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貂蝉的感慨,他真的是在招贤纳士
她看到长安城里的粮价,比天下任何一个地方都低。她看到那些曾经面黄肌瘦的百姓,脸上渐渐有了血色。她看到学堂里传出稚嫩的读书声,那些泥腿子的孩子,也能捧起书卷,学习认字。
现在,她又看到了这些从天南地北赶来的读书人和匠人,他们的眼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被压抑了太久,终于看到天光的希望。
那个被义父称作“恶魔”的男人,那个在她面前言语粗鄙、行为霸道的男人,他所做的一切,真的是在“荼毒百姓”吗?
“文姬妹妹,”貂蝉转过头,声音有些发涩,“你说,他……相国他,为何要这么做?他明明已经权倾天下,为何还要费这么大的力气,去做这些事?”
她本以为,董卓招贤,不过是又一场笼络人心的政治作秀,是演给天下人看的把戏。可眼前这番景象,这成千上万人的奔赴,却让她明白,这不是演戏。
演戏,演不出人们眼中那种发自肺腑的希望。
蔡文姬拿起一片蜜瓜,递给貂蝉,她的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
“姐姐,你觉得,是一座用金银珠宝堆砌的宫殿更坚固,还是一座用万千砖石垒砌的城墙更坚固?”
貂蝉微微一怔。
“相国他,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蔡文姬的语气很平静,像是在诉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他知道,房子要稳,地基得牢。他治下的天下,百姓是地基,这些有才学、有手艺的人,就是一块块垒起城墙的砖石。他不是在作秀,他是在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坚城。”
“至于他为何要这么做……”蔡文姬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远方那片热闹的街景,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意,“或许,他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个天下,本就该是这个样子。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人人……都有一个盼头。”
人人都有一个盼头。
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像一道惊雷,在貂蝉的心湖中炸开。
她想起了自己,被王允收养,苦练歌舞,唯一的“盼头”就是有朝一日能为义父分忧,刺杀国贼。她想起了那些被送入相国府的美人,她们的盼头,或许只是能在下一个天明时,还能好好地活着。
而董卓,那个粗鲁的男人,却在为全天下的百姓,创造一个可以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的盼头。
这……这还是那个恶贯满盈的国贼吗?
貂蝉的心,彻底乱了。她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一个巨大的分岔路口,一边是义父的殷切期望和汉室的大义,另一边,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一个正在焕发生机的新世界。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
前几日,府里一个负责采买的小吏,因为贪墨了十几个鸡蛋的钱,被李儒下令拖出去斩首。当时她只觉得李儒手段酷烈,不近人情。
可后来听府里的侍女们议论,她才知道,那个小吏不仅贪墨,还仗着相国府的威势,欺压卖鸡蛋的老农。董卓听闻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的兵在外面拿命换安宁,不是为了让你们在里面作威作福的。告诉李儒,这种人,留着过年吗?”
他明明对敌人、对那些世家门阀狠辣无情,却又对最底层的百姓,抱有这样一种朴素的,甚至有些粗暴的维护。
这种极致的矛盾,让董卓的形象在貂蝉心中,变得愈发模糊,也愈发……立体。
“他……他真的,是在招贤纳士,而不是在演戏……”貂蝉低声喃喃,这句话,既是说给蔡文姬听,也是在说服她自己。
蔡文姬微笑着点头:“姐姐,用心去看,而不是只用耳朵去听。你会发现,相国他,远比传说中,要复杂得多。”
两人正说着,一阵奇特的、低沉的声响,忽然从后园深处的一个方向传来。
那声音很古怪,像是巨兽的沉重呼吸,又像是无数铁器在相互摩擦、撞击,还夹杂着一种“轰隆隆”的闷响,连脚下的楼板,都感到了轻微的震动。
“咦?这是什么声音?”貂蝉好奇地循声望去。
那个方向,是相国府的禁区。平日里有重兵把守,任何人不得靠近。她只知道那里原先是一片荒废的马场和几间库房,后来被董卓下令改建,运进去了无数她看不懂
喜欢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