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没有给众人太多忐忑的时间,冰冷的电子音直接宣布了结果:
【第二题正确答案:乙、清高宗乾隆皇帝。】
“什么?!”
“竟是高宗皇帝?!”
“这……这怎么可能?!”
这个结果如同平地惊雷,在所有时空炸响!
乾隆时空,刚才还暴跳如雷、信誓旦旦指认康熙的弘历(乾隆),如同被掐住了脖子,所有的怒吼和咒骂瞬间卡在喉咙里,脸色由暴怒的赤红转为难以置信的煞白,他猛地后退一步,差点从宝座上跌下来。
“朕?!是朕的裕陵?!不可能!绝不可能!”他几乎是尖声反驳,“朕的生母乃是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满洲贵女,岂容污蔑!这天幕胡说八道!”
仿佛是为了回应乾隆的质疑,天幕那毫无感情的声音继续响起,开始详细解释:
【关于清高宗乾隆皇帝的生母,历来有三种主要说法:】
【说法一:官修《清高宗实录》记载,其为世宗雍正皇帝潜邸时的格格钮钴禄氏所生。此为正史之说。】
【说法二:民间野史传闻,康熙年间,尚为皇子的胤禛与太子胤礽在热河行宫围猎时,误饮鹿血,情急之下,太子胤礽为其寻得一李姓汉人宫女(有说名为李金桂)侍寝,后此宫女诞下一子,即为弘历。此子后被胤禛抱回府中抚养。】
【说法三:……】(此处天幕声音似乎受到了干扰,天幕下的人根本没听清说的是什么)
这三种说法被天幕以如此直白的方式公之于众,尤其是第二种“热河宫女”说,细节清晰,瞬间引发了所有时空的哗然!
康熙时空,千叟宴现场的气氛变得极其诡异。
当听到“清高宗”是乾隆,而四皇子胤禛竟然真的成了皇帝时,现场虽然有一瞬间的骚动,但很快又诡异地平静下来。许多宗室重臣,以及张廷玉等汉臣,心中早已对康熙属意四阿哥有所猜测,此刻不过是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证实”而已。他们的目光,更多地带上了对未来的审视和计算。
康熙皇帝本人,在最初的惊讶之后,迅速恢复了镇定,甚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看向跪在下面,脸色同样震惊却强自镇定的雍亲王胤禛,没有先问皇位,而是直接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老四,”康熙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天幕所言,热河行宫,李姓宫女……你,当真有一个儿子,是这般来历?”
胤禛(雍正)心头巨震,知道此事再也无法隐瞒。他以头触地,声音带着惶恐与请罪的沉重:“皇阿玛明鉴!儿臣……儿臣有罪!确有此事。只因……因其生母身份卑微,儿臣恐污天家颜面,故一直将其养在城外庄园,未曾录入玉牒,也……还未曾正式起名。”
他承认了!虽然只承认了有这个儿子,并未直接承认就是弘历,但这几乎已经坐实了天幕第二种传说的可能性!
康熙闻言,眼神复杂地看了胤禛许久,似乎在权衡着什么。最终,他挥了挥手,语气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罢了。起来吧。既然天幕都说了,这孩子……将来似乎……嗯,战功赫赫,六下江南?倒也是个有造化的。看在他替……替他玛法(祖父,指康熙自己)挡了这一劫的份上,也不能让他一直没名没分。找个时机,认祖归宗吧,该有的名分,给他。”
康熙这话说得意味深长。一方面,他借此敲打了胤禛,表明自己对其隐瞒行为的不满;另一方面,他也迅速接受了现实,甚至开始为这个突然出现的、似乎“命格特殊”的孙子铺路。毕竟,一个能被天幕重点提及、虽然陵寝被刨但生前确实“战功赫赫”的皇帝,对于延续大清国祚,或许……也并非全是坏事?至于“高宗”这个庙号,康熙心里也琢磨开了,听起来确实……挺特别的。
乾隆时空的弘历,听着天幕的解释,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想反驳,想维护自己生母那“无可争议”的尊贵血统,但“传说”二字和那有鼻子有眼的第二种说法,像一根根毒刺,扎得他浑身难受。他“十全老人”的光辉形象,似乎被蒙上了一层难以擦去的污迹。而他最在意的裕陵……竟然真的……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屈辱,将他紧紧包裹。
当最初的震惊和对自己陵墓命运的恐慌稍稍平复,另一个更让乾隆无法接受的耻辱感猛地涌上心头——“高宗”!竟然是“高宗”!
