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底来的人

知寒之作

首页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虐杀快穿:绝嗣大佬日日都想和她贴贴无限从饕餮开始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史前新纪元:最强玩家崛起废土之红警3证道长生清空各国物资,末世终于降临我的细胞监狱美漫之道门修士
太平洋底来的人 知寒之作 - 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文阅读 - 太平洋底来的人txt下载 - 太平洋底来的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

《太平洋底来的人:深蓝嬉闹实验室》(1481-1490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481集:“赵一一的‘翻译器被深海帽贝“占为己有”当“贝壳收音机”了’”

赵一一带着翻译器去“潮间带帽贝群落”做“帽贝吸附力研究”——这片岩石滩上爬满了指甲盖大的帽贝,它们用腹足紧紧吸在岩石上,任凭海浪冲刷都不掉。赵一一的任务是测试不同潮位帽贝的吸附强度,刚把翻译器放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转身去拿压力测试仪,回头就发现翻译器被一只巴掌大的“巨型帽贝”牢牢吸住了——帽贝的腹足整个贴在翻译器屏幕上,壳子盖住了大半机身,像是把翻译器当成了自己的“新贝壳”。

“你快下来!这不是你的贝壳!”赵一一伸手去掰帽贝,手指都抠红了,对方却纹丝不动,翻译器传来它慢悠悠的声音:“壳……好听……有声音……比石头……暖和……不下来……”赵一一这才注意到,翻译器正播放着她早上录的“海浪声样本”,帽贝的壳随着声音轻轻震动,像是在“听收音机”;周围几只小帽贝也凑过来,围着翻译器转圈,用壳碰了碰屏幕,像是在“蹭声音”。

林小满背着样本箱过来,看到这一幕笑得直拍大腿:“一一,你这翻译器成‘帽贝收音机’了!它肯定是喜欢里面的声音,把机器当‘会唱歌的贝壳’了!”赵一一急得跺脚:“可我还要用它测吸附力呢!它吸这么紧,我怎么拿下来啊?”林小满灵机一动,从样本箱里拿出一块录着“潮汐声”的录音笔,放在旁边的岩石上:“你把这个打开,潮汐声比海浪声好听,它肯定会挪过去。”

果然,录音笔里的潮汐声一响起,帽贝的壳震动得更厉害了,慢慢松开腹足,慢悠悠地爬向录音笔,临走前还用壳碰了碰翻译器,翻译器传来它不舍的声音:“方块……好听……下次……还来……听……”赵一一赶紧把翻译器捡起来,屏幕上全是帽贝腹足的黏液印,播放键都被粘住了。回去的路上,翻译器突然用帽贝的语气说:“赵一一……潮汐声……真好听……下次……带……我……再……听……”赵一一笑着拍了拍翻译器:“行!下次来给你装个‘防水音箱’,专门当帽贝的‘收音机’,但你不许再被帽贝当成贝壳了!”

第1482集:“林小满的‘尾巴被深海管虫当成“营养输送管”了’”

林小满在“热泉管虫区”采集管虫样本时,刚用剪刀剪下一段白色的管虫虫体,准备放进样本管,就感觉尾巴尖传来一阵“痒痒的吸力”——回头一看,十几条半米长的管虫,居然把它们的“触手冠”(管虫顶端的羽毛状结构)缠在了她的尾巴上,有的触手冠贴在鳞片上,有的甚至钻进了尾巴根部的缝隙里,像是在“吸取营养”;更离谱的是,一条小管虫居然顺着尾巴爬上来,把触手冠贴在她的手腕上,异能感知里传来一阵急切的“信号”:“暖和……有营养……比热泉……舒服……”

“你们认错啦!我不是营养官!”林小满晃了晃尾巴,想把管虫甩开,结果管虫的触手冠缠得更紧了——它们的触手冠上全是微小的纤毛,粘在鳞片上像涂了胶水,甩一下反而让触手冠缠得更密,尾巴上密密麻麻全是白色的“小羽毛”,远远看去像条“管虫尾巴”。苏清妍在潜水器里看着,对着对讲机喊:“小满,别甩了!管虫的触手冠能感知有机物,你的鳞片会分泌微量营养液,它们把你当成‘移动营养源’了!”

