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京城皇宫,皇上正对申怀安的事头疼,特别是大臣都争论不休。
原来是清源知府杨仲贤将申怀安发明的曲辕犁奏禀朝廷。
里面描述了曲辕犁的使用方法,还将目前的直辕犁做了对比。
称此曲辕犁的问世,将大大提高农耕效率,而且省时省力。
如果全国推广,将会给大梁百姓带来极大的便利,奏折上还附有曲辕犁的图纸。
皇帝看完奏折,立即表示要重赏申怀安,同时也嘉奖了清源知府。
这时左相龚少文在朝堂上提出了异议:“陛下,臣以为现在赏赐尚为过早。
应先由工部按图纸将曲辕犁先打造出来,交由地方验证。
如果真如清源知府所说,再赏不迟。”
“上官爱卿,你的意见呢?”
“回皇上,既然清源已对曲辕犁进行田地检验,其奏报定然属实,全国推广势在必行。
诚然左相的提议也很有必要,臣以为,可先召申怀安进京。
待工部将曲辕犁打造出来验证之后,如果有何疑问可由其进行指导和改正。
这样即不耽搁曲辕犁的推广,也可打消各位大人的疑虑。”
上官仁远并没有反对龚少文的话,而是给了一个折中的建议。
左相龚少文越来越看不懂上官仁远了,以前朝堂之上两人必先争执一番。
但自他从清源回京后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当然皇上很满意现在朝堂上的和谐,虽然意见不同,但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激烈的争执。
他立即让太监总管丁升拟旨,派人去清源传旨,召申怀安进京。
既然申怀安要进京,那就索性再推他一把。
上官仁远想到这里,就将自己年前去清源的事说了出来,而且还将申怀安的诗词呈上。
宦官将卷轴打开展显在大殿上,看着上面申怀安的诗词,顿时整个大殿都沸腾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宁为百夫长,胜作十书生。”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好诗好诗好诗啊!上官爱卿,你说这些诗都是发明那个曲辕犁的申怀安所作?
联今天算是开了眼了。”皇帝连说了三个好诗。
他越看越兴奋,仿佛自己也回到了曾经血战的沙场。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知行合一,笃行致远,格物致知。”
“真是好诗、好词、好句啊!”
还不等上官仁完回复,皇帝又念着卷轴上的字,越看越有兴趣。
“回皇上,此人名叫申怀安,乃清源灵山村人氏。
年纪十八左右,臣也是巧合才认识此人。”上官仁远说出了申怀安的来历。
“没想到清源郡还有这样一位才子啊,他是否就读于清源天德书院?”皇帝问道。
上官仁远:“回圣上,此子未曾进过书院,只是小时候念过几年私塾。”
“只念过几年私塾?不可思议啊,如此有才之人,为何朕现在才听说?”
还没等上官仁远回复,皇帝又对太监总管说道:“丁升,速召翰林院大学士陶佳宇、国子监冯尚。”
当然,能品鉴这样诗词的人,怎么没有当朝大学士和国子监的人呢。
当国子监院长冯尚看到申怀安的诗词,大为震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真是说的好啊,言简意宏,大气磅礴,浩然神圣,为天下读书人找到了方向和使命。”
翰林院大学士陶佳宇很是感叹:“还有这句,知行合一,笃行致远,格物致知。
这是开创了一个新的学派,其不亚于圣人啊。”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宁为百夫长,胜作十书生。”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真不愧为我大梁年轻人之楷模,我很好奇,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年轻人啊。”
左相龚少文军旅出身,对于这些他甚有同感。
这时一边沉默的三皇子夏景伦突然开口道:
“父皇,前些天上元节,慕晴念出了一首《青玉案》,听说也是申怀安所作。
如此上元节再没有人能比过他的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了。”
“我很好奇,一个年轻人,写的诗风格迥异,却都句句精典。
我很怀疑真是他一个人的作品吗?
