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尼训练基地的夜幕跟被打翻的墨水瓶似的,连路灯都透着股昏昏欲睡的劲儿,唯独深处一间办公室还亮着灯 —— 那扇门虚掩着,里面传出 “咔嗒咔嗒” 的遥控器按键声,密集得跟打字机似的,不知情的还以为里面在开 “键盘派对”。
训练场早没了人影,白天被球员踩得发亮的草皮,这会儿正借着月光 “喘口气”,连滚落在场边的训练球都懒得动,跟累瘫的上班族似的。可办公室里,阿尔塞纳?温格还盯着电视屏幕,眼睛亮得跟两盏小台灯,完全没被外面的 “瞌睡氛围” 传染。
这老头瘦得跟根晾衣杆,高鼻梁上架着副老花镜,头发白了大半却梳得整整齐齐,连眼袋都透着股 “精致感”。他手里的遥控器快被按出包浆,指腹在 “回放” 键上反复摩挲,只要电视里出现李龙的镜头,立马按下暂停,跟考古学家发现文物似的凑近屏幕,连球员球衣上的汗渍都要研究半天。
“阿尔塞纳,你这看比赛的劲头,都能让球员们开赌局了 —— 赌你今天能熬到几点,赌你会回放哪个镜头。”
帕特?莱斯的声音突然从门口冒出来,跟突然响起的闹钟似的。这老头 62 岁,体重跟年龄成正比,运动服紧绷在肚子上,走路时浑身的肉跟着晃悠,活像个会移动的肉丸子。要是没人说,谁能想到他当年是阿森纳的 “右边卫传奇”,还帮球队捧过双冠王?
他习惯训练结束后绕基地走一圈,美其名曰 “检查设施”,其实是怕回家碍着老伴 —— 用他的话说,“除了踢足球、看足球,我连微波炉都不会用,回家只能当‘人形摆件’,不如在基地待着自在”。
温格回头,嘴角弯了弯,伸手揉了揉肩膀 —— 盯屏幕太久,脖子僵得跟生锈的合页似的:“老帕特,你家那位没催你回家吃晚饭?我记得她上周还打电话来,说你再晚归,就把你的奖杯全捐给博物馆。”
“捐就捐!” 帕特?莱斯大腹便便地挤进门,差点被门后的垃圾桶绊倒,手忙脚乱扶住桌子才站稳,“那些奖杯搁家里占地方,还不如捐出去,让游客看看‘当年的帕特多厉害’—— 总比现在被你当‘移动靠垫’强!”
温格被逗笑了,伸手从桌角拿起份报纸,递过去时还特意掸了掸灰 —— 那是工作人员收集球员资料时顺手带的,边角都卷了,跟被揉过的废纸似的,却被温格当宝贝似的压在桌垫下。“本来想看看莱斯?墨菲在英甲的表现,结果这孩子抢了风头。” 他指了指报纸上的李龙,语气里带着点意外,跟发现了藏在饼干罐里的糖果似的。
帕特?莱斯扶了扶滑到鼻尖的眼镜,凑过去看 —— 报纸上将近一个版面都在写联赛杯,其中一段 “赛后趣闻” 格外显眼,标题歪歪扭扭写着 “华裔新星怒怼英冠教练,放话本赛季冲英冠”。他越看越乐,肚子跟着颤,笑声跟漏了风的风箱似的:“这小子够狂!我 18 岁的时候,见了教练都不敢大声说话,他倒好,直接跟对手教练叫板 —— 不过我喜欢!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狂归狂,本事倒是有。” 温格拿起遥控器,按下播放键,电视屏幕瞬间跳回比赛画面,“他只踢了半场,基本功跟没打磨的毛坯似的,身体素质更是短板,比赛最后时刻都快累成‘面条’了,连抬腿都费劲。但你看他在禁区里的跑位 ——”
他突然按下暂停,手指点着屏幕上的李龙,眼神里满是赞赏:“18 岁的球员,能有这预判能力,跟提前看过对手剧本似的,太少见了。还有他的射门和爆发力,跟其他技术比,简直是‘优等生混在及格线’,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说着,他又回放李龙横向带球的片段,画面里李龙跟抹了黄油的泥鳅似的,从两名防守队员中间钻过去,纵向冲刺时却差点被追上。温格摸着下巴,眉头皱成小疙瘩:“这小子怕是练反了方向吧?横向带球比纵向冲刺还溜,跟专门练过‘躲人技巧’似的,太奇怪了!”
