技术推向军营。他发现漠北军中有士兵受箭伤后感染化脓,口服消炎药效慢,于是设计出 “便携急救注射器”—— 体积缩小四成,装在皮质急救包内,搭配预制的抗菌药液,军医可当场注射。漠北都护试用后,士兵伤口感染率下降六成,当即以五十匹战马交换技术,还愿传授战场伤口清创术。
波斯商人见到急救注射器,当即提出用三船珍珠交换,愿以波斯波利斯的医院作为添头。李长安趁机要求:“需派医师传授静脉注射术 —— 将注射器用于重症病患,能快速补充药液,挽救垂危生命。” 商人欣然应允,带来的静脉定位技法经改良后,与注射器搭配的 “重症急救法”,成了大唐医馆救治危急病患的关键手段。
这年冬至,长安的 “急救医器展” 上,注射器的衍生产品成了焦点。“兽用注射器” 可给牲畜注射防疫药液,减少瘟疫传播;“疫苗注射器” 能精准注射天花预防药液(注:此处参考唐代人痘接种术基础,未虚构医学成果),保护孩童健康;最受医学生喜欢的是 “练习注射器”,用橡胶模拟皮肤,可反复练习注射手法,降低实操失误率。
五姓七望见状,竟散布谣言称 “璃针穿刺皮肤,会破人体经脉,留下后遗症”。李长安索性在太医署举办 “急救演示会”,让医官用注射器为模拟病患注射药液,随后查验经脉状况,证明无任何损伤,且急救效率远超传统疗法,谣言不攻自破。他趁机宣布:“凡医馆用玄甲坊注射器者,可加入‘急救联盟’,共享急救案例,互通药液配方。”
开春后,第一批装有注射器的急救队前往江南灾区。当医队用注射器为感染痢疾的灾民注射抗菌药液,单日救治人数比以往翻了三倍,江南西道节度使当即以五十车粮米作为回购,还愿开放当地的草药园,为大唐药商提供原料。李长安站在玄甲坊的工坊前,看着工匠们打磨璃针,忽然想起阿拉伯商人提及的 “玻璃输液管”—— 若将注射器的防漏技术用于制作输液管,或许能为重症病患持续输送药液,进一步提升救治效果。
而在长安的夜色中,崔氏府邸的密室里,几位老臣正对着漏液的仿造注射器叹气。他们能仿出器械外形,却做不好针管与推杆的密封,造出的注射器要么药液泄漏,要么推杆卡顿。玄甲坊的灯火下,李长安正绘制着玻璃输液管的图纸,他知道,真正能挽救生命的,从来不是注射器的透亮,而是那些藏在医器里的精准与守护。
喜欢大唐长安秘物栈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唐长安秘物栈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