林小满这才注意到,管虫的触手冠在鳞片上轻轻颤动,像是在“吸收营养液”;异能感知里传来它们满足的“波动”:“好喝……甜甜的……比热泉里的硫化物……香……”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任由管虫缠着尾巴,手里的样本剪却没闲着——趁管虫们“专心吸营养”,她采集了好几段管虫的虫体和触手冠样本。可没过多久,麻烦来了——热泉口的温度突然升高,管虫们开始不安地颤动,触手冠缠得更紧了,异能感知里传来它们恐慌的“信号”:“热……烫……躲……”

林小满赶紧拖着满尾巴的管虫,往旁边的低温区游,尾巴一摆,管虫们就跟着晃悠,像是在“搭便车”;遇到尖锐的岩石,她还特意把尾巴抬高,生怕管虫的触手冠被刮伤;有几条小管虫不小心掉下去,大管虫立刻用触手冠把它们卷回来,像是在“保护孩子”。苏清妍在后面跟着,用摄像机拍下了这一幕——一条人鱼拖着满尾巴管虫,在热泉区和低温区之间穿梭,管虫的白色触手冠在她的尾巴上晃悠,像一串会动的。

到了低温区,管虫们终于慢慢松开触手冠,临走前,几条大管虫用触手冠碰了碰她的鳞片,像是在“道谢”;小管虫们则围着她的尾巴转了三圈,才跟着大部队游回热泉口。林小满看着自己沾满管虫纤毛的尾巴,笑着说:“下次再来,我给你们带点真正的营养液,别再缠我的尾巴啦!”回去的路上,苏清妍笑着说:“小满,你现在不仅是‘人鱼’,还是管虫群的‘移动营养站’啊!”林小满红着脸,尾巴尖晃个不停——原来被深海生物当成“营养源”,虽然痒得难受,却也藏着满满的信任和温暖。

第1483集:“苏清妍的‘实验室培养箱被深海放射虫“堆”成“星星玻璃罐”了’”

苏清妍最近在研究“深海放射虫的骨骼结构”,在培养箱里接种了从5000米深海采集的“星形放射虫”——这种放射虫的骨骼是透明的星形,像微小的玻璃星星,平时会悬浮在海水中。苏清妍每天都会观察它们的骨骼生长,结果三天后打开培养箱,差点以为自己进了“星星博物馆”:

培养箱里的海水里,密密麻麻悬浮着上万颗星形放射虫,有的大如米粒,有的小如针尖,全是透明的星形骨骼,阳光透过培养箱玻璃照进来,骨骼反射出亮晶晶的光,像一罐子装满了星星;更离谱的是,放射虫们居然把骨骼“堆”在了培养箱的玻璃壁上,拼成了歪歪扭扭的“苏”字,旁边还堆着一颗更大的星星,像是在“打招呼”。

“这放射虫怎么回事?集体‘堆星星’了?”苏清妍拿着放大镜,对着玻璃壁上的“苏”字看了半天,旁边的赵一一凑过来,笑着说:“组长,这哪是堆星星啊,它们肯定是听到你上次说‘放射虫骨骼像星星,要是能拼成字就好了’,真的给你拼了!”林小满也凑过来,指尖碰了碰培养箱的玻璃,异能感知里传来一阵活跃的“波动”:“苏组长……星星……好看……拼你的名字……喜欢吗?”

苏清妍愣了愣,想起前几天给培养箱换海水时,确实随口说过这话,没想到这些单细胞的放射虫居然“听懂”了——后来她才发现,放射虫的骨骼能感知周围同类的位置,它们通过调整自身的悬浮角度,把骨骼堆成了图案。为了验证,她对着培养箱说:“你们能拼个‘星星’吗?”结果半小时后,放射虫们真的在玻璃壁上堆出了一颗五角星,虽然歪歪扭扭,却能清楚看出形状。

赵一一拿着手机,对着培养箱拍个不停:“组长,这放射虫是‘微型星星工匠’啊!我们可以把培养箱当成‘星星玻璃罐’,放在实验室当装饰!”苏清妍也来了兴趣,每天都会对着培养箱“点单”:“今天拼个月亮”“明天拼个小鱼”“后天拼个笑脸”,放射虫们居然都能完成,虽然拼出来的图案歪歪扭扭,却充满了童趣。

可没过多久,放射虫又开始“调皮”了——它们把骨骼堆到了培养箱的通风口,导致通风不畅;还把骨骼堆到了温度传感器上,让传感器显示的温度不准。苏清妍只能用吸管轻轻吹散堆积的放射虫,每吹一下,就感觉到一阵“委屈的波动”:“苏组长……不好看吗……我们……堆了好久……”她赶紧说:“好看!但通风口和传感器不能堆,你们在玻璃壁上堆,我每天都给你们拍照片好不好?”

从此,苏清妍的培养箱成了“星星玻璃罐”,每天都有人来看看放射虫又堆了什么新图案;她的科研记录里,也多了一项有趣的发现——放射虫能通过集体协作堆积骨骼,形成简单的图案,这对研究单细胞生物的群体行为很有帮助。苏清妍看着培养箱里的“星星”,心里暖暖的——原来深海里最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也能用心堆出属于自己的“星星”,而科研的乐趣,就在于发现这些藏在显微镜下的浪漫。

第1484集:“赵一一的‘翻译器被深海海胆“扎”成“带刺的收音机”了’”

