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爪”突击队的专属装备室内,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机油、新材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臭氧味道。这里不像是军营仓库,更像是一座高度集成的尖端科技实验室。数十个打开的银灰色装备箱沿墙排列,里面是分门别类、闪烁着金属冷光或哑光迷彩的各式装备。
新加入的队员们——“雷公”、“弦月”、“蒲公英”、“泰山”——已经换上了与林骁三人同款的、采用特殊纤维编织、具有一定防割和能量缓冲功能的深灰色作战服,正围在几个打开的装备箱前,眼神中既有兴奋,也有面对未知的凝重。赵二柱(“墓碑”)正爱不释手地抚摸着一挺经过改装、枪管加粗、下方挂着硕大弹鼓的新型突击步枪,嘴里啧啧有声:“好家伙,这玩意儿够劲!打坦克都够用了吧?”
“理论上,它的穿甲弹在有效射程内可以击穿大部分轻型装甲车的侧面装甲。”一个冷静的女声从旁边传来。说话的是“弦月”,代号“月”,真名楚月,原属于某军区直属电子对抗团,是全军比武摘金夺银的电子战高手。她身材高挑,扎着利落的马尾,正熟练地检查着一个布满接口和微型屏幕的单兵战术终端。“但我们的主要威胁,恐怕不是常规装甲目标。”
“泰山”——本名岳山,原重火力支援手,人如其名,壮硕得像座小山——拍了拍身边一具流线型的、闪烁着蓝色指示灯的六管转轮机枪,声音瓮声瓮气:“管他什么目标,火力覆盖,真理永恒。”他身旁的箱子里,还放着单兵火箭筒和数枚特制的、弹头上有着奇怪纹路的火箭弹。
“蒲公英”,医疗兵柳絮,一个看起来文静秀气的女兵,正小心地将一种泛着淡绿色荧光的急救凝胶和几支标注着复杂化学式的注射器放入多功能医疗包。她的动作轻柔而精准,与周围硬核的武器形成了鲜明对比。
“雷公”,爆破手狄雷,则对着一箱子形态各异的爆炸物和精巧的引爆装置两眼放光,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计算着当量配比。
林骁(“锋刃”)站在中央,没有急于检查自己的装备。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员,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这是一支临时组建但个体实力顶尖的队伍,磨合是最大的问题,但时间不等人。
“装备都熟悉得差不多了?”林骁开口,声音平静,却自带一股让所有人安静下来的气场。
“报告队长,‘弦月’已初步掌握单兵战场信息节点及电子对抗模块,兼容性测试通过率百分之九十二。”楚月第一个回应,语速快而清晰。
“重火力单元检查完毕,状态良好。”“泰山”拍了拍机枪。
“爆破单元……嘿嘿,够把半个山头犁一遍了。”狄雷咧嘴笑道。
柳絮和赵二柱也点了点头。
“很好。”林骁走到一个标注着他名字的银色长条装备箱前,箱盖感应到他的接近,自动无声滑开。里面躺着的,正是那把他从“哭泣峡谷”就开始使用、经过基地技术部门多次升级改造的高精度狙击步枪。此刻的步枪,线条更加流畅,枪身上多了几道细微的幽蓝色能量导流槽,与枪膛内刻画的复杂纹路相连。旁边摆放着数种特制弹药,包括能在极端低温下保持稳定性的穿甲弹、带有微弱能量干扰效应的爆裂弹,以及……三枚弹头呈暗金色、内部似乎有液体流动的、标注为“弑神-I型”的特殊子弹。这是针对可能出现的、拥有能量护盾或超强再生能力的目标而研发的最终手段,数量稀少,每一枚都价值连城。
林骁的手指拂过冰冷的枪身,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油然而生。同时,他体内那缓慢运转的系统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与枪身那些能量导流槽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共鸣。这枪,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他身体的延伸。
除了主武器,箱内还有一把加强了近战破甲功能的新型战术手枪、一把采用高硬度记忆合金锻造、刃口闪烁着纳米级锯齿寒光的格斗军刺,以及一套贴合身体线条、关键部位镶嵌了轻型复合装甲片的黑色作战外骨骼。这套外骨骼不仅能提供额外的力量和机动性,其内部还集成了环境适应(包括极端低温)、生命维持、以及……一个微型的、与林骁体内系统尝试连接的生物接口。