这位八十多岁的太上皇,此刻爆发出与年龄不符的敏捷和力量,他猛地从宝座上窜起,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一脚就踹向了跪在地上的嘉庆皇帝颙琰身上!
“逆子!混账东西!”乾隆须发皆张,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嘉庆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你竟敢给朕上一个‘高宗’的庙号!高宗是什么东西?!唐高宗李治,畏妻如虎,大权旁落!宋高宗赵构,苟安江南,杀臣求和!你让朕与这两个废物并列?!你安的是什么心?!朕今天就废了你这个不孝子!”
作为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这一脚并没多重,更多的是象征性的羞辱和极致的愤怒。嘉庆被踹得一个趔趄,心中又惊又怕,但他深知此刻绝不能认下这口黑锅,电光火石间,他已想好了说辞。
他立刻重新跪好,以头抢地,声音带着无比的委屈和真诚:“父皇!父皇息怒啊!儿臣怎敢如此大逆不道!父皇功盖千古,儿臣恨不能将天下最尊崇的庙号奉于父皇,怎会用此‘晦气’之号?父皇您想,您老人家万寿无疆,洪福齐天!儿臣……儿臣体弱,说不定……一定就是儿臣走在父皇前头了啊!”
他抬起泪眼,演技十足:“若真是那般,这拟定庙号之事,便只能由您的皇孙、重孙、曾孙......来决定了。定是后世子孙无知,不解父皇伟业,才铸此大错!儿臣……儿臣纵在九泉之下,亦感无颜面对父皇啊!” 说罢,竟伏地痛哭起来。
嘉庆这番声泪俱下的辩解,合情合理,瞬间把锅甩给了未知的“后世子孙”。
乾隆被他这一哭一诉,满腔的怒火像是被堵住了出口,一时噎住了。他想起自己确实长寿,克死了不少儿子,连立的太子都死了一个又一个……颙琰这话,虽然难听,却并非全无可能。
难道……真的错怪他了?乾隆看着哭得“情真意切”的儿子,满腔怒火化为了深深的憋闷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迷茫,愣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就在乾隆时空陷入诡异的寂静时,天幕开始发放第二题的奖励。
【第二题答对者奖励发放:】
【努尔哈赤时空,阿敏:奖励上好战马一千匹。】
【顺治时空,李定国:奖励上好战马一千匹。】
随着天幕的声音,努尔哈赤时空的阿敏面前空地上,瞬间出现了密密麻麻、膘肥体壮的战马,嘶鸣声响彻原野!阿敏先是一愣,随即狂喜!他虽是四大贝勒之一,但并非努尔哈赤之子,实力一直有所掣肘,这一千匹突如其来的好马,无疑极大地增强了他的本部实力!他得意地环顾其他贝勒,尤其是皇太极,脸上的喜悦藏都藏不住。
而远在西南边陲的李定国军营中,同样凭空出现了一千匹神骏的战马!正处于大战之前的李定国,看到这些战马,简直是雪中送炭!他麾下将士更是欢声雷动,士气大振。“天助我也!天佑大明!”李定国抚摸着战马,心中对抗清的信念更加坚定。
这两份丰厚的奖励,与第一题那寒酸的“二百五十两”白银形成了鲜明对比!
天幕下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有心人,立刻从中嗅出了规律。
“答对的人越少,奖励就越丰厚!”
“阿敏和李定国都是单独答对,所以奖励如此惊人!”
“若是多人答对,恐怕奖励就会分摊,或者变得普通……”
这个发现,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许多人心底激起了涟漪。尤其是那些拥有一些“先知”优势,或者胆大妄为之徒,看向天幕的目光中,少了几分纯粹的恐惧,多了几分隐藏的贪婪和算计。毕竟,高风险,似乎真的伴随着高回报。下一次答题,是否会有人为了这诱人的奖励,而冒险去博那“唯一正确”的答案呢?
无形的竞争,似乎在这奖励机制公布后,悄然拉开了序幕。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