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称帝

沙漠里的种子

首页 >> 吴三桂称帝 >> 吴三桂称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醉枕江山与南宋同行獒唐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三国:最强谋士大家好,我就是那个倒霉蛋鲁滨逊纵天神帝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蜀汉之庄稼汉重建北宋
吴三桂称帝 沙漠里的种子 - 吴三桂称帝全文阅读 - 吴三桂称帝txt下载 - 吴三桂称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章 智对多尔衮,隔空探虚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暮春的山海关,风沙比往日更烈,呼啸着掠过总兵府的飞檐,卷起墙角的枯叶,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远方传来的战吼。李明远刚处理完城防加固的文书,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窗外便传来亲兵急促的脚步声。

“将军,关外有清军使者求见,说是多尔衮王爷派来的亲信,携带密信,要求面呈将军本人。”亲兵单膝跪地,语气谨慎。李自成的招降使者还在驿馆待着,多尔衮的人此刻找上门,显然是嗅到了风声,想趁机施压。

李明远指尖在桌案上轻轻一顿,眸中闪过一丝精光。多尔衮这步棋走得极快,显然是不想让他有太多时间周旋。他沉吟片刻,沉声道:“让他进来。记住,全程在外守卫,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书房,包括驿馆里的大顺使者那边,也派人盯紧了,防止他们互通消息。”

“末将遵命!”亲兵领命退下,不多时,便引着一名身着青色锦袍、留着辫子的男子走进书房。那男子约莫三十岁年纪,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进门后并未行礼,只是微微颔首,语气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傲慢:“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在下范文程麾下幕僚张存仁,奉睿亲王多尔衮之命,特来递送书信。”

李明远心中一动。张存仁?他记得此人原是大明将领,后来投降清军,颇得多尔衮信任,是清军入关前的重要谋士之一。多尔衮派他来,显然不是简单的送信,而是想探他的虚实,甚至借机施压。

他不动声色地抬手示意:“张先生请坐。不知睿亲王有何指教?”

张存仁毫不客气地坐下,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封的书信,放在桌案上,推到李明远面前:“我家王爷说了,如今大明已亡,李自成逆贼霸占京城,残害百姓,将军手握三万关宁铁骑,镇守天下第一关,实乃汉家栋梁。若将军愿开关借兵,与我大清共讨逆贼,事成之后,王爷愿奏请皇上,封将军为王,世守辽东,裂土而治,共享荣华富贵。”

李明远拿起书信,并未拆开,只是摩挲着封蜡上的清军印信,脸上露出沉吟之色。信中的内容,他早已能猜到七八分——无非是“借兵破顺”的老套路,用“裂土封王”的诱饵,诱骗他打开山海关大门。但他清楚,多尔衮所谓的“借兵”,实则是想收编关宁铁骑,一旦山海关洞开,清军入关,他吴三桂便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张先生,”李明远放下书信,语气带着几分为难,“睿亲王的好意,本将军心领了。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关宁铁骑皆是大明旧部,如今崇祯皇帝刚驾崩,将士们悲痛万分,若贸然与大清合作,恐怕会引发哗变,到时不仅无法共讨逆贼,反而会自乱阵脚,得不偿失啊。”

这番话,与他应对李自成使者的说辞如出一辙,既表达了“不敢轻易答应”的态度,又给了对方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

张存仁显然早有准备,冷笑一声:“将军此言差矣!大明已亡,无可挽回,识时务者为俊杰。李自成逆贼残暴不仁,劫掠官绅,百姓怨声载道,岂能长久?我大清兵强马壮,仁德布于天下,此次兴兵,实为吊民伐罪,拯救汉家百姓于水火。将军若能认清形势,归顺大清,不仅可保自身富贵,更能为天下苍生造福,何乐而不为?”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凌厉起来:“况且,如今我大清十万大军已屯兵关外,李自成的大顺军也在虎视眈眈。将军夹在中间,若不做出决断,一旦两军同时发难,山海关必破无疑!到那时,将军悔之晚矣!”

这番话软硬兼施,既有诱惑,又有威胁,显然是想逼迫李明远尽快表态。

李明远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恭敬:“张先生所言极是,只是此事关系到三万将士的身家性命,本将军实在不敢擅自做主。还请张先生宽限几日,容我与众将商议一番,再给睿亲王答复,如何?”

张存仁盯着李明远的眼睛,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见李明远神色坦然,语气诚恳,不像是在敷衍,便点了点头:“也罢。我家王爷念及将军处境,便给将军三日时间。三日后,我再来听候答复。若将军还是犹豫不决,休怪我大清铁骑不认情面!”

