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病房的苍白与出租屋的灰暗间流逝,像一盘重复播放的磁带,磨损着乔琳的精力,也磨损着她对未来的想象。父亲的每一次艰难吞咽,母亲眼角新添的皱纹,记账本上不断缩水的数字,以及深夜屏幕里那些似乎永远处理不完的咨询邮件和遥远而诱人的学术数据……这一切交织成一张无形而坚韧的网,将她牢牢缚在现实的泥潭里。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在被某种力量拖拽着下沉。那种熟悉的、源于前世的窒息感,如同冰冷的海水,悄然漫过脚踝,向上蔓延。不是瞬间的绝望,而是日复一日的消磨,是将所有属于“乔琳”的棱角与光芒,一点点磨平、覆盖的过程。她甚至在某次为父亲擦拭身体时,看着水中自己疲惫模糊的倒影,恍惚间与前世那个走向河边的绝望身影重叠。
不!
一个尖锐的声音在她脑海深处炸响,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惧与抗拒。
她不是回来重复那条老路的!她跳过一次河,用最惨烈的方式告别了那个被命运扼住喉咙的乔琳。她获得了新生,获得了青莲本源,获得了窥见知识星海的机会!她拼尽全力从高考的独木桥上杀出,在顶尖学府扎根,在国际舞台初露锋芒……难道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挣扎,最终只是为了换一个地方,换一种方式,再次被拖入深渊吗?
这个念头如同惊雷,劈开了她连日来的麻木与浑噩。
她不能坐以待毙!她必须改变!不是为了虚无的荣耀,只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为了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重生,不辜负体内那缕支撑她到现在的青莲本源!
改变的念头一旦生出,便疯狂滋长。她开始像审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一样,审视自己目前的困境。
核心矛盾: 家庭责任(时间、精力、经济消耗)与个人发展(学术研究、经济独立、身心健康)的严重冲突。
现有资源: 自身专业知识(理论物理、建模分析)、顶刊发表带来的学术声誉、初步建立的咨询渠道、《青木养身功》与青莲本源(保障身体底线)。
限制条件: 无法长时间离开父亲,无法动用超自然力量直接解决问题,经济压力紧迫。
她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撬动当前僵局的支点。
咨询工作是目前唯一稳定的经济来源,但零散、耗时,且层次不高,对她长远的学术发展助益有限。能否将这种被动的、消耗性的咨询,转变为更主动、更具价值的合作模式?利用她顶级期刊作者的身份和解决复杂理论问题的能力,去接触更高端的项目,获取更丰厚的回报,同时,这些项目最好能与她自身的学术兴趣有交集,不至于完全割裂她的研究脉络?
父亲的康复是长期过程,完全依赖她个人的体力精力投入不可持续。能否引入更专业的、部分替代她工作的资源?比如,寻找性价比更高的专业护工,或者探索社区提供的康复援助?这需要钱,也需要信息和渠道。
而她自己的学术研究,绝不能放弃!那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她区别于前世那个绝望灵魂的核心。与弗罗斯特、马可的合作,是通往学科前沿的捷径,必须抓住。她需要挤出时间,哪怕只是碎片化的时间,也要保持与那个世界的连接,保持思维的活性。
思路逐渐清晰。她不再是被动承受压力的受害者,而是开始像一个战略家一样,规划着如何在这场生存与发展的战役中,夺回主动权。
她拿起笔,在一个新的笔记本上,写下了“破局计划”四个字。字迹因为用力而微微凹陷,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
1. 提升咨询层级: 主动筛选和接触更具挑战性、报酬更高的咨询项目,目标锁定在能与自身研究形成互补的领域。利用学术声誉作为敲门砖。
2. 优化照护方案: 系统调研本地护工市场及政府康复补贴政策,计算成本效益,寻求部分替代方案,解放自身部分时间精力。
3. 扞卫学术时间: 严格规划日程,将深夜和清晨的效率最高时段,优先留给自身的学术思考与合作讨论,雷打不动。
4. 强化自身根基: 更加严格地执行《青木养身功》修炼,确保食物摄入的质量与数量,将身体状态维持在可支撑高强度消耗的水平。
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甚至可能更加艰难。但这一次,她是主动选择迎难而上,而不是被动地滑向深渊。
青荷陷于淤泥,并非只能等待腐烂。它可以奋力将根系扎向更深、更广处,寻找活水;它可以调整枝叶的姿态,更有效地捕捉阳光;它可以在黑暗中默默积蓄,等待冲出水面、重新呼吸的那一刻。
乔琳合上笔记本,眼神不再是疲惫的顺从,而是燃起了两簇幽深的、不肯屈服的火焰。
她不要重复跳河的老路。她要在这泥潭之中,硬生生走出一条生路来。破茧之念已生,纵使前路遍布荆棘,她也要用这凡胎肉身,劈开一道裂缝,让光透进来。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综影视:青莲渡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