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足足问了一个时辰,谢玉臻也闭着眼听了一个时辰。
等到所有人都问完,高阳便将手里的名单递给谢玉臻。
“娘子,都问完了。”
谢玉臻接过名单,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随后便用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她的记性非常好,几乎到了过目不忘的程度。
她只是听了一遍,脑海里就能想起这些人对应的回答。
“就这些吧,留下三十二人。”
谢玉臻将名单重新递给高阳,随后扶着小桃的手起身。
她的目光粗略的在所有人身上扫了一圈,随后淡淡的问道:“你们,谁是吴正,吴师傅?”
一个看上去五十多岁,满脸褶皱,背脊有些弯曲的男人迈出两步,有些拘谨的回答道:“回娘子的话,小人正是吴正。”
谢玉臻点了点头,问道:“方才听你说,你父辈是江南人士?”
江南一带佳人才子云集,自成一派婉约风。
无论天南海北生在何处,江南出品的衣裳物件,也总是受人追捧。
“没错,小人祖上都是江南人士,手艺也是祖传的。
不过小人年轻的时候父亲欠了赌债,追债的人天天上门,最后逼不得已,才带着母亲背井离乡,来到了凉州。”
谢玉臻点了点头,随后面向众人扬声说道:“吴师傅年龄最大,资历也是最老的,往后他就是你们之间的负责人,若是有什么问题直接找他。我丑话先说在前头了,我手底下若是出现不忠不义之辈......”
她顿了顿,犀利的目光慢慢扫过在场众人,冷哼道:“做事之前先想一想,后果是不是你们能承受的!”
说罢,她从袖子里掏出几张图纸递给他:“你先带人熟悉熟悉金银,等过些时日我们手里有了玉石,你再着手制作珠宝首饰。”
谢玉臻给他的,都是自己按照前世的记忆画下来的,接下来两个月风靡江南的款式。
吴师傅接过图纸,疑惑的瞧了一眼,顿时双眼一亮,有些兴奋地说道:“娘子放心,我一定让您满意。”
坐了一个下午,谢玉臻身上疲惫的厉害。
她起身不着痕迹的捶了捶自己的腰,说道:“若是无事,那就先散了吧,明日在城北上工,一会儿让高阳领你们去走一遍作坊。日后做好的成品便直接送去城西的玉满楼。”
作坊和铺子都是谢玉臻很早之前就挑好的,里面需要的所有东西都已经配备齐全。
玉满楼是犯官手底下的产业。
三层的楼阁,后面带着意见两进的院子,规模较大,十分难得。
若不是当初走了沈贺昭的关系,恐怕也落不到她的手上。
至于制首饰的用料方面,珠宝玉石用料杜家为开采人,占了大头。
在凉州,除了杜家,别人吃不下她的单子,可金银就不一样了。
金银作为通用钱币,官方把控的极为严苛。
玉石矿可以通过竞价或官家指定等形式由商贾进行开采。
但金矿银矿,由官方开采之后,除去铸币所用的六成,剩下的四成交由金衡司负责,由其对接,与商贾进行交易。
谢玉臻刚到凉州的时候,就已经和金衡司的打好关系,这方面,自然是不用操心的了。
叫散之后,谢玉臻便由着小桃将自己搀扶了回去。
“姑娘,该吃药了。”
人刚躺下,小桃就端着汤药进来,谢玉臻的小脸顿时垮了下来。
她最讨厌苦药了,偏偏两辈子都是汤药不离口。
小桃见她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忍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但瞧着谢玉臻看过来,立马板了脸,嘴里抱怨着:“娘子这是嫌苦了?您不爱惜自己的身子的时候,怎么不想着点儿。这药都已经热了三回您才忙完,若是影响了药效可怎么办......”
谢玉臻被她念叨的头都大了,她笑着招了招手示意小桃靠近。
小桃不明所以的走了过来,弯下腰等着听她吩咐。
就见谢玉臻突然伸手捏住了她的嘴巴,娇嗔似的瞪了她一眼:“你这张小嘴,比隔壁的王大娘都能念叨,赶明个儿也别叫小桃了,就叫桃叨叨。”
小桃被她瞪得脸蹭的一下就红了,娘子怎么....怎么生的这么好看,她一个女子都快要受不了了。
她猛地站起来,噔噔瞪地跑了过去,逗得谢玉臻哈哈大笑。
“哈哈哈....咳咳!”
乐极生悲,谢玉臻笑得太猛,一下子又咳地止不住了。
小桃听见声音又跑了回来,学着她地样子瞪她,紧接着又心疼地端起药碗一点点喂给她。
边喂边拍着她的后背:“您慢着些。”
谢玉臻喝完药,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
“去叫杨时查一查,类似高家这样被柳家逼得破产的有多少家。”
高家的事情提醒她了,她现在手里缺人,完全可以将这群人聚集起来择优选择。
他们为她做事,她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生计,双赢,何乐而不为?
谢玉臻倚在床榻上,想着再看一会儿账本,只可惜精力不济,没一会儿就睡着了,手里还握着那账本。
小桃轻手轻脚的进来,将账本收起来,看着她即使睡着也依旧紧皱的眉头忍不住叹了口气。
娘子长得那么美,怎么就生了副比男子还要要强的性子,生了病也挡不住她忙,即便都是正事,也不能不顾自己的身体啊。
又替她捏了捏被角,才悄悄退了出去。
......
李氏举办的宴会延后了,对外解释是从京城运过来两盆墨菊,过几天邀请几家女眷在杜家一同观赏。
谢玉臻却是知道,李氏是想等她身子骨好了之后,借着宴席一事光明正大的进入杜家,对长房那群人下手。
谢玉臻对此没什么意见,对方把戏台子给她搭好了,剩下的,便要看她如何发挥了。
梅花弄的宅院不便宜,周遭住着的都是有钱的人家,谢玉臻养病的期间,也有邻居上门探病。
谢玉臻喜欢热闹,养病期间也闲不住,干脆约着两家新进门的小娘子一同打叶子牌。
同龄人共同话题比较多,对方几句话就将话题扯到最近新开的首饰铺子上。
“瞧我头上的发簪,便是在那买的,一百五十两银子一只簪子,着实不便宜。”
喜欢西北第一女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西北第一女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