帕特?莱斯凑得更近,眼镜都快贴到屏幕上了,嘴里还念叨:“确实邪门!不过这才有意思啊!要是跟其他球员似的‘四平八稳’,哪能让人记住?你看他这一下变向,连布莱斯托城的后卫都懵了,跟被晃晕的企鹅似的。”
俩人就这么对着屏幕研究了快半小时,直到帕特?莱斯突然拍了下大腿,才想起正事:“对了!莱斯?墨菲不是首发吗?他表现咋样?咱们可是把他租出去‘练级’的,别到时候练废了,回阿森纳连 U23 都踢不上。”
提到莱斯?墨菲,温格的脸瞬间沉了下来,跟被泼了冷水的热茶似的,连声音都冷了几分:“别提了!全程不传球,跟球是他私产似的,队友跑到位了也不给,还抢队友的射门机会,好几次强行射门都踢飞了 —— 他怕是把在阿森纳青训学的‘团队配合’全忘光了,跟刚接触足球的菜鸟似的!”
他把遥控器往桌上一放,力道大得差点碰倒旁边的咖啡杯,褐色的咖啡渍在纸上晕开,跟他的心情似的暗沉。“当初把他租去布伦特福德,是想让他学学‘怎么当团队球员’,结果倒好,越踢越独,跟被宠坏的少爷似的,眼里只有自己。”
帕特?莱斯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温格的肩膀,没成想力道太大,把温格的椅子都拍得晃了晃:“别急啊!年轻人都有‘犯浑期’,等他吃点亏就知道了。倒是李龙这孩子,我觉得可以多观察观察 —— 说不定是块‘璞玉’,就看咱们能不能‘打磨’出来了。”
温格点了点头,手指在遥控器上又按了几下,屏幕切换到其他租借球员的比赛录像,嘴里却还在嘀咕:“李龙…… 布伦特福德…… 下次有机会,得去现场看看他踢球,光看录像,总觉得少了点‘真实感’。”
与此同时,布伦特福德的球员休息室门口,几份报纸正 “躺” 在长椅上,其中《豪恩斯洛时报》格外扎眼 —— 头版是球队赛后庆祝的照片,李龙站在中间,笑得牙都露出来了,斯科特在旁边偷偷笑,肩膀颤得跟偷喝了啤酒的小孩似的,连啤酒肚都跟着晃。
更有意思的是,新闻发布会的对话被媒体加工成了 “段子”,李龙说 “球队能冲英冠” 的话被用加粗字体标出来,旁边还配了个 “加油” 的表情包,活像在看搞笑漫画。据说就因为这个新闻,这一期报纸的销量比平时涨了三成,报社老板还特意给写稿的记者发了奖金,说是 “挖到了好素材”。
李龙这两天满脑子都是 “声望升级”,跟着了魔似的 —— 训练时还能靠意志力集中精神,一休息就掏手机盯赞赏值,跟炒股的人盯大盘似的,涨一点就激动得咧嘴笑,掉个粉就唉声叹气,连吃饭都没心思,妈妈凯蒂炖的土豆炖牛肉,他嚼着都像没放盐。
比赛当天,主场球迷陆续给他刷了 2000 多个赞赏值,到了晚上,总数停在了 5000 左右。李龙几乎是盯着手机睡着的,梦里都在喊 “再涨点”,结果醒来一看,赞赏值没涨反降了两个,气得他差点把手机扔到床底 ——“这粉丝也太‘善变’了吧?昨天还夸我‘踢得好’,今天就取关,跟翻书似的快!”