赵一一带着翻译器去“海胆岩礁区”做“海胆棘刺防御研究”——这片岩礁上爬满了黑紫色的海胆,它们的棘刺又长又尖,平时遇到危险就会把棘刺竖起来。赵一一的任务是测试海胆棘刺的硬度和防御反应,刚把翻译器放在一块空岩石上,转身去拍一只竖刺的海胆,回头就看见让她哭笑不得的场景:

一只拳头大的海胆,居然把它的棘刺扎进了翻译器的挂绳里,整个身体挂在翻译器上,像个“带刺的挂件”;旁边几只小海胆也凑过来,有的用棘刺碰翻译器的屏幕,有的用棘刺勾翻译器的按键,翻译器的屏幕被戳得亮一下暗一下,传来海胆们好奇的声音:“硬……有声音……比岩石……好玩……”

“我的翻译器不是玩具!你们别用棘刺扎它!”赵一一跑过去,想把海胆从挂绳上摘下来,结果海胆的棘刺扎得更紧了,翻译器传来它慌张的声音:“别……别拽……棘刺……会断……我……只是……想……挂着……听声音……”赵一一这才注意到,翻译器正播放着她早上录的“海胆移动声”,海胆的棘刺随着声音轻轻颤动,像是在“跟着节奏晃”。

林小满坐着潜水器过来,看到这一幕笑着说:“一一,你这翻译器成‘带刺的收音机’了!海胆的棘刺能感知震动,它们喜欢翻译器里的声音,才挂上去的!”赵一一无奈地说:“可它的棘刺快把挂绳扎破了!我怎么才能让它下来啊?”林小满从样本箱里拿出一把新鲜的海带,放在旁边的岩石上:“你把海带放在旁边,海胆爱吃海带,肯定会挪过去。”

果然,海胆闻到海带的香味,慢慢松开棘刺,慢悠悠地爬向海带,临走前还用棘刺碰了碰翻译器,翻译器传来它不舍的声音:“方块……好听……下次……还来……挂……”赵一一赶紧把翻译器捡起来,挂绳上全是海胆棘刺扎的小孔,屏幕上也有几道浅浅的划痕。回去的路上,翻译器突然用海胆的语气说:“赵一一……海带……真好吃……下次……带……我……再……听……声音……”赵一一笑着拍了拍翻译器:“行!下次来给你装个‘防刺外壳’,专门当海胆的‘收音机’,但你不许再被海胆扎了!”

第1485集:“林小满的‘异能让深海藤壶长出“小轮子”了’”

林小满在“船底藤壶附着区”采集藤壶样本时,刚用刮刀刮下一只圆形的藤壶,放在观察盘里,就感觉指尖传来一阵“委屈的波动”——她的异能能和甲壳类生物共情,此刻感知里全是藤壶“无奈的信号”:“慢……爬不动……船底……滑……老被冲走……”林小满看着观察盘里的藤壶,果然,它的钙质外壳在光滑的塑料盘上挪了半天,才移动了一毫米,稍微一碰盘子,就滚到了一边,半天翻不过身。

“是不是移动太费劲了?”林小满对着藤壶轻声说,心里想着“要是它能有‘轮子’,就能跑得快点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她刚打开观察盘,就傻了眼——盘里的藤壶,外壳边缘居然长出了六个小小的、圆形的“轮子”,每个轮子都是钙质的,像迷你的自行车轮;它在盘里轻轻一挪,轮子就跟着转,跑得比之前快了十倍,甚至还能拐弯,像个灵活的“小坦克”。

“这是……长了轮子?”林小满凑过去,指尖碰了碰藤壶的“小轮子”,异能感知里传来它兴奋的“波动”:“小满姐姐!轮子!快!不被冲走了!”苏清妍过来一看,笑着说:“你肯定是昨天想让它跑得快,异能传递给它了!藤壶的外壳细胞有分化能力,被你的异能激发,就长出了轮子!”

赵一一拿着放大镜,对着藤壶拍个不停:“太可爱了!这是‘带轮子的藤壶’啊!比我上次见的带吸盘石鳖还特别!”可麻烦也来了——藤壶有了“小轮子”,变得特别“调皮”:它在观察盘里跑来跑去,一会儿撞翻样本管,一会儿蹭掉盖玻片;它爬到旁边的实验台上,轮子转得飞快,差点钻进苏清妍的咖啡杯;最离谱的是,它居然爬到了林小满的尾巴上,轮子在鳞片上滚来滚去,像是在“滑滑梯”。

下午基地的海洋附着生物专家来视察,看到这只“带轮子的藤壶”,眼睛都亮了:“小满,你这是发现了藤壶的‘移动进化’!这轮子对研究它们的附着和扩散太有价值了!”林小满红着脸解释:“不是,是我异能失控,让它长出‘小轮子’了。”专家却笑着说:“失控得好!这比实验室模拟进化快多了,你快记录下它的轮子结构!”

