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省医院中医科的走廊上,然而,这里却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
在早晨的例行业务学习会上,中医科的医生们围坐在会议室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和担忧。今天,陈墨医生将要正式汇报他对那位疑难症患者的新治疗方案。
这位患者的病情一直是中医科的难题,各种常规治疗方法都未能取得明显效果。陈墨医生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提出了一个基于古籍研究、又经过现代医学数据印证的全新治疗方案。
在汇报前,陈墨医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他知道,这个方案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康复,也关系到整个中医科的声誉。
当陈墨医生开始详细介绍他的治疗方案时,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安静。医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陈墨医生一一解答,他的专业知识和自信让人不禁对这个新方案充满了信心。
最后,陈墨医生展示了一些患者近期的检查报告,这些数据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病情已经出现了转机。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是对陈墨医生的肯定,也是对这个新治疗方案的期待。
陈墨早早来到会议室,将整理好的资料投放在大屏幕上。王嫣然协助他调试设备,轻声鼓励道:数据都很扎实,不用紧张。
孙小军不紧不慢地最后一个走进会议室,他的步伐显得有些刻意。进入房间后,他环顾四周,然后径直走向那个正对屏幕的座位,仿佛那是他早就预定好的位置一般。
孙小军缓缓坐下,将一本厚厚的《西氏内科学》放在面前的桌子上,并轻轻地翻开。这本书的页面已经有些泛黄,显然被他翻阅过多次。他的动作看似随意,却又似乎在向在场的人传递着某种信息。
就在这时,李建平主任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今天的会议。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各位,今天我们重点讨论一下陈墨医生负责的那个疑难病例。这个病例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陈墨走到台前,开始系统性地汇报:患者男性,48岁,不明原因运动障碍伴意识障碍一月余。经过深入研究《景岳全书》等相关古籍,结合现代实验室检查数据,我们判断此为劳神过度、茶毒伤营所致的神魂不安之证。
他调出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数据:在甘麦大枣汤加减方治疗两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数据显示,IL-6从入院时的15.6pg\/ml降至5.2pg\/ml,tNF-a从25.8pg\/ml降至8.3pg\/ml,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也趋于正常。
就在这时,孙小军突然举起手来,打断了正在进行的讨论,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我想提醒在座的各位,在这个治疗方案中,我们使用了相对较大剂量的黄连以及龙骨、牡蛎等药物。根据我所了解到的信息,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一定的毒性影响。”
他的话语如同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原本热烈讨论的会议室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孙小军身上,仿佛在等待他进一步解释。
面对众人的注视,孙小军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我并不是要否定这个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但我们必须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保持警惕。毕竟,患者的健康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陈墨一直静静地听着孙小军的发言,等他说完后,才缓缓开口回应道:“孙医生提出的顾虑非常有道理,这也是我们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不过,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到目前为止,所有相关指标都处于正常范围内,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他调出监测数据:患者谷丙转氨酶从入院的45U\/L降至32U\/L,肌酐从78μmol\/L降至65μmol\/L。这说明目前的用药方案是安全的。
孙小军却不依不饶:这只是短期数据。这类重金属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我认为应该改用更安全的西药方案。
王嫣然忍不住开口:可是患者之前在其他医院已经尝试过多种西药治疗,效果都不理想。现在这个中医方案是唯一有效的。
有效不等于安全。孙小军转向在场的各位资深医生,各位老师,我们应该对患者负责,不能为了追求疗效而忽视潜在风险。
会场的氛围变得凝重起来。几位年长的医生开始交头接耳,显然被孙小军的话所影响。
陈墨深吸一口气,继续他的汇报:关于药物安全性问题,我查阅了大量文献。首先,龙骨、牡蛎经过恰当炮制后,重金属溶出率极低。其次,在复方配伍中,甘草、大枣等药物可以中和黄连的苦寒之性。
他展示了一份研究报告: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含龙骨、牡蛎复方安全性研究的论文,证明在规范用量下是安全的。
孙小军立即反驳:这些都是中医自己的研究,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我认为应该立即停止这个方案,改用丙戊酸钠等成熟药物治疗。
会场的争议越来越激烈。支持孙小军的医生认为应该更谨慎,而支持陈墨的医生则认为应该给创新方案一个机会。
就在这时,王副主任缓缓开口:作为这个病例的带教老师,我一直在跟进治疗全过程。我想请大家注意几个事实。
他站起身,走到屏幕前:第一,患者在经过正规西医治疗无效后才转到我们科;第二,新方案实施后,不仅症状改善,所有实验室指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第三,
他特意停顿了一下,环视全场,医学进步需要勇于尝试的精神。如果永远只走别人走过的路,医学如何发展?