直到下午,情况才慢慢好转 —— 赞赏值开始一点点往上涨,虽然很多名字都是 “一闪而过”,但老汤姆的名字却频繁出现。李龙看着屏幕,心里直乐:“这老头怕是把我当成‘自家孙子’了吧?逢人就夸,跟推销宝贝似的。”
他早就听说老汤姆是布伦特福德的 “死忠粉”,祖孙三代都用同一个座位的季票,还说要 “把人生最后时光都留给球队”。现在看来,这话一点不假 —— 老汤姆不仅自己给李龙点赞,还拉着身边的球迷一起夸,有次在酒吧跟人聊足球,聊到李龙时,激动得把啤酒都洒了,还说 “这孩子以后肯定能踢英超,比莱斯?墨菲强多了”。
下午训练时,来观战的球迷比平时多了好几倍,跟赶庙会似的热闹。有个胖球迷举着 “李龙冲英冠” 的牌子,结果 “冲” 字掉了,变成 “李龙英冠”,被旁边的人提醒后,赶紧掏出胶带往牌子上粘,手忙脚乱的跟补作业的学生似的;还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画着李龙头像的画板,画得歪歪扭扭,却举得老高,生怕李龙看不见。
“那个穿 20 号的就是李龙吧?看着挺瘦,没想到跑得这么快!”
“我儿子昨天还说‘要学李龙踢足球’,今天特意拉我来看看!”
“他真能带领球队冲英冠?要是能成,我以后每场都来!”
球迷们的议论声飘到李龙耳朵里,他心里又甜又慌 —— 甜的是被认可的感觉,比吃了蜂蜜还甜;慌的是自己当初说 “冲英冠”,其实是为了刷声望,现在真被球迷当真了,要是实现不了,岂不是成了 “骗子”?
“李龙,你说我们能进英冠,是真的吗?” 有个球迷大声喊,声音大得盖过了其他议论声。
李龙深吸一口气,对着球迷方向竖起大拇指,笑得比阳光还灿烂 —— 就算心虚,也得死撑!“放心吧!我们肯定能行!”
话音刚落,他就感觉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 —— 系统提示跳出来:“获得球迷信任,赞赏值 + 100,当前声望等级:伦敦当地知名(进度 90%)!”
“太好了!” 李龙心里乐开了花,差点当场蹦起来,还好他及时忍住,不然又得被队友调侃 “中了彩票”。
就在他走神的时候,一只大手突然搭在他肩膀上,力道大得差点把他压得踉跄 —— 不用看也知道是贝内特。这壮汉穿着训练服,胳膊上的肌肉绷得跟铁块似的,眼神却比平时温和了几分。
“他们都是球队最忠诚的球迷,一辈子就支持一支球队,比咱们这些‘打工人’还执着。” 贝内特的声音不高,却透着股认真,“既然承诺了,就别让人失望 —— 不然下次再见面,他们怕是要拿‘冲英冠’的牌子砸你了。”
没等李龙回话,贝内特就转身走了,留下李龙站在原地,心里跟被敲了一下似的 —— 是啊,球迷的信任不是 “刷声望的工具”,是实实在在的期待。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看着屏幕上的赞赏值,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不少。
夕阳把训练基地染成了金黄色,李龙望着看台上还在欢呼的球迷,心里暗暗发誓:“就算没有系统,我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帮球队冲英冠,不让这些可爱的球迷失望!至于莱斯?墨菲…… 下次训练,得跟他好好聊聊,别让他再‘独’下去了,团队足球,才是赢球的关键!”
他捡起地上的训练球,深吸一口气,往训练场中间跑 —— 接下来的训练,他得更努力,不仅是为了系统任务,更是为了这些支持他的球迷,为了自己的足球梦想。毕竟,能被温格这样的 “大佬” 关注,能被球迷这样信任,可不是谁都有机会的,他得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在英甲的赛场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喜欢李龙的足球之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李龙的足球之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