林小满赶紧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藤壶的“小轮子”里有类似轴承的钙质结构,能灵活转动,还能牢牢吸附在各种表面上。她试着把藤壶放在玻璃上、石头上、甚至金属上,它都能跑得飞快,轮子转得像小风车。异能感知里传来藤壶得意的“信号”:“小满姐姐,我能跑遍整个实验室!再也不被冲走了!”

从此,这只“带轮子的藤壶”成了实验室的“小明星”,每天都有人来围观它“赛跑”;林小满的研究也有了新进展——她发现藤壶的轮子能根据表面光滑程度调整转速,这对研发新型移动设备很有启发。林小满看着在尾巴上“滑滑梯”的藤壶,笑着想——下次她要对着藤壶说,让它的“小轮子”能发光,这样晚上也能跑,变成一只“带夜光轮子的藤壶”!

第1486集:“苏清妍的‘实验室烧杯被深海介形虫“住”成“微型公寓楼”了’”

苏清妍最近在研究“深海介形虫的群居习性”,特意在实验室的恒温架上摆了六个透明烧杯,每个烧杯里都装着从3000米深海采集的海水和几百只芝麻大的介形虫——这种小生物通体透明,平时喜欢躲在泥沙里扎堆,苏清妍的任务是记录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聚集密度和群体形态。前几天观察时还一切正常,介形虫们只是零散地聚在烧杯底部,像一小撮会动的细沙,可第五天早上,她刚走到恒温架前,就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每个烧杯里的介形虫,居然用自身分泌的透明黏液,把自己粘成了层层叠叠的“柱状团体”——有的像三层小楼,每层都挤满了缩成小球的介形虫;有的像带阳台的公寓,边缘探出几只介形虫的触角,像是在“站岗”;最离谱的是中间那个烧杯,介形虫们居然粘出了一栋“带电梯的公寓楼”:中间有个空心的通道,几只介形虫正顺着通道往上爬,通道口还粘着一圈介形虫,像是“电梯管理员”;烧杯壁上甚至还粘着几串“介形虫串”,像挂在阳台的“风铃”。

“这……这是集体盖楼了?”苏清妍拿着放大镜凑到烧杯前,看着那栋“电梯公寓”里忙忙碌碌的介形虫,忍不住笑出声。旁边的赵一一凑过来,指着烧杯壁上的“介形虫串”:“组长,你看这个,像不像咱们上次吃的糖葫芦?这些小虫子也太会过日子了!”林小满也蹲过来,指尖轻轻碰了碰烧杯壁,异能感知里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小信号”:“苏组长……楼……暖和……不被冲走……这层……是卧室……那层……是食堂……”

苏清妍这才想起,前几天给烧杯换海水时,她随口抱怨过“介形虫总被水流冲散,要是能有个固定的窝就好了”,没想到这些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小生物居然“听懂”了,还真的用黏液给自己盖了“公寓楼”。为了验证它们的“建筑能力”,她对着中间的烧杯轻声说:“能不能给公寓盖个‘大门’?”结果不到一小时,那栋“电梯公寓”的通道口,居然多了一圈用介形虫粘成的“门帘”,几只介形虫守在门口,只有同类靠近才会“掀开”门帘放行。

可热闹没几天,麻烦就来了——介形虫的“公寓楼”越盖越高,有的已经快顶到烧杯口,导致烧杯里的氧气流通不畅;还有的烧杯里,两栋“公寓楼”的介形虫居然因为“领地”打了起来,用触角互相推搡,把“阳台”都撞塌了。苏清妍只能用吸管轻轻吹散过高的“楼层”,每吹一下,就感觉到一阵“委屈的信号”:“苏组长……楼……还没盖完呢……”她赶紧哄:“不拆,就是帮你们修修,以后盖矮点,氧气足,住着更舒服。”

从此,苏清妍的恒温架成了“介形虫公寓区”,每天都有人来围观这些“微型建筑师”盖楼;她的科研记录里,也多了一项突破性发现——介形虫能通过群体协作,用黏液构建具有功能分区的“建筑”,这对研究微型生物的社会行为极具价值。某天早上,苏清妍发现最边上的烧杯里,介形虫们居然在“公寓楼”旁边粘了个迷你的“小广场”,几只介形虫在广场上转圈,像是在“跳广场舞”。她笑着拿起放大镜,心里暖暖的——原来深海里最渺小的生物,也有对“家”的渴望,而科研的意义,就是读懂这些藏在微观世界里的、最朴素的生存智慧。

第1487集:“赵一一的‘翻译器被深海弹涂鱼“拐跑”当“导航仪”了’”

赵一一带着翻译器去“潮间带弹涂鱼栖息地”做“弹涂鱼两栖行为研究”——这片滩涂布满了泥泞的洞穴,弹涂鱼们既能在水里游,又能在泥地上跳,平时最爱趴在泥滩上晒太阳,赵一一的任务是记录它们从水里到陆地的移动路线和时间。出发前她特意给翻译器装了“两栖防水壳”,想着这次肯定能顺利完成任务,没成想刚把翻译器放在一块露出泥面的石头上,转身去拍一只跳得最远的弹涂鱼,回头就发现翻译器不见了。

