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万象图内,光阴长河的一隅,并非总是金戈铁马的喧嚣。
在此刻林凡意识所抵达的这片区域,便弥漫着一种迥异于沙场的静谧与清幽。
这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竹林。夜色如水,一轮清冷的孤月高悬,将皎洁的光辉泼洒下来,却被层层叠叠、青翠欲滴的竹叶切割、过滤,化作无数斑驳陆离的光斑,洒在铺满落叶的松软土地上。
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碎石小径,在竹影掩映下蜿蜒着通向深处,仿佛没有尽头。
空气中弥漫着竹叶特有的清新气息,以及雨后泥土的芬芳,万籁俱寂,唯有微风拂过时,竹叶相互摩挲发出的、如同天籁般的“沙沙”声响。
小径的尽头,是一片不大的空地。
空地中央,是一方浑然天成的青灰色石台,表面光滑,仿佛被岁月和某种力量精心打磨过。石台之上,横置着一杆长枪。
枪长一丈,通体呈现一种纯净无瑕的亮银色,即便在朦胧月色下,也自行流转着清冷而内敛的光华。
枪缨并非常见的猩红,而是如初雪般洁白,丝丝缕缕,柔顺地垂落。
它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却自然流露出一股卓尔不群的尊贵,仿佛百鸟之王,又似一条蛰伏于深渊的银龙,沉静中蕴藏着随时可裂空穿云的惊世锋芒。
林凡沿着碎石小径,步履沉稳地走来。
越是靠近那石台,他的脚步便不由自主地放得越轻,呼吸也下意识地放缓,生怕一丝多余的声响,会惊扰了此地的宁静,亵渎了那杆仿佛拥有灵性的神兵。
他此行的目标,无比明确,正是这杆“龙胆亮银枪”的主人,蜀汉的擎天之玉,千古流传的完美名将——常山赵子龙。
之前的连番大战,虽各有胜负,为华夏赢得了喘息之机与宝贵的资源,但英灵殿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苏定方将军喋血擂台,魂归天地;高宠将军力竭沉睡,不知何时方能苏醒;便是刚毅如杨大眼,亦在败北后陷入深深的自我磨砺,以求突破心障……
英灵殿底蕴虽厚,却非取之不尽。
面对未来更加莫测、对手愈发强大的“天命之擂”,必须未雨绸缪,让更多足以独当一面的强大英灵,提前做好登台的准备。
下一场的对手,情报尚不明确,可能是来自北欧、狂化后不知疼痛为何物的狂战士,也可能是埃及某位身负神秘诅咒、沟通神力的神庙守卫,甚至是其他未知文明更加诡谲难缠的存在。必须提前布局,方能从容应对。
而赵云,赵子龙,无论其超凡入圣、已达化境的武艺,其一生纵横、几无败绩的常胜威名,还是那份于万军丛中冲阵斩将、却始终心静如水、不改本色的惊人沉稳,都是足以应对各种复杂、险恶局面的上佳人选,甚至可称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然而,林凡心中清楚,召唤这等已近乎踏入神坛的顶尖英灵,所需的“灵魂共鸣”与“登台契机”,远比召唤寻常英灵要复杂和苛刻得多。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赵云将军的英魂就在这片竹林中沉眠,其气息如渊如岳,却又如这月光般无处不在。
但两者之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而坚韧的壁障,难以真正触及,更遑论沟通。
他今日前来,便是要以当代华夏天命行者的身份,怀揣着最大的诚意与敬意,亲自拜会,寻求那冥冥中的一线契机,叩开这位传奇将军的心扉。
他在石台前三步之外站定,身形挺拔,目光庄重。
他并未贸然去触碰那杆仿佛在沉睡,又仿佛在审视来者的亮银枪,只是双手抱拳,对着空寂无人的竹林深处,朗声开口,声音清越,打破了此地的静谧:
“后学末进林凡,忝为当代天命行者,拜见常山赵子龙将军。冒昧打扰清修,还请将军现身一见。”
声音在竹林间悠悠回荡,传入深处。竹叶依旧沙沙作响,月光依旧静静流淌,除此之外,并无任何回应,仿佛他的话语被这片天地悄然吸收了一般。
林凡面色不变,眼神依旧澄澈而坚定,只是静立原地,耐心等待。
他深知,对于赵云这等名垂千古、心志如钢如玉的英魂,外在的力量与急躁的呼唤毫无意义,唯有发自内心的诚挚、以及对守护信念的坚持,方能引起其共鸣。
心诚与耐心,远比任何神通法力更为重要。
时间一点点流逝,月影似乎都微微偏移了几分。
就在这片极致的宁静几乎要凝固之时,一阵与先前迥异的微风,毫无征兆地拂过竹林。
这风带着一丝凉意,却并不寒冷,反而有种洗涤心灵的清澈。
