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脉西麓,一片被划定为“火种学院初级综合实践区”的广袤地域。这里的地形被人工灵能场域巧妙地改造过,模拟了低灵环境下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自然条件:瘴气弥漫的沼泽、怪石嶙峋的裂谷、光线晦暗的原始密林,以及灵气流动异常紊乱的“寂静丘陵”。
清晨,薄雾未散,第一批参与综合实践考核的近百名学员,已按照预先分好的小组,分散在了实践区的各个入口处。他们穿着特制的野外作业服,背负着统一配发的、内置了基础生存工具和低功耗法器的行囊,脸上混杂着紧张、兴奋与跃跃欲试。
考核任务:在四十八小时内,穿越指定区域,抵达终点,并沿途定位并回收三个随机散逸的“灵能信标”。任务评分标准不仅包括速度和信标回收数量,更注重团队协作、资源管理、临场决策以及对低灵环境的适应能力。
墨尘也在其中,被分在了一个由五人组成的小组。经历了之前的炼器工坊事故和林砚的亲自介入指导,他身上的孤僻气息似乎收敛了一些,但眼神深处依旧带着与其他人的隔阂。同组的其他四名学员,显然也听说了他的“事迹”,对他保持着礼貌而疏远的距离,分配任务时,只给了他一个相对独立的“侧翼警戒与能量异常监测”岗位。
林砚、韩青以及数位学院的资深导师,并未出现在学员们面前。他们身处实践区边缘一座伪装成山岩的观测塔内,通过遍布区域的微型探测器和悬浮的“观察者之眼”符文法器,静静地注视着每一个小组的一举一动。
“开始!”随着指令通过个人终端下达,各个小组如同离弦之箭,冲入了复杂的环境之中。
初始阶段,大部分小组都显得干劲十足。他们按照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尝试绘制粗略地图,分配灵能用于增强感官或短暂提速,团队内部虽有小的摩擦,但总体还能维持基本协作。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和体力、灵能的消耗,问题开始暴露。
在穿越一片灵气稀薄、却布满湿滑苔藓石的峡谷时,一个小组因为对路线判断产生分歧,两名主张攀爬的学员与三名主张绕行的学员争执不下,浪费了足足一个小时,最终选择攀爬却因一人失足险些酿成事故,虽未受伤,但小组士气大受打击,灵能也白白消耗了不少。
另一个小组在途经“寂静丘陵”时,遇到了小范围的灵能乱流。他们学过的理论是如何稳定自身灵能,但在实际遭遇时,却手忙脚乱,有学员试图强行催动法器对抗乱流,结果导致法器过载损坏;有学员则惊慌失措,胡乱奔逃,反而引动了更多紊乱的灵能,将小组困在原地近两个小时,才在导师通过观察系统发出的远程提示下,勉强脱离。
墨尘所在的小组,初期进展还算顺利。他负责的侧翼警戒和能量监测工作完成得一板一眼,甚至凭借其敏锐的能量感知,提前发现了一处隐藏的沼泽陷阱,避免了小组陷入其中。但这并未能完全改变队友对他的看法,他们依旧很少与他交流,只是在需要他探测时才下达简短的指令。
第二天下午,意外还是发生了。
在穿越一片光线昏暗、藤蔓纠缠的密林时,小组为了追赶进度,选择了一条看似捷径的小路。墨尘察觉到前方区域的灵能分布异常粘稠,流动滞滞,提出了警告。但小组的临时队长,一个体能充沛、性格有些急躁的学员,认为他是小题大做,担心延误时间,坚持原定路线。
结果,整个小组毫无防备地闯入了一片天然的“灵能泥潭”区域。这里的灵能仿佛拥有了粘性,极大地迟滞了他们的行动,并且不断汲取着他们体内本就有限的灵能。更糟糕的是,他们的闯入惊动了栖息在此地的一种低阶灵能生物——蚀灵藤。这些如同活物般的藤蔓感知到活跃的灵能,立刻从四面八方缠绕过来。
“不好!快退!”临时队长这才慌了神,大声呼喊。
但为时已晚。蚀灵藤的数量远超预期,它们不仅缠绕肢体,更如同水蛭般吸附上来,加速吸取着学员们的灵能。两名队员很快因为灵能急速消耗而脸色发白,动作变得迟缓。临时队长挥舞着制式短刃奋力劈砍,但藤蔓坚韧,断而不死,反而分泌出令人麻痹的汁液。
小组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恐慌在蔓延,原本就不算默契的配合瞬间崩溃,各自为战,形势岌岌可危。
就在一名队员即将被藤蔓彻底裹成茧子的时候,一直沉默跟在队伍末尾的墨尘动了。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胡乱劈砍,也没有试图催动攻击性法器。他的眼神变得无比专注,手指在个人终端的虚拟屏幕上快速划动,同时将自身微弱却极其精纯的灵能,以一种奇特的频率注入到终端之中。
“别抵抗!放松你们对灵能的控制,跟着我的引导!”墨尘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切。
危急关头,其他队员虽然疑惑,却也别无他法,下意识地照做。
只见墨尘指尖亮起微光,在终端上构建出一个极其复杂、不断变化的立体能量结构模型。这个模型并非攻击,而是模拟出一种与“蚀灵藤”自身灵能频率极其接近,却又带着某种“排斥”和“紊乱”特性的波动。
紧接着,他通过终端,将这种模拟出的灵能波动,如同涟漪般扩散出去!