“我的翻译器呢?刚还放这的!”赵一一急得在泥滩上跳来跳去,生怕踩坏弹涂鱼的洞穴。林小满背着样本箱过来,看到她慌慌张张的样子,笑着指了指不远处的一片芦苇丛:“一一,你看那边,有只弹涂鱼正拖着你的翻译器往洞里钻呢!”两人跑过去一看,果然,一只巴掌大的弹涂鱼,正用胸鳍夹着翻译器的挂绳,拖着机器往一个幽深的洞穴里拽,翻译器屏幕亮着,正好照得洞穴里清清楚楚,几只小弹涂鱼跟在后面,像是在“跟着灯光走”。

“你快把它还给我!这不是你的导航仪!”赵一一伸手去抢,弹涂鱼却夹得更紧了,翻译器传来它急乎乎的声音:“洞……黑……小崽子……怕……这方块……亮……能照路……送它们……回家……”赵一一这才注意到,洞穴深处,几只刚孵化的小弹涂鱼正缩在角落里,不敢出来——弹涂鱼的洞穴又深又黑,小崽子们白天出来晒太阳,晚上却找不到回家的路,这只成年弹涂鱼是想借翻译器的光,给小崽子们“导航”。

林小满蹲在旁边,指着洞穴里的小弹涂鱼:“一一,你看它们多可怜,天黑了就找不到家,你不如帮弹涂鱼妈妈送它们回去,完了它肯定会还你翻译器的。”赵一一心软了,赶紧用对讲机调亮翻译器屏幕,弹涂鱼妈妈立刻拖着翻译器往洞穴深处钻,翻译器传来它的声音:“跟着……光……别掉队……”小弹涂鱼们果然跟在后面,一步一步往洞里走,有的小弹涂鱼走慢了,弹涂鱼妈妈还会回头用胸鳍推它一下。

送完小弹涂鱼,弹涂鱼妈妈终于把翻译器拖出洞穴,还给赵一一,临走前还用胸鳍碰了碰屏幕,翻译器传来它感激的声音:“方块……好用……比月光……亮……下次……天黑……还来……借……”赵一一接过翻译器,防水壳上全是泥印,屏幕边缘被洞穴壁刮了几道小划痕,却还能正常使用。回去的路上,翻译器突然用弹涂鱼的语气说:“赵一一……小崽子……可爱……下次……还想……送它们……回家……”赵一一笑着拍了拍翻译器:“行!下次来给你装个‘强光模式’,专门当弹涂鱼的‘导航仪’,但你不许再被拖进泥洞里了!”

第1488集:“林小满的‘异能让深海枪乌贼长出“小翅膀”了’”

林小满在“枪乌贼洄游通道”采集枪乌贼样本时,刚用渔网捞起一只半米长的枪乌贼,放进暂养池,就感觉指尖传来一阵“急切的波动”——她的异能能和头足类生物共情,此刻感知里全是枪乌贼“着急的信号”:“慢……游不快……追不上……鱼群……饿……”林小满看着暂养池里的枪乌贼,果然,它的身体在水里摆动了半天,速度却很慢,每次想追池里的小鱼,都被远远甩在后面,只能垂着触手,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

“是不是游得太累了?”林小满对着枪乌贼轻声说,心里想着“要是它能有对‘翅膀’,游得快点就好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她刚走到暂养池边,就被池里的景象惊呆了——那只枪乌贼的身体两侧,居然长出了一对小小的、半透明的“翅膀”,翅膀上布满了细密的纹路,像蝴蝶的翅膀;它在池子里一摆身体,翅膀就跟着扇动,速度比之前快了三倍,甚至能跃出水面半米高,像一只“会飞的乌贼”。

“这是……长了翅膀?”林小满凑到池边,指尖轻轻碰了碰枪乌贼的“小翅膀”,异能感知里传来它兴奋的“波动”:“小满姐姐!翅膀!快!能追上鱼群了!”苏清妍过来一看,扶着眼镜笑了:“你肯定是昨天想让它游得快,异能传递给它了!枪乌贼的皮肤下有肌肉纤维,被你的异能激发,分化出了类似翅膀的结构!”