上官爱卿,你和此子是如何相识的,还有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皇帝好奇的问上官仁远道。
“启禀陛下,年前我因为平阳的案子到了清源,顺便去了趟西陵山灵虚观。
想为百姓祈福。在灵山村偶遇此人,由此相识。
当时他还念了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由此才邀他参加梅园诗会,经几天接触,此子性情孤傲,疾恶如仇,甚有气魄。
而且不光诗词楹联极佳,还写得一手好字。”
上官仁远说完将随身带的卷轴呈了上去。
太监接过卷轴,展开举在众人面前。
“这幅画像是慕晴的杰作,这上面的字是申怀安写的?”皇上惊奇道。
上官仁远回道:“回圣上,正是如此。
中间的他说是瘦金体,右上角的是正楷体。
两种书法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臣当时看到时也甚为惊讶。”
皇上仔细研究了画上的字体,颇为感叹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此子真是大才啊,我大梁多少儿郎征战沙场,又有几人能完整归来?”
众臣在听到皇上这一番感叹后,都不好回话。
这些年为了应付匈奴,可谓年年征战。
国库空虚找他国借款不说,多少儿郎战死沙场,这首诗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这时上官仁远见皇上如此感悟,立即转开话题:
“圣上,这个申怀安会作诗不说,他还会酿酒,此酒绝对佳酿。
我从未饮过如此醇香的酒。回京时带了几瓶,就在宫外,请陛下下传进来也品尝品尝。”
皇帝朝太监丁升挥了挥手,丁升立即跑到门外传旨。
皇帝拿着酒,瓶上还写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看来此子甚是孤独啊,感叹了一番后,打开瓶盖,顿时酒香四溢。
丁升召太监取来酒杯,用银针拭了拭,退在一旁。
皇帝刚要喝酒时,上官仁远立即提醒道:
“陛下慎饮,此酒性烈,先小酌一口,细细口味,方解酒中之道。
各位大人也是如此,不可过急。”
皇帝看着上官仁远,有些好奇,不过他还是照做了。
细饮了一口开心的笑道。“哈哈哈,果然好酒,甚合朕意,真是烈酒啊,众爱卿,你们的感觉如何?”
“陛下,此酒真乃琼浆佳酿,醇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啊。”左相龚少文也甚为惊叹。
其它大臣品过之后,也都赞口不绝,如此美酒真让人回味。
众人一边品着酒,一边赏着诗词,气氛甚是欢快,自此申怀安也算是名动京城了。
……
而此时的大梁京都长公主府,长公主夏如霜和上官慕晴身上都散发出淡淡和梅花清香。
“慕晴,这个真是申怀安制作的?
香气怎会如此持久,而且清香淡雅,让人回味,这个申怀安,真是不可思议啊。”
长公主边转着身子边对上官司慕晴说。
“回长公主,申公子说如今他只制作出了梅花香味。
待桃花、杜鹃等都开放了,还有会其它的香气,甚至还会有几种香气混和的味道。
而且夏天他还会制作一种可以驱蚊的香水,保证撒上几滴,一晚上清香无比不说。
蚊虫都会避而远之,甚至此香味还可提神安眠,甚是有效。”上官慕晴越说越开心。
长公主打趣的问道:“慕晴,我怎么听你说起申怀安,话也多了,人也开心了。
你不会喜欢上那个乡下小子了吧?”
“长公主,哪有啊,开始只是喜欢她的诗罢了。
没想到他还会制作香水,这才第一时间送来与长公主同享。”
上官慕晴说着脸都红了。
“哈哈哈,傻丫头,你脸红什么?放心我不会告诉你爹的。”
长公主说完又闻了闻身上的香味,陶醉在其中。
“长公主,我这次来除了香水,还有事请教。”上官慕晴对长公主说道。
“还有什么事,也是关于那个乡下小子的?”
长公主知道上官慕此次前来拜见肯定不单只是为了香水。
“回长公主,申公子来信说了些关于生意上的想法。
我不敢和我爹说,怕他不让。这才来问问您的意见。”
“是关于香水的生意吗,说来听听。”
上官慕晴道:“申公子来信说,此香水会在踏青节进行量产。
但暂时他不会销售,他打算只在京城售卖。
而且只针对达官贵人和世家进行推销,不针对民间,并且价格会很贵。”
“不在民间销售,这是为何?”长公主也有些疑惑。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梁好声音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