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天气一天暖过一天,镇东头的杨树枝抽出了嫩黄的新叶,风里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清香。苏青和陆庭州特意请镇上的老先生选了个黄道吉日——四月初八,宜动土、宜建房,作为新房的开工之日。
开工前几天,两人就开始忙碌起来。陆庭州提前把施工现场的杂草清理干净,用石灰在地块上画出房屋的轮廓,又去镇上买了鞭炮、香烛和水果,准备开工仪式要用的东西;苏青则蒸了一大锅白面馒头,煮了鸡蛋,准备给施工队的工人和前来帮忙的邻居们当点心,还特意做了几样小菜,打算中午留大家一起吃饭。
四月初八这天,天刚蒙蒙亮,东方的天际就泛起了鱼肚白。苏青和陆庭州早早起了床,孩子们也被兴奋的情绪感染,不用大人叫就自己穿好了衣服,叽叽喳喳地围在两人身边,盼着早点去工地。
“爸爸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放鞭炮呀?”晓阳蹦蹦跳跳地问,小脸上满是期待。
“别急,等太阳出来就去。”苏青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把最后一盘馒头装进竹篮里,“咱们把东西都收拾好,早点过去,别让王师傅和工人们等急了。”
陆庭州拎着鞭炮和香烛,苏青提着竹篮,里面装着馒头、鸡蛋和祭祀用的水果,孩子们跟在后面,一家人浩浩荡荡地朝着镇东头的地块走去。此时,小镇还笼罩在淡淡的晨雾中,石板路上偶尔有早起的行人经过,看到他们一家的架势,都笑着打招呼:“陆营长、苏老板,今天开工盖房呀?”
“是啊,借您吉言,开工大吉!”陆庭州笑着回应。
来到地块时,王师傅已经带着施工队的六个工人赶到了。工人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手里拿着铁锹、锄头、卷尺等工具,精神抖擞地站在地块边,看到苏青和陆庭州,纷纷上前道贺:“陆营长、苏同志,开工大吉!”
“辛苦大家了,这么早就过来了。”苏青连忙拿出馒头和鸡蛋,分给工人们,“大家先垫垫肚子,一会儿再干活。”
“谢谢苏同志!”工人们接过馒头和鸡蛋,笑着道谢,一边吃一边打量着地块上用石灰画好的房屋轮廓,讨论着今天的施工安排。
没过多久,街坊邻居们也陆续赶来道贺。刘嫂提着一篮自家种的青菜,一进门就大声说:“苏青、陆营长,开工大吉呀!我给你们送点青菜,中午给大家加个菜!”
“是啊,开工大吉!”张婶也来了,手里拿着一串红绸,“这是我特意准备的,挂在工地上,图个喜庆!”
陆续赶来的还有李婆、镇上的杂货铺老板、服装店的老顾客,大家要么带着礼物,要么空着手来帮忙,不大的地块很快就热闹起来。有人帮忙整理建材,有人帮忙摆放祭祀的水果,有人则和陆庭州、苏青聊着新房的布局,场面温馨而热闹。
李婆是镇上的老人,今年七十多岁了,精神头却很好。她拄着拐杖,慢慢走到苏青身边,拉着她的手说:“苏丫头,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当年你刚嫁过来的时候,我还担心你受委屈,没想到你这么能干,不仅把服装店经营得红红火火,还能和陆营长一起盖新房,真是不容易啊!”
苏青笑着说:“李婆,这都是多亏了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没有街坊邻居们照顾我的生意,没有陆庭州的支持,我也不可能有今天。”
“你和陆营长都是实在人,好人有好报嘛!”李婆笑着说,眼睛里满是欣慰,“今天开工是个好日子,祝你们早日住进新房子,以后就是镇上响当当的‘镇上人’了!再也不用挤在老屋里,孩子们也能有个宽敞的地方长大,多好啊!”
“借李婆吉言!”陆庭州走过来,笑着说,“等新房子盖好了,第一个请您来做客,让您看看我们的新房。”
“好,好!”李婆高兴地说,“我一定来,一定来!”
太阳渐渐升高,晨雾散去,温暖的阳光洒在地块上,照亮了每一个角落。陆庭州看了看时间,对大家说:“各位乡亲,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开始举行开工仪式吧!”