赵一一拿着相机,对着枪乌贼拍个不停:“太酷了!这是‘带翅膀的飞乌贼’啊!比我上次见的带轮子藤壶还神奇!”可欢乐没几天,暂养池就乱了套——枪乌贼有了“小翅膀”,变得特别“活跃”:它在池子里来回穿梭,翅膀扇动的水流把旁边的水草都冲得东倒西歪;它跃出水面时,不小心撞翻了池边的样本瓶,里面的海水洒了一地;最离谱的是,它居然用翅膀扇动着,把池里的小鱼都赶到了一起,像个“捕鱼小能手”,然后自己独占了所有小鱼,气得其他鱼都躲在角落。

下午基地的头足类研究专家来视察,看到这只“带翅膀的枪乌贼”,当场就激动了:“小满,你这是发现了枪乌贼的‘飞行潜力’!这对翅膀对研究它们的洄游效率和捕食行为太有价值了!”林小满红着脸解释:“不是,是我异能失控,让它长出‘小翅膀’了。”专家却拍着她的肩膀说:“失控得太值了!这比任何实验室模拟都直观,你快记录下翅膀的运动频率!”

林小满赶紧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发现枪乌贼的“小翅膀”能根据水流调整扇动角度,跃出水面时还能借助风力滑翔几秒。她试着把枪乌贼放进更大的水池,它居然能扇动翅膀,在水池上空滑翔一圈,然后准确落回水里,引得周围的研究员们阵阵惊呼。异能感知里传来枪乌贼得意的“信号”:“小满姐姐,我能飞啦!以后再也不怕追不上鱼群了!”

从此,这只“带翅膀的枪乌贼”成了实验室的“飞行明星”,每天都有人来围观它跃出水面;林小满的研究也有了新突破——她发现枪乌贼翅膀的肌肉纤维结构,能为研发新型水下推进器提供灵感。某天傍晚,林小满看着枪乌贼在夕阳下滑翔的身影,笑着想——下次她要对着枪乌贼说,让它的“小翅膀”能发光,这样晚上也能飞,变成一只“带夜光翅膀的飞乌贼”,在深海里划出一道漂亮的光轨。

第1489集:“苏清妍的‘实验室色谱仪被深海硅藻“画”成“彩虹图谱机”了’”

苏清妍最近在研究“深海硅藻的色素成分”,每天都会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硅藻样本——这种仪器能通过色素分离,在屏幕上显示出不同颜色的色谱峰,红色代表叶绿素a,黄色代表叶黄素,蓝色代表藻蓝素,平时屏幕上的图谱都是规规矩矩的几条色带。可某天早上,她刚把硅藻样本注入仪器,点击“开始分析”,屏幕上出现的图谱却让她当场愣住了。

原本单调的色带,居然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彩虹色——红色的色谱峰旁边,多了一道粉色的小峰;黄色的峰上,叠着一层橙色的波纹;蓝色的峰下面,还拖了一条紫色的长尾;最中间的基线处,居然跳出了几道绿色的小波浪,像在谱图上画了片“小树叶”;整个屏幕上的图谱,不再是冰冷的科研数据,反而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抽象画,连仪器打印出来的纸质图谱,都带着彩虹色的晕染,像用彩笔涂过一样。

“这色谱仪怎么回事?色素分离错了?”苏清妍赶紧检查仪器参数,调零、校准、更换流动相,折腾了一上午,结果再分析时,图谱还是彩虹色的,甚至比之前更鲜艳——屏幕上的色谱峰居然开始“跳动”,红色和粉色的峰碰在一起,还会融合成一道橙色的峰,像在“玩拼图”。旁边的赵一一凑过来,指着屏幕上的“小树叶”:“组长,这哪是错了啊,这分明是硅藻在给你画彩虹呢!你看这个小树叶,多可爱!”

林小满也凑过来,指尖碰了碰色谱仪的进样口,异能感知里传来一阵活跃的“信号”:“苏组长……颜色……好看……单调……不好玩……我们……加了点……新颜色……”苏清妍这才想起,前几天分析样本时,她随口抱怨过“色谱图谱太单调,要是能五颜六色就好了”,没想到这些硅藻居然“听懂”了——后来她才发现,硅藻在仪器里分泌了几种新型的微量色素,这些色素和原有色素混合,就形成了彩虹色的图谱。

为了验证,苏清妍对着硅藻样本说:“你们能画个笑脸吗?”结果仪器屏幕上的色谱峰,真的慢慢调整了形状——两道红色的小峰当眼睛,一道弯弯的橙色峰当嘴巴,中间用绿色的小波浪当鼻子,活脱脱一个彩虹色的笑脸图谱。赵一一拿着手机,对着屏幕拍个不停:“组长,这硅藻是‘色素艺术家’啊!咱们的色谱仪现在是‘彩虹图谱机’了!”

可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硅藻分泌的新型色素,附着在仪器的色谱柱里,导致后续分析其他样本时,图谱也会带点彩虹色;甚至有一次,苏清妍分析珊瑚样本,屏幕上居然跳出了一道蓝色的“小鲸鱼”图谱,显然是硅藻的“恶作剧”。苏清妍只能拆开色谱柱清洗,每洗一下,就感觉到一阵“委屈的信号”:“苏组长……不好看吗……我们画了好久……”她赶紧哄:“好看!但仪器要分析别的样本,下次专门给你们留时间画画好不好?”

