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原始纪元

心非本心

首页 >> 那时的原始纪元 >> 那时的原始纪元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解锁七十二变,老婆小兕子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抗战之关山重重明贼大唐:李世民死后,观音婢怀孕了万历小捕快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煮酒点江山
那时的原始纪元 心非本心 - 那时的原始纪元全文阅读 - 那时的原始纪元txt下载 - 那时的原始纪元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8章 影时晾晒与数字记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清晨的长影时刚漫过青林,晾晒场就热闹起来 —— 阿山带着 3 个青壮,正把前 45 章编好的 8 块晒席(每块 2 尺 x3 尺,用木杆量尺校准过)铺在平整的土台上,晒席边缘用小石子压住,防止被风吹卷。“每块席子要留 1 尺间距,方便翻晒时走,别踩坏粟穗。” 阿山边铺边叮嘱,手里的木杆时不时比量着间距,确保和之前规划的一样。

小禾拎着杨木板和兽毛笔,早早蹲在晾晒场旁的木凳上(阿山昨天特意做的,方便她记录),木板上已经写好了 “晾晒计划”:“11 整筐 + 1 半筐(粟穗),8 块晒席,每席摊 1 整筐 + 半筐”—— 这是她昨晚和那时算好的,11.5 筐粟穗平均分到 8 块席子,每块席子摊 1.5 筐,刚好能摊薄(老麦说 “摊薄才晒得快,不闷潮”)。

“阿山哥,第一块席子可以倒粟穗啦!” 小禾举着木板喊。阿平推着昨天用的大计量筐(底宽 1 尺、高 1 尺)走过来,筐里装的是 47 章手摘的那半筐粟穗:“先倒这半筐,再补 1 整筐,凑够 1.5 筐,记清楚是‘手摘粟穗’,别和镰割的混了。”

小禾赶紧在木板上写 “席 1:1 整筐(镰割)+ 半筐(手摘)=1.5 筐(粟穗)”,“半” 字写得比昨天工整,中间的横刚好把 “十” 字分匀,旁边还画了个小筐,筐中间画条线代表 “半筐”。“记好啦!席 1 是手摘 + 镰割混摊,其他席子都是纯镰割的!”

太阳慢慢升高,长影时的影子渐短,族人们开始往晒席上摊粟穗。老麦拿着一把小竹耙(前 45 章驱虫时编的,齿距均匀),教青壮们摊粟穗:“耙齿要轻轻刮,把粟穗摊成 1 指厚,能看到晒席的纹路最好 —— 太厚了下面的粟粒晒不到,会闷出霉点。”

小禾跟着老麦学辨湿度,老麦抓起一把粟穗,指尖捏了捏:“现在的粟穗是‘潮手’,捏完手指有点湿,得晒到‘干手’才成。” 他让小禾在木板上写 “长影时:粟穗潮手,每席摊 1.5 筐,厚度 1 指”,“潮手” 两个字旁边画了个捏粟穗的小手简笔画,方便以后看记录时联想。

摊晒到第 5 块席子时,阿平突然喊:“这筐粟穗比别的沉!是不是昨天收的时候沾了露水?” 小禾跑过去,用 45.5 章学的 “半量计数” 测了测 —— 同样 1.5 筐粟穗,这筐倒在晒席上比别的少摊了半尺宽。“阿平叔,这筐粟穗潮,得摊更薄点,1 指不到,记‘席 5:1.5 筐(潮穗),摊 0.8 指厚’。” 她在木板上补了个 “薄” 字,旁边画了个比手指短的线条。

那时走过来,摸了摸席 5 的粟穗:“确实潮,中午短影时多翻一次,别和别的席子一样只翻一次。” 他蹲下来对小禾说:“把‘席 5 多翻 1 次’记在旁边,用个‘△’符号标出来,提醒翻晒的人。”

正午的短影时,太阳烈得晃眼,晒席上的粟穗已经有点发烫。老麦喊:“翻晒啦!按影时,现在翻刚好,把下面的粟穗翻上来!”

族人们拿着小竹耙,开始按顺序翻晒。小禾站在晾晒场中间,手里的木板上列着 “翻晒次数表”:“席 1-4、6-8:翻 1 次;席 5:翻 2 次”—— 她每看到一块席子翻完,就用炭粉在对应的席子编号旁画一道横线,翻两次就画两道。

“席 5 翻第二次啦!” 阿山的声音传来。小禾赶紧在 “席 5” 旁画第二道横线,又写了 “短影时 1 刻后翻第二次”——“刻” 是前 45 章影时的细分,长影时和短影时之间分 3 刻,方便记具体时间。“阿石哥说‘刻’比记太阳位置清楚,以后翻晒都记‘刻’。” 小禾小声念叨,把 “刻” 字圈了圈,怕自己忘了。

翻晒到席 3 时,老麦发现了问题:“这里有几株粟穗的穗轴有点发黑,是昨天收割时沾了渠边的泥水!” 他让青壮把发黑的粟穗挑出来,单独放在小藤碗里(45.5 章的计量碗):“这碗粟穗要晒在最晒的地方,多晒 1 刻,不然会发霉。” 小禾立刻在木板上写 “席 3:挑出 1 碗(黑穗),多晒 1 刻”,“碗” 字画了个小藤碗的形状,旁边标了 “1”。

