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外那声幽冥司特有的鹧鸪哨,如同投入冰湖的石子,在狄仁杰心中漾开层层寒意。
这证实了他的最坏猜测——幽冥司的残余,不仅潜伏于国内,其触角已然伸出国境,与虎视眈眈的突厥勾结在了一起!
北疆的局势,已不仅是外敌压境,更是一场内外交织的阴谋。
他当机立断,一面以钦差身份,严令朔、代、云三州边军加强戒备,清查内部,尤其是与“云中侯”贺兰敏之有牵连的将领官吏;另一面,八百里加急将关外哨音及最新发现直送长安,请求朝廷对贺兰敏之及其党羽进行严密监控与调查。
然而,就在北疆风声鹤唳之时,长安城内,另一张更为隐秘、也更为致命的网,正在被悄然扯动。
线索源于对扬州漕帮截获的那支“星火密令”铜管的破译。
孙敬之耗费数个昼夜,终于在那复杂变化的密码中,找到了指向下一个联络节点的关键信息。
这个节点,并非在地方州府,也不在边关军镇,而是直指帝国司法核心——刑部!
指令要求“隐桩”启动,接收并传递一份至关重要的“备录”。
“隐桩”,在幽冥司的术语中,指那些潜伏极深、平时绝不活动、只在最关键时刻启用一次的终极暗棋。
而“备录”,往往意味着备份的人员名单、资金渠道或应急计划。
谁能是刑部内部的“隐桩”?
又是什么样的“备录”,需要在此刻启用?
狄仁杰留守北疆统筹,指令通过加密渠道传回长安,由张承翊协同大理寺及内卫,秘密展开调查。
所有矛头,在经过层层筛选与秘密排查后,竟隐隐指向了一位素以刚正、勤勉着称的高官——刑部侍郎,姚弘义!
此人为官清名在外,处理卷宗一丝不苟,几乎无人能将其与阴诡的幽冥司联系起来。
然而,内卫的暗查却发现,姚弘义一位早已“病故”多年的远房表亲,其身份与玉牒上某个未被完全核实的“地”字级成员信息高度吻合。
更重要的是,近几个月来,姚弘义以“复核旧案”为名,频繁调阅刑部存档库中一些无关紧要的陈年卷宗,行为蹊跷。
事不宜迟,张承翊率人趁夜包围了姚弘义的府邸。
当火把的光芒照见闯入的甲士时,姚弘义正在书房练字,神色平静得可怕,仿佛早已料到这一天。
没有反抗,没有辩解。
他只是在张承翊出示搜查令后,缓缓放下毛笔,指了指书房书架后的一处机关。
机关开启,露出后面一间狭小的暗室。
暗室内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排排码放整齐的崭新卷宗。
卷宗之上,记录着大量朝中各级官员未曾公开的隐私、把柄,乃至一些可被罗织的“罪证”,其范围之广,涉及人员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这便是一份幽冥司准备在必要时,用于威胁、操控乃至清洗朝堂的“备录”!
除此之外,还有几封尚未发出的密信,内容正是关于接应“星火密令”以及指示如何利用这份“备录”在朝廷内部制造混乱,牵制朝廷对北疆及海外追索的精力!
姚弘义,这位看似铁面无私的刑部侍郎,竟是幽冥司埋藏在司法系统最深处的“隐桩”!
其职责,便是守护这份足以掀起朝堂腥风血雨的杀手锏!
几乎就在姚弘义落网的同一时间,根据之前肃清宫闱时得到的一些零散线索顺藤摸瓜,张承翊麾下的另一支精锐,在长安城南的终南山深处,发现并突袭了一处极其隐蔽的庄园。
这处庄园表面上是某位富商的避暑别业,实则是幽冥司设立的最后一个,也是最为秘密的训练基地。
里面不仅有尚未完全疏散的数十名少年男女正在接受各种技艺训练,更藏匿着部分未来得及转移的武器、毒药以及大量尚未译出的密信。
张承翊亲自带队进攻,尽管身上旧伤未愈,依旧勇不可当。
基地内的守卫皆是死士,抵抗异常激烈,但终究难挡朝廷精锐的雷霆一击。
经过一番血战,基地被彻底捣毁,人员或歼或俘,所有物资尽数缴获。
南北两线,似乎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北疆遏制了军械外流,揪出了“云中君”的嫌疑对象;长安挖出了深度“隐桩”,捣毁了最后的核心训练基地。
幽冥司的“星火”,仿佛遭到了重创。
然而,当狄仁杰在雁门关收到来自长安的捷报,以及孙敬之对姚弘义处缴获密信的初步破译结果时,他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这些来自不同源头、看似零散的线索——姚弘义接到的指令、训练基地残留的通信、扬州漕帮的账目、甚至包括之前在莱州盐场被劫走的沈千山可能的方向——在经过孙敬之夜以继日的交叉比对与深度破译后,其资金流向、人员调度指令的最终指向,竟然惊人地开始收敛、重叠!
它们不再指向纷繁复杂的各个方向,而是共同指向了一个在此之前并未被过多关注,却在此刻显得格外扎眼的目标——活跃于登、莱沿海,与突厥、新罗、倭国皆有贸易往来,背景复杂的渤海国商船!
无论是试图转移的财富,还是潜逃的核心人员,乃至一些未尽的联络,似乎都试图借助渤海国那纵横海上的商船网络作为跳板或掩护!
渤海国,这个位于大唐东北、鞑靼海峡以西的藩属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灵活的对外政策,其商船队成为了东北亚海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若幽冥司余孽,特别是沈千山与滕王李元朔,与之勾结,利用其航线隐匿行踪,甚至将其作为新的庇护所或活动基地,那么追索的难度将呈倍数增加!
狄仁杰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目光却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投向了那波涛汹涌的东方海域。
陆上的蛛网正被层层剥开,但另一张更大、更隐秘的网,似乎正在海上悄然织就。
所有的线索,如同被无形的手拨弄,最终都指向了那片蔚蓝色的疆域,指向了那些悬挂着奇异旗帜的帆影。
惊涛,即将在海上掀起。
(第178章 收)
《大唐狄仁杰之裂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大唐狄仁杰之裂国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唐狄仁杰之裂国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