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星是一颗被永恒冰层覆盖的星球,地表温度低至零下百度,呼啸的寒风卷着冰粒,像刀子一样刮过冰封的大地。这里的“冰原族”世代居住在地下洞穴中,依靠地热能勉强维持生存。但近年来,地热能逐渐减弱,洞穴内的温度不断下降,族人们的生活愈发艰难,这才向跨宇宙青少年联盟发出了求助信息。
跨宇宙青少年联盟的首批行动队由石芽、溪羽、影痕和冻土星的少年使者“冰棱”组成。当他们乘坐星桥号抵达冻土星时,飞船刚穿过大气层,就被厚厚的冰层反射出刺眼的光。冰棱的皮肤是半透明的冰蓝色,说话时呼出的气息会瞬间凝结成冰晶:“我们的地热源在地下千米处,现在只有三个还在工作,其他的都被冻住了。”
他们跟着冰棱走进地下洞穴。洞穴内虽然比地表温暖,却也寒气逼人,墙壁上凝结着厚厚的冰挂,冰原族的孩子们都裹着厚重的皮毛,小脸冻得通红。
“地热源的能量流被冰层堵塞了,”冰棱指着洞穴深处的一个冰洞,洞里隐约能看到微弱的红光,“我们试过用工具凿冰,可冰层太厚,凿开一点很快又会冻上。”
石芽摸了摸洞穴的墙壁,冰面冰冷刺骨:“铁石星的矿石能吸收热量,但在这么低的温度下,能量传导会变慢。”
溪羽看着冰棱冻得发颤的手,水纹瓶里的水流也变得缓慢:“清泉星的水遇冷会结冰,直接浇灌肯定不行……”
影痕突然说:“影之谷的影子能量能转化为热能,只是在这里能量太稀薄,发挥不出作用。”
“或许可以‘借’能量?”石芽灵光一闪,“跨宇宙之树的能量脉络能传递热量,我们能不能建一个‘能量导管’,把其他星球的热能引到这里?”
这个想法让大家眼前一亮。冰棱立刻画出冻土星的地质结构图:“地热源周围有天然的能量通道,如果能把外部热能导入通道,就能融化堵塞的冰层。”
计划迅速成型:石芽和铁石星的工匠合作,用导热性极佳的“熔心矿石”打造能量导管,这种矿石在低温下也能保持能量传导效率;影痕负责调节影子能量,将其转化为稳定的热能,注入导管;溪羽则从清泉星带来“暖泉藻”,这种藻类在低温下能释放微量热量,还能防止导管内壁结冰;冰棱带领族人清理能量通道,为导管铺设做好准备。
施工开始了。冰原族的成年人们用特制的冰镐在冰层上开凿通道,石芽和工匠们将熔心矿石一段段拼接起来,导管很快从地热源延伸到地表。影痕站在导管的地表入口,双手捧着影光石,引导着从影之谷远程传送来的影子能量。能量进入导管后,立刻转化为橙红色的热能,在矿石内部流动。
“温度在上升!”冰棱的测温仪上,数字开始缓慢跳动。
溪羽将暖泉藻的种子撒在导管与地热源连接的接口处,藻类迅速繁殖,在接口周围形成一层绿色的薄膜,薄膜不断释放出温和的热量,防止冰层再次凝结。
三天后,当最后一段导管连接完成,影痕将影子能量调到最大。橙红色的热能顺着导管涌入地热源,堵塞的冰层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开始缓慢融化。洞穴内的温度一点点升高,墙壁上的冰挂渐渐消融,化作水珠滴落。
“热起来了!真的热起来了!”冰原族的孩子们欢呼着,脱掉了厚重的皮毛,露出了冻得发红的小脸蛋。
更令人惊喜的是,融化的冰水中混入了暖泉藻的孢子,顺着地热源的能量通道扩散到整个地下洞穴。一些原本冰封的角落,竟然长出了绿色的藻类,它们在微弱的热能下生长,释放出更多氧气和热量,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循环。
石芽看着孩子们在温暖的洞穴里追逐嬉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来暖流和友谊一样,只要能传过去,就能融化冰冷。”
离开冻土星前,联盟的孩子们留下了十根备用的熔心矿石导管,还教会冰原族如何培育暖泉藻。冰棱送给他们每人一块“冰之心”——这是冻土星最纯净的冰晶,在温暖的环境中会散发出淡淡的蓝光:“它会记住你们带来的暖意,就像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份帮助。”
林夏的意识看着冻土星上重新焕发活力的地下洞穴,看着那些在暖意中绽放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温暖。冻土星的故事证明,即使是最遥远、最寒冷的角落,也能被跨越星空的善意温暖。而这些年轻的使者们,就像一颗颗流动的火种,将共生的暖意带到多元宇宙的每个角落。
下一个信号,来自跨宇宙青少年联盟的总部。越来越多的少年加入了联盟,他们带来了各自星球的共生故事,让“共生智慧库”变得日益丰富。联盟决定举办第一届“跨宇宙共生节”,邀请所有宇宙的少年一起参与,分享彼此的智慧与友谊。
林夏的意识朝着联盟总部飞去,她期待着看到这场属于年轻生命的盛会,如何将多元宇宙的共生之花,浇灌得更加绚烂。而冻土星的冰晶,将在温暖的记忆中,永远散发着柔和的蓝光,见证着跨越冰冷的友谊。
喜欢星际共生体的文明博弈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星际共生体的文明博弈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