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太太夫家姓陈,院里的年轻人都叫她陈大娘。
她和老头子一辈子有过七个孩子,最后只活下来了两儿一女,女儿还是她年近四十生下来的,可不就疼到了心坎里。
而且那一年大儿媳妇也生了孩子,就是他们家的大孙子,小女儿还比大孙子小两个月。
本来儿媳妇觉得自己生了长孙,这个家里就该供着自己。但没想到死老太婆老蚌生珠,给家里又添了一个。
本来生了也就算了,还是个丫头片子,以后长大了也能多收点彩礼回来给自己儿子娶媳妇。但两个老不死的却不是这样想的,居然把那个丫头片子当成宝,甚至比对大孙子还好。
在陈大娘看来,她可没有偏心。女儿有的大孙子哪样没有,她对两个孩子可都是一视同仁的。
但大儿媳妇不这样看,所以两个人的矛盾就出来了。时间久了,枕边风吹多了就连陈大娘的大儿子也觉得自己母亲偏心妹妹。甚至后来,连二儿子也觉得老两口对女儿太好了,嘴里也开始埋怨。
陈大娘刚开始也觉得这都是儿媳妇坏,把自己儿子也带坏了。后来还是老头子提点了才想清楚,其实就是两个儿子从小就被惯坏了,根子上就长歪了,才会被人说两句就怨上了自己爹妈。
本来陈大娘的老头子有工作,现在住的房子也是分给他的,家里儿子和儿媳妇即便不高兴为了房子和生活也只能吵吵几句,做不了什么。
但今年的大孙子和小女儿都高中毕业需要下乡了,这一下子家里就炸锅了。
中间的闹腾自不必说,反正就是大儿媳妇和大儿子想让老头子把工作让给大孙子,至于小闺女就下乡去吧!
陈大娘却不同意,她想让老头子把自己的工作给女儿,至于大孙子,那不是有自己亲爸妈吗?
大儿媳妇和大儿子要真是心疼自己儿子,那就随便谁把自己工作让出去啊!
而且实在不行,不是还能出钱买一份,大儿媳和儿子结婚这么多年没往家里交过一分钱,每个月吃住都是老头子的工资,手里肯定攒了一大笔。
最后家里闹腾来闹腾去,甚至还打过架,最后就决定老头子的工作给大孙子,但要给女儿买一份工作,需要老大家出一半钱。
而且以后因为家里没有了老头子的工资,需要按人头往家里交生活费。
但这个决定一出来,二儿子家又不愿意了,他们家可有个上高一的孩子,现在也闹着不上学了干脆直接接爷爷的班。
毕竟谁都知道现在上了高中拿到了毕业证也是白搭,到时候还是没有工作,还不如现在就不去了,先有个保底的工作。
这一下子,家里彻底陷入了大乱斗,每天都斗的跟乌鸡眼一样!
最后还是老实了一辈子的老头子雄起了,直接带着闺女进厂接了班,才断了其他人的念想。
可怜老头子本来还有两年就能退休了,这下子也成了泡影!
事情成了定局,两个儿子和儿媳妇这下见没什么便宜能占了,也无所顾忌,干脆撕破了脸皮,闹着要分家了,而且还不准备给两口子养老。
老两口实在是被闹得心力交瘁,也实在是寒了心,干脆就同意了分家。
不过因为两个儿子结婚后一分钱也没给过家里,还花用的都是老两口的。陈大娘和老头子一合计干脆拿着两个儿子结婚以后没给过钱说事让他们干脆直接搬出去,甚至还扬言要去找厂里的领导讨公道。
最后两个儿子找街道办和厂里火速租了房子,带着自家的东西就跑了。
他们两家结婚之后只进不出的可是存了不少钱,虽然这样走了不能从爸妈那里拿到更多,但他们也清楚以前全家都是老头子一个人的工资养着,每个月是剩不下来多少钱的。
现在老两口都能脑子抽了干出来把工作给女儿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他们真的不会去厂里找领导闹,别到时候他们想要的没要到还得倒贴进去钱财。
这下陈大娘是心里是痛快了,就连一直扯了帘子跟他们住一个房间的女儿也能有个单独房间了,但家里的生活却是一落千丈了!
以前老头子虽然只是个普通工人,但他工龄长,还评了级,每个月也有八十多块钱的工资。
之前老大家有三个孩子,老二家因为生孩子伤了身子只有一个孩子,家里一共有十一口人。
也就多亏了陈大娘持家有方,每个月的工资才会在吃喝完了之后还能剩下来一点。
即便如此,现在家里的存款也就三百多块钱,要不然之前准备买工作的时候也不会让老大家也拿钱了。
现在好了,女儿一个月才十八块钱,家里有三口人,虽说暂时生活是够了,但却剩不下来一点。
到时候女儿结婚嫁人不得有点陪嫁,老头子工作了一辈子也没了退休金,两个人不得存点养老钱。
当时为了出口气,也说了以后不靠儿子就准备跟着闺女养老。女儿虽然现在看上去什么意见,但之后总归要嫁人的,到时候还要看女婿脸色了,自己手里有钱了也能少些麻烦。
而且随着分家的事情落定,家里三口人住着一个三室的房子也惹了别人的眼。
前几天就有人以陈大娘女儿没有分房资格为由举报到了厂里,厂里也找他们谈话了,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让他们家尽快搬走。
陈大娘虽然豁出去脸皮去厂里闹了,但她也知道这管不了什么用,早晚他们家要搬走的。
本来女儿一个人的工资三个人生活就捉襟见肘了,这以后要是再多了租房子的费用,家里更是揭不开锅了。
陈大娘是越盘算越觉得手里的钱不禁花,就想着自己做点什么来源。
她娘家以前可是自己开铺子的,陈大娘自小就是在家里帮忙做生意的。
虽说现在不让自己私下买卖,但陈大娘自己可是知道的,现在哪家也不敢说自己一点也没私下换过东西。
她当家做主了一辈子,就不是个老实胆小的。所以她之前还去过黑市寻摸过,看能不能找点渠道。
但现在的东西只有不够卖的,就没有卖不出去的。而且陈大娘的本钱也没多少,人家压根不搭理她。
没办法,这半个月陈大娘干脆自己去附近村里收点鸡和鸡蛋,说起来也是赚到了一点钱。
但这年头即便是村里养鸡也都是有定数的,除非不下蛋了没几个人想卖。而且鸡蛋容易碎不说,人家也不想卖给陈大娘。
毕竟陈大娘自己去的地方离城里都不远,人家自己就能进城卖,还能多卖一点钱。
所以陈大娘也就前几次能买到一点货,后来就不好收了。
今天她去供销社是去买布的,这不是小女儿才去上班,她就想给她做件新衣服,之前手里布票不够。这两天和别人换到了就准备去买布,谁知道出门正好就遇到了找上来的如意。
喜欢快穿,平平淡淡就是福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快穿,平平淡淡就是福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