从此,苏清妍的色谱仪成了“彩虹创作机”,每周她都会留半天时间,让硅藻“画”出新的图谱,然后把这些彩虹图谱打印出来,贴在实验室的墙上,成了独一无二的“科研艺术墙”。总部的专家看到这些图谱,都忍不住赞叹:“苏组长,你的研究不仅有科学严谨性,还有艺术感染力,这是我见过最有温度的色谱分析报告!”苏清妍看着墙上的彩虹图谱,心里暖暖的——原来冰冷的科研仪器,也能因为深海生物的“调皮”,变得色彩斑斓;而那些看似枯燥的数据背后,藏着深海生命最浪漫的表达。

第1490集:“深蓝妙探组的‘深海生物侦探游戏’,藏着暖心真相”

实验室的灯光今天特意调得暖黄,池子里的水映着光,晃得满墙都是细碎的光斑——为了庆祝近期的“三连胜”科研突破,苏清妍、林小满和赵一一合计着玩点不一样的,搞了场“深海生物侦探游戏”。规则很简单:苏清妍当“裁判长”,提前把三罐深海生物最爱的零食(磷虾干、浮游生物饼干、加热珊瑚碎)藏在实验室的三个角落,留下三条“生物线索”;林小满和赵一一当“侦探”,谁先根据线索找到所有零食,谁就能赢得“深蓝最佳侦探”的小奖章——当然,奖章是赵一一用硬纸板画的,上面还歪歪扭扭写着“给最会找零食的崽”。

游戏开始前,林小满特意把她的“飞乌贼”从暂养池挪到了中央试验池,让它当“线索提示员”;赵一一则给翻译器录了三段“线索音”,一段是弹涂鱼的“导航声”,一段是帽贝的“吸附声”,还有一段是介形虫的“爬动声”;苏清妍背着两人,偷偷在每个零食藏匿点旁,放了个沾着对应生物气味的小牌子——她哪是当裁判,明明是怕两人找不到,悄悄给的“外挂”。

“游戏开始!”苏清妍一声令下,赵一一抱着翻译器就冲了出去,按下“线索音”按钮,弹涂鱼的“咕咕”声立刻响了起来:“往泥滩区走~往泥滩区走~”她顺着声音跑到角落里的模拟潮间带泥滩,蹲在地上扒拉半天,终于在一块石头底下找到个小牌子,上面沾着弹涂鱼的黏液,写着“零食在‘会发光的房子’旁边”。“会发光的房子?”赵一一摸了摸脑袋,突然眼睛一亮——苏清妍的“星星玻璃罐”(放射虫培养箱)不就是会发光的房子吗!她跑过去一看,果然,培养箱旁边的架子上,放着第一罐磷虾干,罐子上还贴着张纸条,是苏清妍的字迹:“恭喜!第一个线索破解,奖励你摸一下放射虫星星~”

另一边的林小满也没闲着,她的异能感知到一阵介形虫的“小信号”,顺着信号找到恒温架,介形虫的“微型公寓楼”烧杯旁,放着第二个线索牌:“零食在‘会飞的朋友’头顶”。“会飞的朋友”不就是她的飞乌贼吗!林小满跑到中央试验池边,抬头一看,池上方的挂架上果然挂着第二罐浮游生物饼干,罐子用绳子绑着,下面还垂着个小铃铛,一晃动就“叮叮”响——飞乌贼像是知道这是给林小满的提示,突然扇动小翅膀跃出水面,用触手碰了碰铃铛,帮她确定了位置。

两人各找到一罐零食,就剩最后一罐加热珊瑚碎了,第三条线索音是帽贝的“吸附声”,翻译器里传来慢悠悠的声音:“零食在‘画彩虹的机器’后面~”“画彩虹的机器”肯定是苏清妍的色谱仪!两人一起跑到色谱仪旁,围着机器转了三圈,却没看到零食罐的影子。赵一一急得蹲在地上,对着翻译器喊:“帽贝姐姐,你倒是说清楚点啊,机器后面没有啊!”林小满则用异能感知周围,突然,她的尾巴尖碰了碰色谱仪下方的柜子,感知里传来一阵熟悉的“害羞信号”——不是实验室里的生物,是外来的!