大家立刻安静下来,纷纷围到地块中央。陆庭州先把祭祀用的水果——苹果、橘子、香蕉摆放在提前准备好的木板上,寓意着平平安安、大吉大利;然后点燃了三炷香,插在地块中央的泥土里,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愿开工顺利,工程平安,房屋坚固,阖家幸福!”
苏青也跟着双手合十,心里默念着同样的心愿。孩子们看着爸爸妈妈虔诚的样子,也学着他们的模样,小手合十,一脸认真。
祈祷完毕,陆庭州拿起挂在树枝上的鞭炮,对身边的工人说:“麻烦大家帮忙拉一下,注意安全。”
两个工人连忙上前,拉住鞭炮的两端,把它拉直,远离建材和人群。陆庭州拿出火柴,点燃了鞭炮的引线。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鞭炮声瞬间响起,清脆而响亮,回荡在镇东头的上空。红色的鞭炮纸屑像雪花一样飘落下来,铺满了地面,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氛围。孩子们兴奋地拍手叫好,邻居们也笑着鼓掌,工人们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鞭炮声持续了足足有五分钟才停下来,地上铺满了红色的纸屑,像铺了一层红地毯,寓意着红红火火。
鞭炮声结束后,王师傅走上前,手里拿着一把崭新的铁锹,递给陆庭州:“陆营长,按照规矩,房主来挖第一锹土,寓意着‘破土动工,顺顺利利’!”
陆庭州接过铁锹,掂量了一下,然后走到房屋地基的东南角,那里是石灰画好的起点。他深吸一口气,用力挖起一锹土,高高举起,大声说:“破土动工,开工大吉!”
“开工大吉!”在场的所有人都跟着齐声喊道,声音洪亮,充满了祝福。
陆庭州把挖起的土轻轻放在一边,然后把铁锹递给苏青:“你也来挖一锹,咱们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苏青接过铁锹,虽然力气不大,但也认真地挖起一锹土,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愿我们的新房早日落成,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孩子们也吵着要挖,陆庭州笑着把他们抱起来,让他们各自挖了一小锹土,体验一下开工的喜悦。
接下来,王师傅接过铁锹,挖了第三锹土,然后对施工队的工人们说:“兄弟们,开工了!大家按照分工,各司其职,注意安全,保证质量!”
“好嘞!”工人们齐声应道,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有的工人拿着铁锹,开始平整土地,按照石灰画好的轮廓,清理地基范围内的杂草和碎石;有的工人推着小推车,去附近的河边拉沙子和石子,准备搅拌水泥;有的工人则开始搭建临时的工棚,用来存放工具和建材;还有的工人拿着卷尺,再次测量地基的尺寸,确保准确无误。
邻居们也纷纷上前帮忙。刘嫂的丈夫带着几个人,帮忙搬运红砖和水泥,把它们整齐地堆放在地块的一角,远离施工区域;张婶则和苏青一起,在临时搭建的灶台边忙活起来,准备中午的饭菜;李婆虽然年纪大了,不能干重活,但也在一旁帮忙递递东西,时不时提醒工人们注意安全。
苏青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期待。她走到正在平整土地的陆庭州身边,递给他一瓶水:“歇会儿,喝点水吧。”
陆庭州接过水,喝了一口,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不累,一想到三个月后就能住进新房,浑身都是劲。”
“我也是。”苏青靠在他身边,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你看,大家都来帮忙,真的太谢谢他们了。”
“咱们镇上的乡亲都很热心肠。”陆庭州说,“以后新房盖好了,一定要好好请大家吃一顿,感谢他们的帮助。”
“嗯,我已经准备好了,中午做几个硬菜,让大家好好尝尝我的手艺。”苏青笑着说。
中午时分,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苏青和张婶、刘嫂一起,在工棚旁边的空地上摆了四张桌子,上面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红烧鱼、炖排骨、炒鸡肉、炒青菜、鸡蛋羹,还有一大盆鸡汤,香气扑鼻。
“开饭啦!大家辛苦了,快过来吃饭!”苏青大声喊道。
工人们和邻居们纷纷围过来,坐在桌子旁,拿起碗筷,开始享用美食。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谈论着新房的布局,夸赞苏青的手艺好,气氛热闹而融洽。
李婆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笑着说:“苏丫头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这鱼炖得又鲜又嫩,太好吃了!”