“锋刃,你的装备是特制的,尤其是那套‘影武者’外骨骼和生物接口,还处于极限测试阶段。”一个穿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走过来,语气严肃地提醒,“非必要情况下,不要强行进行深度连接,你的生理数据……很独特,我们无法完全预测接口激活后的反应。”
林骁点了点头。他明白,自己既是战士,也是重要的“研究样本”。但他更清楚,要想完成任务,活下来,就必须驾驭所有可用的力量,包括体内这不受控制却潜力巨大的“异物”。
就在队员们各自熟悉装备时,装备室的主屏幕亮起,周铁军大校严肃的面孔出现。
“利爪突击队,五分钟内完成最后装备调试,随后到一号简报室集合。情报分析部门有了突破性发现,‘寒冰王座’的目标确认了。”
所有人神色一凛。
五分钟后,一号简报室。
巨大的全息沙盘上,西伯利亚冰原的立体地形图纤毫毕现。狂风、暴雪、深达数十米的冰裂缝、以及隐藏其下的暗河与空洞,构成了一个极端恶劣且复杂的作战环境。
王主任指着沙盘中心,一个被标注为巨大红色三角的区域:“这就是‘寒冰王座’遗迹的预估入口区域,位于一座死火山口下方的永久冻土层中。我们的侦察卫星和无人潜航器(利用冰下暗河通道)付出了巨大代价,才传回了这些模糊的影像。”
屏幕上出现几张热成像和地质雷达扫描图叠加的画面。可以隐约看到一个巨大的、非自然的金属结构轮廓,深埋在冰层之下。结构周围,有明显的能量反应,以及……人工修筑的防御工事、巡逻路线和疑似防空阵地的标记。
“可以确认,‘夜莺’已经在此经营了相当长的时间。他们的防御体系非常完善,结合了常规军事力量和……我们怀疑的、基于‘星门’技术的能量屏障和探测系统。”李教授补充道,调出了一段极其短暂且模糊的视频片段——一道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淡蓝色光膜,在暴风雪中一闪而过,将一枚试图靠近的小型侦察无人机瞬间湮灭成基本粒子。
简报室内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常规渗透方式几乎不可能。”孙博士沉声道,“唯一的突破口,在这里。”他放大了冰原边缘一处不起眼的区域,那里有一条被厚厚冰层覆盖的、但地下雷达显示有活跃水流的大型暗河。“这条暗河最终会汇入遗迹下方的一个巨大地下空腔。根据有限的数据分析,那里可能是遗迹的‘排污’或‘冷却’出口,防御相对薄弱,而且能量屏障可能存在周期性波动。”
“你们的任务,就是乘坐特制的‘潜龙’级小型潜航器,从两百公里外的北冰洋边缘冰架下潜入,通过这条暗河通道,抵达遗迹下方。”周铁军接过了话头,目光扫过每一名队员的脸,“潜入过程预计需要三十六小时,期间无法与外界联络。抵达目标点后,A组(林骁、赵二柱、楚月)负责潜入遗迹核心区域,定位并获取‘夜莺’的‘启门’计划核心数据,并伺机破坏。b组(幽灵、狄雷、岳山、柳絮)在入口处建立前进基地和撤退点,提供火力支援和应急医疗,并确保退路畅通。”
“记住,你们不是去占领,而是去窥探、窃取、破坏。行动必须迅捷、隐蔽、致命。一旦暴露,或者‘启门’仪式启动迹象无法阻止……”周铁军的语气沉重下来,“授权使用‘烛龙’协议。”
“烛龙协议?”赵二柱忍不住低声问。
“代号‘烛龙’,是一次性的、大当量战术钻地热核攻击。”周铁军的声音冰冷无情,“届时,整个区域,连同遗迹和里面的一切,都将被从地球上抹去。而你们……需要在那之前,撤到安全距离之外。”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简报室。核武器!这是最后的手段,也意味着任务的成功率渺茫到令人绝望。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自杀式行动,区别只在于是否能死得有价值。
林骁深深吸了一口气,冰凉的空气涌入肺腑,却让他的头脑异常清醒。他抬起头,看向周铁军,看向沙盘上那个代表着死亡与未知的红色三角,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目标已确认。利爪,准备出击。”
喜欢重生之铁血兵魂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之铁血兵魂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