“这里有动静!”林小满蹲下来,慢慢打开柜子门,里面的景象让两人都笑了:一只半米长的拟态章鱼,正缩在柜子角落,怀里抱着最后一罐加热珊瑚碎,触手还夹着一块啃了一半的珊瑚碎,嘴巴里“吧唧吧唧”嚼得正香;它的身体颜色从原本的黑紫色,变成了和柜子内壁一样的浅灰色,显然是想“隐身”,却因为吃得太专注,忘了收敛自己的生物信号。

“好啊,原来是你这个小偷偷了最后一罐零食!”赵一一故意板起脸,伸手想去拿罐子,章鱼却赶紧把罐子抱在怀里,身体缩得更紧了,翻译器传来它慌张又委屈的声音:“不是偷……是……我看到……你们藏……想……一起玩……又……怕你们……不让……只能……躲在这里……等你们……找过来……”

苏清妍笑着走过来,蹲在柜子旁,摸了摸章鱼的触手:“我们怎么会不让你玩呢?其实最后一个线索,就是给你的——你上次偷偷来参加派对,不是最喜欢吃加热珊瑚碎吗?我们特意把零食藏在你常躲的柜子里,就是想让你主动出来和我们一起玩。”章鱼愣了愣,慢慢松开触手,把珊瑚碎罐子递出来,身体颜色慢慢变成了粉色,像是不好意思了:“真的……可以……一起玩吗?我……还会……拟态……可以……帮你们……当线索……”

“当然可以!”林小满把章鱼抱出来,放在试验池里,飞乌贼像是认识它,扇动翅膀凑过来,用触手碰了碰它;赵一一则把最后一罐珊瑚碎打开,倒了点在盘子里,放在章鱼面前;苏清妍笑着举起手里的“最佳侦探奖章”,却不是给林小满和赵一一,而是给了章鱼:“今天的最佳侦探,应该是你——不仅找到了最后一罐零食,还让我们的游戏多了个最可爱的‘意外嘉宾’。”

章鱼拿着纸板奖章,用触手小心翼翼地举着,身体变成了和奖章一样的金黄色;飞乌贼跃出水面,像是在“鼓掌”;放射虫培养箱的星星闪着光,像是在“祝福”;介形虫的微型公寓楼里,几只小介形虫探出触角,像是在“看热闹”;色谱仪的屏幕上,突然跳出一道彩虹色的图谱,像是在“画笑脸”。

林小满看着满实验室的热闹,尾巴尖晃个不停;赵一一抱着翻译器,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苏清妍则拿起手机,拍下了这张“大合照”——照片里,三个女孩围着试验池,池里的章鱼举着奖章,飞乌贼跃出水面,背景是会发光的星星培养箱、会画彩虹的色谱仪,还有层层叠叠的介形虫公寓楼。

“其实啊,这场侦探游戏,根本不是为了比谁找得快,”苏清妍笑着说,“是想让我们的深海朋友知道,这里不仅是实验室,也是它们的家,不管是常来的飞乌贼、介形虫,还是偷偷来的你,都永远欢迎。”章鱼的触手碰了碰苏清妍的手,翻译器传来它温柔的声音:“家……温暖……下次……还来……玩……”

那天晚上,实验室的灯亮到很晚——磷虾干、浮游生物饼干、加热珊瑚碎被倒在一个大盘子里,飞乌贼、章鱼、甚至偷偷爬过来的带轮子藤壶,都围在一起吃零食;翻译器播放着深海生物的“大合唱”,色谱仪的彩虹图谱在屏幕上闪烁,放射虫的星星映着每个人的笑脸。

林小满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所谓的科研突破,从来不是冰冷的论文和数据;所谓的深海探索,也不是孤独的观测和记录——而是有一群会调皮、会分享、会偷偷来凑热闹的深海朋友,陪着她们一起笑、一起闹、一起发现深蓝世界里,那些藏在科研背后的、最暖心的真相。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太平洋底来的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卦千金:玄学主播资产过亿大唐:神级熊孩子重生九零掌上宝爱你成瘾:偏执霸总的罪妻直视古神一整年我不想当老大狂战奶爸杨辰秦惜神级熊孩子系统初之心盛霆烨免费阅读无弹窗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恶恐式死亡游戏求魔初之心盛霆烨最新章节明贼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李易陆璃小说阅读免费主宰之王重生左唯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初之心盛霆烨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经典收藏衰神天下龙魂重生系统华丽转身系统搬空全球物资,末世真千金赢麻了新纪元:启航我只是想找个班上梦魇猎手末日开局一个空间苟到绝世无敌三国炼器师誓不为妻:全球豪娶少夫人末世突起末世之怡然自乐末日杀怪系统异世之紫微星际猎人末世:开局收走全球最大港口物资神灵级人类银幕时代迷你历史我说了算我能强化丧尸
最近更新洪荒农皇我劝你不要抢我药剂南沧传:误入兽世,撩动万兽兽魂末世重生:终末堡垒幻世记:我的保安大人极寒末世我在末日前囤物资全球领主:神话帝国末世囤货求生记魔主在末世太平洋底来的人我在废土统御万犬艾斯特拉星骸三体:苟命大佬的跨维跑路实录我在末世建联邦绿茶姐姐太勾人,反派甘心臣服神话物理局逆时之隙我在废土捡垃圾,签到成末世霸主有什么话跟我的双拳说去吧末世收割:我的系统能提现
太平洋底来的人 知寒之作 - 太平洋底来的人txt下载 - 太平洋底来的人最新章节 - 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