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巷子里的年味浓得化不开。张大哥从仓库里翻出一沓红纸,裁得方方正正,摆在堂屋的八仙桌上。他年轻时练过几年毛笔字,每年街坊邻居的春联、福字,大多出自他手。
“小叶,沐妍,来帮忙裁纸。”张大哥往砚台里倒了墨,拿起狼毫笔蘸了蘸,“今年得多写几张,老李头说他孙子要带几张去学校,说是‘老师让贴在教室,沾沾福气’。”
苏沐妍笑着应了,拿起剪刀仔细裁剪红纸,动作利落。叶辰则帮着研墨,墨条在砚台里顺时针转动,墨香混着纸张的草木气,在屋里弥漫开来。
念念趴在桌边,手里拿着支小毛笔,在废纸上胡乱画着,嘴里哼着不知从哪学来的童谣:“贴福字,挂灯笼,过年要吃大馒头……”
“念念也想写吗?”张大哥笑着把一支小号毛笔递给她,“来,爷爷教你写个‘福’字。”
念念握笔的姿势歪歪扭扭,张大哥握着她的手,一笔一划地在红纸上写起来。墨汁在纸上晕开,虽然线条稚嫩,却透着一股子认真劲儿。“对喽,横平竖直,这才叫字。”
苏沐妍拿起念念写的“福”字,仔细看了看:“写得真好,等干了,我们贴在念念的小床头。”
念念高兴得拍手:“好!我的福字要贴最高!”
正热闹着,老李头带着孙子小伟来了。小伟和念念差不多大,手里捧着个铁皮饼干盒,里面装着他攒的糖果。“张爷爷,叶叔叔,苏姐姐,我来送糖啦!”
“快进来暖和暖和。”张大嫂把孩子拉到炉边,“刚炸的麻花,尝尝。”
小伟和念念很快就熟络起来,凑在一堆玩翻绳,时不时传来一阵笑声。老李头则凑到张大哥身边,看他写春联:“老伙计,给我写副‘五谷丰登’的,今年地里收成好,得讨个吉利。”
“没问题。”张大哥挥笔而就,笔锋遒劲,“‘春到人间皆锦绣,福临门第尽辉煌’,怎么样?”
“好!就这个!”老李头看得连连点头,“还是你这字有精神。”
叶辰看着张大哥写字,忽然想起玄清观的碑刻,那些古老的文字里藏着大道,而眼前这些春联福字里,藏着的是人间最朴素的期盼。他拿起一张裁好的红纸,学着张大哥的样子,蘸了墨,试着写了个“福”字。
他的笔法带着些道家碑刻的硬朗,却又透着几分生涩,不像张大哥的字那样圆润。
“不错不错。”张大哥看着他写的字,赞许道,“有股子筋骨在里面,多写写就熟了。”
苏沐妍拿起叶辰写的“福”字,轻轻吹干上面的墨:“这个我要了,贴在我们房间的窗户上。”
叶辰的脸颊微微发烫,低头继续研墨,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傍晚时,八仙桌上已经摆满了写好的春联和福字,红彤彤的一片,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张大哥把晾干的福字分给街坊邻居,大家拿着福字,说着吉祥话,巷子里的笑声此起彼伏。
念念和小伟把自己写的“福”字贴在杂货铺的门板上,虽然歪歪扭扭,却格外醒目。风一吹,红纸上的墨香飘出去,和巷口的腊梅香混在一起,成了最好闻的年味儿。
叶辰站在门口,看着满门的福字,看着屋里围坐在一起说笑的人们,忽然觉得,这“福”字的意思,或许就是这样——有人陪伴,有暖可依,有盼头可寻,哪怕日子平凡,也处处是福气。
就像这盈门的福字,简单,热烈,带着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在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里,散发着温暖的光。
喜欢现代长生者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现代长生者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