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文要为徐知妍制作的就是万花筒,这个他前世曾经在视频上看到过,而且还一时技痒为亲戚家的小孩制造过。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材料有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若干、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薄纱和小刀。
步骤就是:一是先将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带子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要注意,使镜子的映照面朝向内侧。
二是空心体的一头,卡一个玻璃球,也用带子固定。
三是三角体的外面卷上硬纸板,使玻璃球只露出一点;
四是另一头空心处粘上透明的薄纱,并挖一个观察洞;
五最后在三角体的外层粘上好看的彩色纸,用透明带子固定住就可以了。
他将这个简陋版的万花筒放在右眼观察,一边看一边转动筒身,果然看到熟悉的缤纷的对称图像,很好,一次就成功了。
万花筒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学中的?反射定律?,即光在平面镜表面发生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三面镜子以特定角度(通常为60°)排列成三角棱柱,光线在镜面间多次反射,使筒内彩色碎片(如玻璃珠)的影像重复叠加,生成对称图案。转动筒身时,碎片位置改变,反射路径随之变化,从而产生动态视觉。
他把这个朝代的第一个万花筒递给已经虎视眈眈,等在一旁的徐知妍,示意她像他刚才那样放在眼前,边看边转动。
果然,万花筒的千变万化的图案对任何小孩都有致命的吸引力,徐知妍边看边发出惊叹声,爱不释手的模样让一旁的潘老太爷也忍不住伸长脖子想看一看,但没好意思上手和外孙女抢。
良久,徐知妍才放下万花筒道:“陈大哥,这是什么神物!居然如此神奇。”
陈远文一心二用,一边继续摆弄桌上的其它制作材料,一边回答道:“万花筒,或者叫万华镜也可以,看你喜欢,毕竟是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名字你来定。”
徐知妍兴奋地道:“名字真的由我来定吗?”
陈远文肯定道:“是的,你是琉璃厂的东家之一嘛。”
徐知妍开心地道:“太好了,我要叫它万花筒。”
而陈远文此时已经让冯宁叫来了工坊的几个大师傅,让他们在一旁观看他制作万花筒,他边示范边解说,道:“这是作坊接下来的新产品,一定要认真学。”
他裁割了三块长120毫米、宽30毫米的镜子玻璃,搭成三角棱柱。棱柱外面用牛皮纸包紧,他提示师傅们也可以在棱脊上用其它纸固定。
之后,他用厚纸卷制一个内径40毫米、长135毫米的圆筒,将三角棱柱装进圆筒。在筒的一端,装一块直径40毫米的圆形透明玻璃片和一个圆纸环,作为观察孔;在另一端,紧贴着棱柱也装一块圆形透明玻璃片,放入一些彩色碎玻璃,隔开少许,再装上一块圆形毛玻璃片。玻璃可用硬纸环挡住,使它不掉下来。
到此,又一只万花筒就制成了。他将这只万花筒递给早已等候在一边的潘老太爷,示意他将一只眼睛贴近观察孔,用手转动万花筒或用手指轻轻弹敲万花筒,就能看到美丽的、变化无穷的各种彩色图案。
潘老太爷按照陈远文的指令将眼睛凑到万花筒的观察孔,轻轻转动筒身,然后就看到了筒内神奇的变化多端的彩色图案,他又换了一种方法,用手指轻轻弹敲筒身,随着筒内彩色玻璃碎的流动,观察孔里呈现又一番的美妙景象。
“好,此物甚妙。”潘老太爷想着过一段时间就是宫中小太子的生辰,他觉得如果将此物奉上,哄好太子爷,圣上肯定会龙颜大悦。嗯,等会和远文商量一下。
此时,陈远文针对琉璃厂有很多彩色琉璃珠废品的情况,特别示范制作了一款滚珠万花筒。
结构与刚才两款万花筒一样,只是将彩色纸屑或彩色玻璃碎换成小的彩色玻璃珠4~5粒即可。
前面步骤都一样,只是把万花筒上的毛玻璃片和碎屑,对准三角棱柱底部中心,装上一粒大的彩色玻璃珠,使它既能转动,又不会滑出即成。用手指拨动玻璃珠,就能通过观察孔,看到各种彩色图案。
之后,陈远文就没再动手,他向几位大师傅介绍了其它的几款万花筒的制作方法,如暗箱型,则将万花筒的主体前端装着内有标的物(芯),如玻璃珠的,被称为暗箱的盒子,通过旋转,使图案瞬息万变,赏心悦目。
还有婚礼型,即在两个筒的中央装有标的物,一侧的筒由2片镜片组成,而另一侧通常由3片组成。两个人可从两端同时欣赏,多作为祝贺结婚的礼物赠送,从而得到婚礼万花筒的称呼。
其实在前世还有蜻蜓型万花筒,不用万花筒通常使用的镜片,只装有带切口的玻璃片。透过它所看到的景色,同样的图像会变成无数多个。这是在万花筒诞生之时就有的视觉玩具,玻璃片多是被切成格子状的,也有的是切成龟甲状或只是纵向切割。被切割的玻璃片看起来像蜻蜓的眼睛(复眼),所以被称为蜻蜓型,但是陈远文不打算开发那么多,还是留给师傅们以后去发明创造吧。
而此时,几位大师傅已经在陈远文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制作这三款万花筒,并且细细观察成品的效果。
陈远文发现,果然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人士,几位大师傅一上手就会,一会就有很多发散的想法。
例如师傅甲提出,第一款的彩纸完全可以请画师绘制精美的画卷,如花和动物,甚至美人图案,哇,春宫图万花筒,这会不会很劲爆,画面太美,陈远文只好轻咳几声打断师傅甲的滔滔不绝。
嗯,这位大师傅很会贴合市场大客户-权贵们的隐秘需求,适合做创意总监,市场定位很准。
而师傅乙则提议,万花筒通常使用的镜片,可以尝试换成带切口的玻璃片,这样透过它所看到的景色,同样的图像可能会变成无数多个,哟,这不就是陈远文刚才想到的蜻蜓型万花筒的雏形吗,嗯,这个师傅很有创新思维,适合做技术总监,有前途。
而师傅丙则提出,万花筒的制作需要按材质分档次制作和售卖,搭配各档次不同的外包装盒,这样才能吸引不同客人光顾。咦,这位大师傅居然还懂针对不同客户层设计不同产品,果然人才处处有,只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目光。
对此,陈远文肯定了三位大师傅的意见,同时吩咐潘管事,从这个月起给三位大师傅加薪二成,让他们各自带学徒把这几种万花筒造起来,人手不够就到工坊家属区招人,再不够就到棚户区招人吧,流民只要有工作就可以向官府申请户籍了。
那块横在工坊和家属区的棚户区始终是琉璃厂的不安定因素,陈远文不忍心驱逐这些可怜人,所以他和潘老太爷商量,如果机会成熟,准备把地买下来,扩大工坊和家属区,开发更多产品就可以安置更多流民转为有户籍的良民,这也是徐知府的政绩。
安排完相关事宜,潘老太爷才轻声和陈远文讲起想将万花筒送去皇宫固宠的事,陈远文想了想,现在那位朱厚照太子才3岁吧,应该喜欢万花筒,他点头同意了,而且他猜测就算不同意,估计他身边的四大护卫也会把这件事上报,所以还不如自己识趣点主动献上,虽然不是啥利国利民的发明创造,但在圣上面前时不时刷刷存在感还是很有必要的 。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