“李婆,您慢点吃,不够还有。”苏青笑着说,给李婆碗里又添了一些菜。
王师傅喝了一口酒,对陆庭州说:“陆营长,您放心,我们一定按照协议,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三个月后,保证给您交一栋结实又美观的新房!”
“那就辛苦王师傅和各位兄弟了。”陆庭州举起酒杯,“我敬大家一杯,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
“干杯!”大家纷纷举起酒杯,碰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工地上空。
午饭过后,邻居们陆续回家了,临走时还不忘叮嘱苏青和陆庭州:“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工人们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又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陆庭州留在工地上,和王师傅一起监督施工质量,时不时和工人们沟通细节;苏青则带着孩子们回家,准备下午去店里打理生意,同时还要准备晚上给工人们的晚饭。
下午,苏青的服装店照常营业,不少老顾客听说她今天盖房开工,都纷纷前来道贺,还特意多买了几件衣服,支持她的生意。
“苏老板,开工大吉呀!祝你早日住进新房!”一位老顾客笑着说。
“谢谢!借您吉言!”苏青笑着回应,心里暖暖的。
傍晚时分,苏青关了店,买了些肉和蔬菜,回到工地给工人们做晚饭。陆庭州还在和工人们一起忙碌,地基已经平整得差不多了,正在准备浇筑水泥。
“大家歇会儿,准备吃饭了!”苏青大声喊道。
工人们停下手中的活,洗了洗手,围过来吃饭。晚饭虽然没有中午丰盛,但也有荤有素,营养可口。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谈论着今天的施工进度,脸上都带着疲惫但满足的笑容。
吃完晚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工人们收拾好工具,和陆庭州、苏青道别后,各自回家休息。陆庭州和苏青也带着孩子们,踏着夜色回家。
路上,晓阳兴奋地说:“爸爸妈妈,今天太开心了!我看到好多鞭炮,还挖了土,以后我们真的能住进新房子吗?”
“当然能了。”苏青笑着说,“过不了多久,咱们就能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你就能有自己的房间了。”
“太好了!我要在我的房间里放好多玩具,还要邀请小伙伴们来玩!”晓阳开心地说。
晓燕和晓雨也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自己的卧室,脸上满是期待。
回到家后,孩子们很快就睡着了,大概是白天太兴奋,累坏了。苏青和陆庭州坐在炕边,还在谈论着今天的开工仪式。
“今天真是太顺利了,多亏了乡亲们的帮忙和祝福。”苏青感慨地说。
“是啊,咱们镇上的乡亲都很热心。”陆庭州说,“王师傅的施工队也很专业,今天一天就把地基平整好了,明天就能开始浇筑水泥了。按照这个进度,三个月后肯定能顺利完工。”
苏青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开工仪式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三个月,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她相信,只要夫妻同心,加上工人们的辛勤付出和乡亲们的支持,他们一定能早日住进新房。
接下来的日子里,施工队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施工。陆庭州每天下班都会去工地看看,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苏青则一边打理服装店的生意,一边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还会时不时去工地给工人们送点水和点心,关心他们的饮食和安全。
邻居们也经常来工地帮忙,有人帮忙搬运建材,有人帮忙照看工具,有人则给工人们送些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让整个施工过程充满了温暖和人情味。
李婆也经常拄着拐杖来工地看看,每次都要叮嘱工人们:“孩子们,干活仔细点,盖房子是大事,可不能马虎啊!”工人们总是笑着答应:“李婆,您放心,我们一定盖得结结实实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房的地基渐渐成型,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地基牢固而坚实;然后是砌墙,工人们手艺精湛,砌出的墙体笔直而平整;再后来,屋顶开始搭建,琉璃瓦一片片铺上去,远远望去,已经能看出新房的雏形。
苏青和陆庭州每次去工地,都会被新房的变化所惊喜。他们看着新房一点点长高、一点点成型,心里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他们常常站在工地边,想象着入住后的生活:孩子们在院子里奔跑嬉戏,客厅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卧室里阳光明媚,阳台上花香四溢……
这一天,不会太远了。苏青和陆庭州知道,这栋正在崛起的新房,不仅是一个舒适的家,更是他们爱情和亲情的见证,是他们摆脱过去、拥抱全新生活的象征。而那个热闹而温馨的开工仪式,将会成为他们记忆中最珍贵的片段,永远铭记在心。
喜欢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