李建平主任点头表示同意:王副主任说得对。这个病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充分评估风险的前提下,应该给创新方案一个尝试的机会。
孙小军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但他仍不放弃:主任,我建议至少应该请临床药学室会诊,评估用药方案的安全性。
这个建议很合理。李建平主任说,但治疗不能中断。陈医生,请你继续现行方案,同时请药学室会诊。
散会后,陈墨在走廊里被孙小军拦住。
你不要太得意。孙小军压低声音,如果患者出现任何问题,你要负全责。
陈墨平静地看着他:我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没有其他事,我要去查房了。
来到病房,患者正在妻子的陪伴下进行康复训练。看到陈墨,他高兴地说:陈医生,我今天感觉特别好,手脚都有力气了。
患者的妻子也感激地说:陈医生,谢谢您没有放弃。我们去了那么多医院,只有您找到了治疗方法。
这一刻,陈墨深深体会到作为医者的价值。他仔细为患者诊脉,发现脉象比之前更加和缓有力,舌苔也转为薄白。
病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陈墨对随后赶来的王嫣然说,我想可以开始第二阶段的治疗了。
王嫣然却显得有些担忧:药学室的会诊还没进行,现在调整方案会不会...
患者的病情不能等。陈墨坚定地说,而且我们有充分的临床依据。
他调整了处方:减少黄连用量至6克,增加黄芪至45克,并加入酸枣仁15克加强养心安神之功。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王嫣然一边记录一边问。
患者热象已退,正气未复,现在应该以扶正为主。陈墨解释,酸枣仁现代研究证实有良好的镇静安神作用,与古籍记载的功效相印证。
下午,临床药学室的会诊意见出来了。出乎孙小军意料的是,药学室充分肯定了陈墨的用药方案。
该方案配伍合理,剂量适当,在密切监测下是安全的。药学室主任在会诊单上写道,特别是对龙骨、牡蛎的炮制和使用方法符合规范。
这个结果让孙小军很是难堪。在接下来的治疗中,他不再公开质疑,但仍然不时在查房时提出一些细节性质疑。
患者的血压似乎偏高,是不是中药的影响?
这个方子里有十八味药,是不是太复杂了?
每次,陈墨都耐心解释,用数据和事实回应质疑。更难得的是,他从不记恨,反而在孙小军负责的病例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
一周后,患者康复出院。在出院前的最后一次查房时,患者握着陈墨的手说:陈医生,是您的坚持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患者的妻子更是感动地说:那些质疑您的声音,我们都听到了。但是我们相信您,因为您是用心在治病。
送走患者后,王副主任把陈墨叫到办公室:这次的事情,你处理得很好。记住,在医学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质疑和阻力。重要的是坚持真理,用疗效说话。
傍晚,陈墨和王嫣然一起整理这个病例的完整资料。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为办公室镀上一层金色。
你知道吗?王嫣然轻声说,我最佩服你的,不是你的医术,而是你在面对质疑时的那份从容和坚定。
陈墨望着窗外暮色中的古城墙,若有所思:其实每次被质疑时,我也会紧张。但是想到患者的期望,想到医学进步的使命,我就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在这个平凡的傍晚,陈墨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不管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在中医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因为他知道,这正是时代赋予他们这一代中医人的历史使命。
(第二十三章完)
喜欢神医闯关中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神医闯关中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