奇迹发生了。
那些原本疯狂缠绕吸附的蚀灵藤,接触到这种奇特的灵能波动后,动作猛地一滞,仿佛遇到了某种让它们感到不适甚至厌恶的东西,缠绕的力道明显松懈,吸附行为也变得迟疑起来。
“就是现在!快走!”墨尘低喝道。
小组其他成员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奋力挣脱了变得松散的藤蔓,连滚爬爬地冲出了“灵能泥潭”的范围。
直到确认安全,所有人才瘫倒在地,大口喘息,心有余悸。他们看向墨尘的眼神,彻底变了。不再是疏远和怀疑,而是充满了震惊、感激,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愧。
观测塔内,林砚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韩青则拍了拍手,赞叹道:“好小子!临危不乱,活学活用!他将能量结构学的知识,用在了模拟生物灵能特征上,进行了非攻击性的驱散!天才的想法!”
---
考核结束后的总结大会,在实验区的集合点举行。所有学员,无论成绩如何,都经历了汗水和危机的洗礼,脸上少了几分稚嫩,多了几分沉稳。
林砚站在众人面前,目光平静地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尤其是在墨尘和他那支小组成员身上停留了片刻。
“这次实践考核,你们暴露了很多问题。”林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理论脱离实际,团队配合生疏,临场判断失误,对低灵环境的残酷性认识不足……”
他的话语让不少学员低下了头。
“但是,”林砚话锋一转,“我也看到了闪光点。看到了危机时刻迸发的勇气,看到了绝境中不曾放弃的挣扎,更看到了……有人能够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困境的智慧。”
他没有点名,但所有人都知道指的是谁。墨尘站在队伍中,微微挺直了脊梁。
“你们是‘火种’。”林砚的声音变得深沉而有力,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感,“‘火种’的含义,并不仅仅是知识和力量的传承。它更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责任。”
“它是在面对未知的黑暗时,依然敢于迈出脚步去探索的勇气。”
“它是在陷入绝望的困境时,依然能够咬牙坚持、寻找出路的不屈韧性。”
“它是在强大的外力压迫下,依然能够守护同伴、守护心中信念的坚定责任。”
“它是在继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敢于打破常规、开辟新路的创新灵魂!”
他的目光如同火炬,灼烧着每一个年轻的心灵。
“前方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我们面临的,可能是比这片模拟实践区险恶千百倍的环境,可能是来自深邃星空的、难以想象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心中这簇‘火种’不灭,只要我们还保有这份勇气、韧性、责任与创新,人类的文明,就永远不会失去希望!”
“记住今天,记住你们身边的同伴,记住你们在困境中的选择。这,就是你们在火种学院,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一课。”
林砚的话语落下,现场一片寂静。随即,雷鸣般的掌声爆发开来,学员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一种名为信念与责任的东西,在他们心中悄然扎根,生长。
墨尘握紧了拳头,感受着身边队友投来的、带着认可和善意的目光,第一次真正觉得,自己或许……并不孤单。理念的种子已经播下,只待在未来风雨中,成长为支撑文明的参天大树。
各位看官老爷帮忙点赞!评论!催更!免费的五星好评支持一下!
喜欢灵气潮汐之月球遗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灵气潮汐之月球遗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