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江放下碗,激动地拨通了陆市长的电话。
听筒里传来陆市长洪亮的声音:“秦江啊,你们的事省里都传开了,‘狗窝换学堂’,这个想法太好了!”
“市长,我们正准备建一所留守儿童学堂,乡亲们热情都很高。”
秦江说着,环视了一圈周围期待的目光。”
市里刚拨下一笔教育专项资金,我先调五十万过去。不够再说,一定要把学堂建得牢固、建得敞亮!”
站在旁边的老陈扯着大嗓门喊道:“市长您放心,咱们一定把学堂盖得比以前的村委办公楼还气派!”
阿强凑过来补充:“而且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绝不像曹主任那样中饱私囊!”
电话那头传来陆市长的笑声:“好,好!等学堂落成,我一定亲自去参加开学典礼。”
挂断电话,现场顿时沸腾起来。赵干部站在人群中,眼眶有些湿润,他深吸一口气,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功补过。
第二天一早,赵镇长联系的挖掘机就开到了村头。他今天特意换了身旧工装,脚上的皮鞋沾满了泥土。
阿强扛着铁锹走过来,打趣道:“赵镇长,您这指挥若定的样子,可比当初跟着王局遛狗时精神多了!”
赵镇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别提那些丢人的事了。我现在就想着怎么帮孩子们把学堂盖好。”
就在这时,沈翊拿着金属探测仪在刚挖开的地基周围扫描。突然,探测仪发出刺耳的蜂鸣声。
“下面有东西!”沈翊蹲下身,用手扒开泥土。
众人围拢过来,只见泥土下隐约露出一个金属箱子的轮廓。
箱子很沉,老陈拿来铁棍,用力一撬,锁应声而开。
当箱盖被掀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里面整整齐齐码着金条!
“我的老天爷,这得值多少钱啊!”老陈惊呼道。
老”脸色铁青,一拳捶在箱子上:“这个曹伟业,到底还藏了多少赃款!
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么会跟着这种人混!”
秦江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看清也不晚。”
阿强冷笑道:“曹伟业人都判了,还藏这么多金条,是给他后代留的吧?
“可惜啊!”他那些亲戚现在躲都来不及,谁还敢来取这些赃物?”
众人闻言都笑了,只是笑声中带着愤怒和讽刺。
老赵沉默片刻,突然抬起头,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
“秦局长,我建议把这些金条全部上缴,作为建设学堂的专项资金。
我要亲自写一份报告,把曹伟业的罪行和这些金条的来历说清楚,让全省的干部都引以为戒!”
“好!”秦江赞许地点头,“这个提议很好。不过现在,我们得先商量一下学堂的具体规划。”
大家围坐在一起,老赵主动拿出笔记本:“我查了很多资料,觉得咱们的学堂不仅要有教室,还应该配备图书馆、电脑室,最好还能有个小食堂。”
小张插话道:“我建议再建个篮球场,孩子们需要运动空间。”
“这个主意好!”小李附和道,“还可以在操场边上安装些健身器材,老人们也能用。”
老陈摸着下巴说:“建筑材料得选好的,特别是门窗,要结实耐用。”
阿强突然想到什么:“对了,学堂建好后,还得请老师啊。咱们能不能请些志愿者来给孩子们上课?”
秦江认真记录着每个人的建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大家的想法都很好。”
赵镇长,你把这些都整理出来,做一份详细的规划方案。”
分工明确后,大家立刻行动起来。赵干部尤其卖力,不仅详细记录每个人的建议,还不停打电话咨询教育专家。
中午休息时,赵干部端着饭碗坐到秦江身边,诚恳地说:“秦局长,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
看着这些金条,我就想起以前跟着曹主任做的那些糊涂事。”
秦江放下碗,正色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重要的是现在怎么做。你这两天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
正说着,老陈兴冲冲地跑过来:“好消息!县里几个企业听说咱们要盖学堂,都表示要捐款捐物!”
赵镇长激动地站起来:“太好了!
我建议咱们不仅要建学堂,还要设立一个助学基金,用捐款的利息长期资助贫困学生。”
“这个想法好!”
阿强不知何时也凑了过来,“我认识几个从咱们村走出去的企业家,我联系他们,肯定都愿意出力。”
小张和小李也围过来,小张说:“我刚统计完,村里有六十七个孩子需要上学。
不少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要是学堂能提供午餐和课后辅工,就解决大问题了。”
小李补充道:“我还问了孩子们想要什么样的教室,有个小姑娘说,她希望教室的窗户大大的,阳光能照进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老赵认真记录着每一条建议,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众人在工地旁休息。
老赵拿出初步规划图,向大家展示:“根据大家的建议,我画了这张草图。
学堂主体两层,一层是教室和食堂,二层是图书馆和电脑室。旁边是活动场地,包括篮球场和健身区。”
老陈眯着眼睛看了会儿,点头道:“考虑得挺周全。就是食堂是不是小了点?要是以后学生多了,可能坐不下。”
老赵虚心接受:“您说得对,我这就调整。”
秦江看着这一幕,感慨道:“要是所有的干部都能这样倾听民意,何愁民生不改善?”
夜幕降临,赵镇长,却还在工地的临时帐篷里,借着灯光修改规划图。
秦江走进来,递给他一杯热茶:“别太累着,工作是做不完的。”
赵赵部接过茶杯,苦笑道:“我不累。
想想以前虚度的那些年,现在能做点实事,心里反而踏实。”
他指着图纸说:“秦局长,我想在学堂门口立一块碑,刻上‘民心学堂’四个字。
背面记录这座学堂的来历,让以后的孩子们都知道,为民办事才是正道。”
秦江重重地点头:“这个想法很有意义。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警钟。”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村庄时,赵镇长已经带着新绘制的规划图站在工地上了。
挖土机重新启动,这一次,是为学堂的地基夯实基础。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座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建筑,正在这片曾经滋生腐败的土地上,缓缓崛起。
秦江看着忙碌的老赵和欢呼的乡亲们,嘴角泛起微笑。
喜欢官途:从救了美女书记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官途:从救了美女书记开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