太阳西斜,斜影时的影子拉长,晒席上的粟穗已经变得蓬松,抓一把在手里,指尖干干的 —— 老麦说的 “干手” 状态到了。“收拢啦!按晒席顺序收,别弄混挑出来的黑穗!” 那时的声音在晾晒场回荡。

阿平推着空的大计量筐过来,每块席子收完,小禾就用木杆量筐里的粟穗高度:“席 1 收完,筐高 8 寸(比之前的 1 尺矮 2 寸),是‘干穗’,记‘席 1:收 0.8 筐(干穗)’;席 5 收完,筐高 7 寸,潮穗晒得干,记‘席 5:收 0.7 筐(干穗)’。”

她边记边算总数:8 块席子,7 块收 0.8 筐,1 块收 0.7 筐,总共是 7x0.8+0.7=6.3 筐?不对,她赶紧重新算 —— 哦,是每块席子摊 1.5 筐湿穗,晒干后水分蒸发,所以干穗少了,应该按实际收的筐数加:席 1-4、6-8 共 7 块,每块 0.8 筐,是 5.6 筐;席 5 是 0.7 筐,总共 6.3 筐?不对,小禾又数了一遍木板上的记录,突然笑了 —— 她把 “11.5 筐湿穗” 写成了 “1.5 筐”,赶紧改过来:“是 11.5 筐湿穗,晒干后收 6 整筐 + 半筐 = 6.5 筐(干穗),水分晒掉了 5 筐!”

老麦走过来,抓起一把干穗搓了搓,粟粒簌簌落在手心里,没有粘连:“对!这样的干穗能装储存棚了,要是搓着有粘连,还得晒一天。” 他让小禾在木板上写 “斜影时:收 6 整筐 + 半筐(干穗),湿度合格(干手 + 搓粒散)”,“合格” 两个字旁边画了个对勾。

傍晚的篝火旁,小禾把今天的 “晾晒全记录” 铺在地上,族人们都围过来看:

? 长影时:8 席,11.5 筐(湿穗),摊 1.5 筐 \/ 席,席 5 潮穗摊薄;

? 短影时:席 1-4、6-8 翻 1 次,席 5 翻 2 次,席 3 挑 1 碗黑穗;

? 斜影时:收 6.5 筐(干穗),湿度合格,黑穗单独装 1 小筐。

“今天的记录比昨天清楚多了,数字和‘半’字都没写错!” 那时笑着说,指着 “6.5 筐(干穗)”:“明天把这 6.5 筐干穗运到储存棚,先放在草堆上,等粮仓建好再装仓 —— 老麦,你明天再检查一遍干穗,别让有潮的混进去。”

老麦点点头,突然皱起眉:“6.5 筐干穗,草堆只能放 5 筐,剩下的 1.5 筐咋办?要是堆在地上,晚上露水大,会返潮。”

小禾也跟着急:“那可咋整?我们刚晒好的干穗,不能再潮了!”

那时摸了摸下巴,看着远处的储存棚:“明天先把草堆腾一半,把最干的 5 筐放进去,剩下的 1.5 筐,晚上用晒席盖着,上面压木杆,别让露水打进去 —— 等阿山把粮仓的木架搭起来,再赶紧装仓。” 他让小禾在记录板上补 “储存问题:6.5 筐干穗,草堆仅容 5 筐,剩 1.5 筐需露天暂存,盖晒席防露”,旁边画了个警告的 “△” 符号。

夜色渐深,小禾把今天的记录板挂在知识墙 “数字表” 旁边,木板上的 “1.5 筐”“6.5 筐”“半筐” 写得整整齐齐,旁边的简笔画清晰明了。她想起 45.5 章学数字时总怕写错,现在不仅能熟练写 1-10,还能把 “半” 和整数结合起来记复杂的晾晒流程,心里满是踏实。

“明天一定要看好那 1.5 筐露天的干穗,别返潮了。” 小禾睡前还在念叨,她不知道,这 1.5 筐干穗的暂存问题,正是储存危机的开始 —— 而今天的晾晒记录,会成为解决危机的关键依据。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那时的原始纪元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主宰之王武逆焚天重生左唯我在万倍地球上,猎杀外星神明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余生暖暖都是你万古第一婿大唐:神级熊孩子欢乐田园小萌妻奇门医仙混花都剑骨天师之上美漫之道门修士极品高手在都市偏执霸总的罪妻凌依然易瑾离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重生之乘风而起恶恐式死亡游戏神魔大唐之无敌召唤初之心盛霆烨免费阅读无弹窗
经典收藏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罗斯君王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我的姐夫是太子制霸大宋之奸臣传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三国之诸葛天下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异域之星球领主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山河血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大明极品赘婿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朕绝不当皇帝吾父朱高煦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
最近更新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穿越之乱世明君杨凌传之逆袭家主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我,刘协,三造大汉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铸运天秦大梁好声音大唐长安秘物栈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大明执政官大唐风流小厨师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这个师爷很科学吴三桂称帝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黑风寨主成帝路最后的一位将军
那时的原始纪元 心非本心 - 那时的原始纪元txt下载 - 那时的原始纪元最新章节 - 那时的原始纪元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