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阳光带着几分柔和,透过苏青家的窗棂,洒在堆得半人高的布料上。苏青坐在缝纫机前,手指飞快地踩着踏板,针线在蓝色的布料上穿梭,留下细密的针脚。桌上的手工订单已经堆了厚厚一摞——城里的商贩听说她的手工质量好,又追加了一百个布娃娃的订单,要求半个月内交货。这几天,苏青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手工,直到深夜才休息,可订单进度还是赶不上,看着堆积的布料,她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苏青,在家吗?”院门外传来刘嫂的声音,苏青停下缝纫机,起身开门。只见刘嫂挎着布包,身后还跟着陈姐和李婆,三人手里都拿着剪刀、针线和布料,脸上带着笑容。
“刘嫂、陈姐、李婆,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坐。”苏青连忙让她们进屋,心里满是疑惑——她们怎么突然一起来了?
刘嫂走进屋,看到桌上堆积的布料和订单,笑着说:“我们听说你接了个大订单,忙不过来,就商量着来帮你搭把手。你看,我把家里的剪刀和尺子都带来了,裁剪布料我最拿手!”
陈姐也跟着说:“我在家没事,就来帮你缝扣子、绣眼睛,这些细活我做得好,保证不耽误你的事。”
李婆拉着苏青的手,温和地说:“你放心做你的缝纫机活,孩子们我来照看。晓阳和晓燕放学回来,我帮你辅导他们写作业;晓雨下午放学,我去幼儿园接她,保证让你安安心心做手工。”
苏青看着三人真诚的笑脸,眼眶一下子红了。她没想到,自己只是随口跟张婶提了一句订单赶不上,张婶就告诉了村里的邻居,大家竟然主动来帮忙。这份突如其来的温暖,像一股暖流,涌遍了她的全身。
“谢谢你们,真是太麻烦你们了。”苏青声音有些哽咽,连忙给她们倒了水。
“谢啥呀,都是邻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刘嫂拿起剪刀和布料,走到桌边,“快别耽误时间了,咱们赶紧干活吧,争取早点把订单赶出来。”
陈姐也拿起针线,坐在缝纫机旁,准备缝布娃娃的眼睛:“你告诉我怎么缝,我保证跟你缝的一模一样。”
李婆则收拾起桌上的杂物,把孩子们的课本和文具放在一边,笑着说:“你们放心干活,家里的事交给我,保证给你们收拾得妥妥帖帖的。”
苏青擦干眼角的泪水,重新坐在缝纫机前。随着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响起,刘嫂裁剪布料的“咔嚓”声、陈姐缝扣子的“沙沙”声,还有李婆收拾屋子的“窸窣”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乐曲,在屋里回荡。
刘嫂裁剪布料的手艺果然精湛。她拿着尺子,在布料上飞快地画出线条,剪刀一落,整齐的布片就落在了桌上。“苏青,你这布料质量真好,摸起来又软又舒服,难怪城里的人喜欢。”刘嫂一边裁剪,一边说,“以后我要是做手工,也跟你买这种布料。”
“行啊,下次我进货的时候,帮你多带点。”苏青笑着说,手里的缝纫机也没停。
陈姐缝扣子的手法格外细致。她拿着细小的针线,在布娃娃的脸上仔细地缝着眼睛,每一针都恰到好处,缝出来的眼睛又圆又亮,跟苏青缝的一模一样。“苏青,你这布娃娃的设计真好看,孩子们肯定喜欢。”陈姐举起缝好眼睛的布娃娃,“我家孙女要是看到,肯定吵着要一个。”
“等订单做完了,我给你家孙女做一个,让她高兴高兴。”苏青笑着说。
李婆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后,又去菜园里浇水、摘菜。中午的时候,她还主动做起了午饭,炒了几个家常菜,煮了玉米粥,让大家能安心吃饭,不用耽误干活。“大家快尝尝,我炒的菜好不好吃。”李婆把菜端上桌,笑着说,“苏青,你每天做手工这么辛苦,得多吃点,补补身体。”
苏青看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心里暖暖的。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味道鲜美,比自己做的还好吃。“李婆,你的手艺真好,比饭店里的还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不够我再炒。”李婆笑着说,又给苏青盛了一碗粥。
