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李云龙的治安总队是一把大开大合的板斧,用最粗暴的方式,砍掉樱花省地面上所有看得见的荆棘与杂草,那么赵刚的工作,则更像是一场无声的耕作。
他要做的,是彻底更换这片土地深处的土壤。
东京,原国会大厦。
这座曾经象征着旧日本权力中枢的建筑,如今已经看不到任何旧时代的痕迹。菊花徽章被摘除,繁复冗杂的装饰被清理,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简洁、充满实用主义风格的现代办公格局。
赵刚的办公室就在顶层,巨大的落地窗能俯瞰大半个正在飞速重建的东京。
他的桌上,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件,只有一个薄薄的电子终端和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纸质文件。
这是他即将签署的第一号长期政令——《樱花省教育改革纲要》。
文件的核心只有一条:全面推行汉语普通话为樱花省第一官方语言,所有新开办的学校,必须以汉语为核心教学语言。
赵刚拿起笔,在签名处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墨水渗入纸张,一个时代的文化走向,就此被重新定义。
随着政令的生效,庞大的国家机器开始高效运转。
在凌天的协调下,数千名从国内各大师范院校紧急招募、并经过了短期强化培训的年轻教师,分批次乘坐大型运输机,跨越海洋,抵达了樱花省的各个城市。
她们带着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带着全新的课本,也带着开创历史的使命感,走进了那些刚刚建成的、窗明几净的新学校。
与此同时,另一项命令也在悄然执行。
遍布樱花省各地的、所有带有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色彩的神社、纪念碑、慰灵塔,被工程机器人悄无声息地在一夜之间尽数拆除。
那些旧神像和石碑,被整齐地切割、打包,运往指定的仓库封存,作为历史的罪证。
而被清理出来的空地,并没有荒废。
一张张崭新的城市规划图纸,迅速将这些地方变成了对所有市民开放的公共图书馆、街心公园、露天体育场和市民活动中心。
用崭新的、健康的、属于人民的公共文化,去迅速填充旧有极端思想留下的真空。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彻底的文化格式化。
而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来说,这种改变,是以一种更具体、更切身的方式,渗透进他们的生活的。
橘雪乃,就是这千千万万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个体之一。
在登记中心获得这个新名字后,她和其他被收容的孤儿一样,被送入了一所位于东京郊区的新建寄宿学校。
这里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是陌生的。
学校没有高高的围墙,只有一圈低矮的、种满了蔷薇的栅栏。
教学楼的墙壁是温暖的米白色,巨大的玻璃窗让每一间教室都洒满了阳光。
她领到了一套崭新的蓝白相间的校服,布料柔软,带着一股阳光和肥皂混合的好闻味道。
食堂里提供免费但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每天都保证有一个鸡蛋和一杯牛奶,这是她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奢侈。
而最让她感到震撼的,是学校中心那栋三层楼高的巨大建筑——图书馆。
她人生的第一堂课,是汉语拼音课。
走进教室,她看到许多和她一样穿着新校服的日本孩子,神情拘谨而好奇。同时,还有一小部分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孩子,他们是第一批移民的子女,此刻正大大方方地打量着新同学。
讲台上,站着一位来自北京的年轻女教师。她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声音清脆得像风铃。
“同学们好,我叫林微,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从今天起,我们一起学习一种非常优美的语言,汉语。”
林老师在黑板上,用白色的粉笔,写下了四个线条优美、结构方正的拼音字母。
“b、p、m、f。”
“大家跟我一起读。”
孩子们开始跟着老师,用各种奇怪的腔调,笨拙地模仿着。
橘雪乃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她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在角落里缩成一团。
她的同桌,一个从山东来的、皮肤黝黑的男孩,注意到了她的窘迫。他咧开嘴,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小声地鼓励她:“没关系,你试试,这个很简单!”
说着,他还用夸张的口型,做了一个“bo”的嘴型。
橘雪乃看着他真诚的、不带任何嘲笑的眼睛,终于鼓起勇气,发出了一个微弱的、不成调的音节。
男孩立刻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一缕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她面前的课桌上,暖洋洋的。
下课后,孩子们蜂拥而出。橘雪乃没有去操场,而是鬼使神差地走向了那栋让她感到好奇的图书馆。
推开厚重的玻璃门,一股混杂着油墨和纸张的特殊香气扑面而来。
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整齐地排列着,看不到尽头。阳光透过高大的穹顶玻璃窗照射下来,在空气中形成一道道清晰的光路,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路中飞舞,整个空间安静得如同圣殿。
书架上,是她从未见过的书籍。
封面上的文字,是她刚刚在课堂上学过的、方方正正的汉字。
她小心翼翼地穿行在书架之间,像一个闯入了巨人国度的小人。
她伸出手指,轻轻划过一本本书的书脊。
最终,她的指尖停在了一本硬皮的、配有精美插图的书上。
书名是《唐诗三百首》。
她费力地将这本有些沉重的书抽了出来,抱在怀里,走到窗边一个空着的座位上,轻轻翻开。
纸页光滑,印刷精美。
每一页,都是一首她看不懂的诗,旁边配着一幅色彩绚丽的、与诗句意境相符的水墨画。
她翻到其中一页。
画上,是一个春天的清晨,绿草如茵,鸟儿在枝头鸣唱,一个穿着古代服饰的人,正躺在床上酣睡。
画面宁静而美好。
她看得有些出神,连身后有人走近都没有发觉。
“喜欢这首诗吗?”
一个温柔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橘雪乃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正是教她们拼音的林老师。
林老师对她笑了笑,在她身边坐下,指着画上的那首诗,用一种带着韵律感的、轻柔的语调念了出来。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橘雪乃一个字也听不懂。
但她能感觉到,那一个个音节组合在一起,有一种奇特的魔力。
那声音,不像她过去听过的、充斥着“玉碎”、“尽忠”的嘶吼,也不像神社里法师念经的空洞。
那是一种温和的、从容的、描绘着自然之美的声音。
它让她想到了春天早晨的阳光,想到了雨后青草的味道,想到了一切美好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这是一种与她过去认知里那个充满着杀伐、荣誉、死亡和毁灭的文化,截然不同的东西。
一个灿烂、博大、温润如玉的新世界,通过这首短短的古诗,向她展露了一角。
她的眼睛里,第一次有了一种名为“光”的东西在闪动。
而在数公里外的国会大厦顶层。
赵刚正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幕前,屏幕上显示的,正是橘雪乃所在的那间图书馆里的实时画面。
他静静地看着那个瘦小的女孩,在阳光下,抱着一本诗集,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痴迷的表情。
他身边的行政秘书,轻声汇报:“政委,所有军国主义象征物,已于今天凌晨五点前,全部清理完毕。”
赵刚点了点头,目光却没有离开屏幕。
他缓缓开口,像是在对秘书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
“军事上的征服,只能改变一代人的身体归属。”
“而文化上的教育,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灵魂。”
他知道,他正在做的,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宏大到近乎疯狂的社会改造实验。
李云龙的治安大队,负责清除旧世界的残骸。
而他,要在这片清理干净的土地上,播下全新的种子,为樱花省,塑造一个崭新的、属于华夏文明的未来。
这项百年大计,从今天,从这间小小的教室和图书馆里,正式开始了。
然而,赵刚也很清楚,旧时代的根须,盘根错节,远比想象的要深。
总有一些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的幽灵,正潜伏在最阴暗的角落里,等待着反噬的机会。
喜欢抗战!我的金手指是整个国家!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抗战!我的金手指是整个国家!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