石台上,那龙胆亮银枪如雪的白缨,竟无风自动,开始轻轻摇曳起来,仿佛沉睡的银龙,微微睁开了眼帘。
下一刻,一道身影,由无数细碎的月光与竹影汇聚,由虚幻至凝实,悄然无声地出现在石台之旁,仿佛他一直就站在那里,与这片竹林、这方石台、这杆银枪本就是一体。
他身长八尺,体态匀称而挺拔,姿颜雄伟,俊朗非凡。
并未身着征战沙场时的亮银宝铠,只一袭素白的长袍,宽大而简洁,更衬得他气质超然。
然而,就是这样一身简单的装束,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不动如山的气度。
他面容看上去不过三十许间,双眸开阖间,既有饱读诗书的儒将温润,又隐隐透着一丝历经无数血火淬炼、洞察生死后的锐利与沉静。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便仿佛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片竹林,这片月夜,乃至这方天地的绝对中心。
正是赵云,赵子龙。
他的目光,平静无波,如同两泓深不见底的古井,落在林凡身上,带着一种仿佛能穿透时光、直抵灵魂本源的审视。
他的声音清越而沉稳,不高不低,却每一个字都清晰地烙印在林凡的识海之中:“天命行者?便是你,在执掌此番神州气运之衍化,引导我等英魂前路?”
压力,无形的、磅礴的压力瞬间笼罩了林凡的全身。
这并非赵云刻意释放的威压,也非带着恶意的逼迫,而是一种源自其自身历史位格、功业成就与精神重量的自然流露,如同仰望高山,俯瞰深海时自然而然产生的敬畏。
林凡深吸一口气,体内炎黄血脉微微发热,支撑着他的意志。
他目光不闪不避,不卑不亢地回应道:“不敢言执掌。林凡只是秉承先祖血脉,得蒙万象图认可,负责沟通先贤英魂,汇聚华夏意志,为我族群在这‘天命之擂’中,争一线生机,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赵云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扫过林凡,这一次,似乎更加深入,仿佛在确认他血脉的真伪,感受他肩负责任的轻重。
“你身上,缭绕着未曾散尽的战火之气,亦沾染着同道陨落、英灵沉眠的悲怆与沉重。看来,外界的纷争,从未止息,且异常酷烈。”
“是。”
林凡神色一黯,没有隐瞒,简单将苏定方将军如何力战陨落、高宠将军如何燃尽一切陷入沉眠等事告知,但他并未过多详述具体对手的诡异与强大,以免干扰赵云自身的判断,只概括道:
“擂争凶险,远超预期。我华夏英杰前赴后继,不惜此身。然,前路漫漫,强敌环伺,诡谲难测。
凡既身负此天命,目睹先贤碧血,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有竭尽全力,绸缪未来。
故今日特来拜会将军,望将军之神威,能早登擂台,扬我华夏不屈之魂,定我神州亿兆之心。”
赵云听完,沉默了片刻。
他伸出手,动作轻柔而自然,仿佛抚摸老友的脊背般,轻轻拂过冰凉而光滑的亮银枪杆。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悠远的追忆,那并非对厮杀与功名的渴望,而是对某种贯穿其一生的信念的坚守与回望。
“云一生,于百万军中,纵横来去,枪下亡魂无数,”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历史的尘埃与金铁的回响,
“然,长坂坡前,为护幼主周全;汉水之畔,为御曹军锋芒。非为好战而战,实为不得不战,为护持心中之‘道’,追随明主之‘志’。”
他抬起眼,目光骤然变得锐利如电,直视林凡,仿佛要穿透他的瞳孔,看到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如今,时移世易。你邀我登此异世之台,再执兵戈,所为之‘道’为何?所承之‘志’又是什么?
若此擂之争,仅为文明间之胜负强弱,与那历史上争强斗狠、徒逞私欲之徒何异?若如此,云,恐难从命。”
林凡心头一凛,知道最关键、最核心的时刻到了。
能否说动这位心如明镜、信念坚定的将军,不在于许诺多少胜利与荣耀,而在于能否唤醒他心中那份跨越了千载时光,却依旧炽热如初的——守护之志。
喜欢天命擂台:我携四十九英灵守国门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命擂台:我携四十九英灵守国门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