下午,晓阳和晓燕放学回来,看到家里来了这么多邻居帮忙,都开心地跑过来打招呼。李婆拉着他们的手,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水果,说:“快吃点水果,然后去写作业,奶奶陪你们一起写。”
晓阳和晓燕听话地坐在书桌前,李婆坐在旁边,耐心地辅导他们写作业。遇到晓阳不会的算术题,李婆就用小石子帮他讲解;看到晓燕查字典慢,李婆就教她查字典的小技巧。孩子们学得认真,李婆教得耐心,屋里时不时传来他们的笑声。
傍晚,张婶也过来帮忙了,还带来了自家做的馒头和咸菜。“大家辛苦了,我给你们带了点吃的,垫垫肚子。”张婶把馒头放在桌上,“苏青,你这订单要是还赶不上,明天我让我家那口子也来帮忙,他力气大,能帮你搬布料。”
“不用麻烦大叔了,有你们帮忙,我已经很感激了。”苏青笑着说。
就这样,在邻居们的帮忙下,苏青的手工订单进度快了很多。刘嫂每天早上准时来裁剪布料,中午帮着做午饭;陈姐从早到晚缝扣子、绣图案,从不间断;李婆每天照看孩子、辅导作业,还负责家里的家务;张婶则每天送来好吃的,有时候还帮着打包做好的布娃娃。
为了感谢邻居们的帮忙,苏青也常常做些小物件送给他们——给刘嫂的孙女做了一个布娃娃,给陈姐的孙子做了一个小书包,给李婆做了一个针线包,给张婶做了一个买菜用的布袋子。这些小物件虽然不值钱,却饱含着苏青的心意,让邻居们格外开心。
“苏青,你做的布娃娃真好看,我家孙女每天都抱着睡觉,连吃饭都舍不得放下。”刘嫂拿着布娃娃,笑得合不拢嘴。
“苏青,你做的小书包真结实,我家孙子背着去学校,同学们都羡慕他。”陈姐也开心地说。
“苏青,你做的针线包真好用,我现在做针线活,都用这个包,方便得很。”李婆拿着针线包,不停地夸赞。
“苏青,你做的布袋子真耐用,我每天买菜都背着,比塑料袋方便多了。”张婶也笑着说。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邻居们的共同努力下,苏青终于按时完成了订单。当城里的商贩来取货时,看到整齐摆放的布娃娃,忍不住夸赞:“苏青,你做的布娃娃不仅质量好,还个个精致,比我想象的还好!以后我还要跟你长期合作,订单只会多不会少。”
苏青笑着说:“这多亏了我的邻居们,要是没有他们帮忙,我肯定完不成订单。”
商贩看着帮忙打包的邻居们,笑着说:“你们村的邻里关系真好,像一家人一样,真是难得。”
邻居们听了,都开心地笑了。他们知道,现在的和睦不是凭空来的,是苏青用真诚和善良换来的,也是大家互相体谅、互相帮忙的结果。
从那以后,邻里互助成了苏青家的常态。苏青做手工忙不过来,邻居们会主动来帮忙;邻居家有困难,苏青也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刘嫂家的洗衣机坏了,苏青帮她联系维修师傅;陈姐家的孩子生病,苏青帮她照看;李婆家的水管漏水,苏青帮她找人修理;张婶家的农活忙不过来,苏青让晓阳和晓燕去帮忙。
每到周末,邻居们还会轮流做东,邀请大家去家里吃饭。今天在刘嫂家吃饺子,明天在陈姐家吃面条,后天在李婆家吃包子,大后天在张婶家吃炖肉。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大人们在一起聊天,欢声笑语不断,整个村子都充满了温暖和欢乐。
苏青看着眼前和睦的邻里关系,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邻里互助不仅让她的生活变得更轻松,更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晓阳变得越来越开朗,主动帮邻居家的孩子辅导算术;晓燕变得越来越善良,经常帮邻居家的老奶奶做家务;晓雨变得越来越活泼,跟邻居家的孩子玩得格外开心。
初秋的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了金色。苏青和邻居们坐在院子里,孩子们在旁边追逐打闹,大家一边吃着水果,一边聊着天,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苏青知道,这份邻里互助的温暖,会像阳光一样,照亮她和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过得更加舒心、更加幸福。
喜欢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