“多谢张先生体谅!”李明远连忙拱手道谢,又吩咐亲兵,“备下薄酒,好好招待张先生。”

“不必了。”张存仁站起身,摆了摆手,“我还有要务在身,先行告辞。将军好自为之!”说罢,他转身离去,脚步匆匆,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送走张存仁,李明远脸上的笑容瞬间褪去,拿起多尔衮的书信,随手丢在一边,神色凝重。多尔衮派张存仁来,显然是察觉到了他的拖延之意,这三日,必然不会安分,说不定会暗中联络军中的投降派,甚至派人侦查山海关的防御部署。

“将军,这多尔衮的使者来者不善,我们该如何应对?”吴应麒从屏风后走出来,神色担忧。他刚才一直在暗中听着,张存仁的威胁让他心中不安。

李明远走到地图前,手指落在关外的宁远、锦州一带,沉声道:“多尔衮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李自成,而是整个中原。他所谓的‘借兵破顺’,不过是个幌子。我们必须尽快摸清清军的真实兵力部署,才能制定应对之策。”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已让人去联络苏凝香了,她在辽东一带人脉极广,消息灵通,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有用的情报。你立刻派人去驿馆附近加强守卫,密切关注张存仁和李甲的动向,防止他们私下接触。另外,传我命令,军中所有将领一律不得私自与清军、大顺军使者见面,违者军法处置!”

“末将遵命!”吴应麒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夜幕降临,山海关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城墙上的火把偶尔发出噼啪的声响。李明远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烛火摇曳,映得他的身影忽明忽暗。他知道,这三日是关键,不仅要应对清军和大顺军的双重施压,还要肃清内部的投降派,稳定军心。

就在这时,书房的窗户被轻轻推开,一道纤细的身影如同鬼魅般飘了进来。来人一身夜行衣,蒙着面纱,只露出一双清澈而锐利的眼睛,手中提着一个黑色的包裹,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

“苏阁主,你来了。”李明远并未惊讶,似乎早已料到她会来。

来人正是江湖情报组织“红袖阁”的阁主苏凝香。她摘下面纱,露出一张娇美而妩媚的脸庞,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吴将军果然守信。这是你要的清军兵力部署情报,耗费了我不少人力物力,这份人情,你可得记着。”

她说着,将黑色包裹递了过去。

李明远打开包裹,里面是一张详细的地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清军的营地位置、兵力分布、将领姓名,甚至连粮草囤积地都标注得一清二楚。他仔细看了看,心中一沉——多尔衮果然是虚张声势,所谓的“十万大军”,实则只有五万左右,其中还包括两万蒙古骑兵,战斗力远不如八旗精锐。但即便如此,五万大军也远非山海关目前的兵力所能抗衡。

“多谢苏阁主。”李明远将地图收好,沉声道,“这份情报很重要。不知清军近期有何动向?”

苏凝香走到桌前,拿起茶杯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才缓缓说道:“多尔衮目前还在观望,似乎在等待你的答复。不过,他已经派人联络军中的白广恩,许诺给他高官厚禄,让他暗中配合清军,打开山海关城门。另外,张存仁此次来山海关,不仅是为了送信,还带着不少密探,正在暗中侦查山海关的防御部署。”

李明远眼神一冷:“白广恩果然勾结清军!看来,我们必须尽快动手了。”

苏凝香微微一笑:“吴将军打算怎么做?需要我帮忙吗?只要价钱合适,‘红袖阁’什么都能做到。”

李明远看着她,沉吟片刻:“我需要你帮我盯着白广恩的动向,一旦他有异动,即刻禀报。另外,帮我查一下张存仁的行踪,看看他有没有和大顺军的使者接触。事成之后,我会给你足够的粮草和军械,作为回报。”

“成交!”苏凝香爽快地答应下来,“不过,我劝你尽快处置白广恩。此人反复无常,留着始终是个隐患。而且,多尔衮那边也不会给你太多时间,三日之后,若是你还不答复,他很可能会率先动手。”

李明远点点头:“我知道。你放心,我自有安排。”

苏凝香不再多言,重新戴上面纱,身形一闪,便从窗户飘了出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书房里再次恢复了寂静。李明远走到地图前,将清军的情报与之前掌握的大顺军动向结合起来,心中渐渐有了一个计划。多尔衮的清军虽然人多,但内部并不团结,蒙古骑兵与八旗军之间存在矛盾;李自成的大顺军虽然看似强大,但军纪涣散,将领之间各怀异心。只要利用好这些矛盾,采取“虚与委蛇、分化瓦解”的策略,未必不能度过这次危机。

“白广恩……张存仁……李甲……”李明远低声默念着这几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杀气。这些人,都是他逆命之路上的绊脚石,必须一一清除。

次日一早,李明远召集吴应麒、夏国相等人议事,将清军的情报告知众人。众人听后,皆是心中一沉,但也松了一口气——毕竟清军的兵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只要防守得当,未必不能守住山海关。

“将军,既然白广恩勾结清军,我们不如直接将他拿下,以绝后患!”夏国相咬牙道,性格急躁的他早已忍无可忍。

李明远摇了摇头:“不可。白广恩在军中还有不少亲信,若是贸然动手,恐引发哗变。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同时也能震慑军中的其他投降派。”

吴应麒沉吟道:“将军的意思是,设下圈套,引他上钩?”

“正是。”李明远点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三日之后,张存仁再来催要答复,便是我们动手的最佳时机。到时候,我们就设一场‘鸿门宴’,将白广恩和他的党羽一网打尽!”

众人闻言,皆是眼前一亮,纷纷表示赞同。

接下来的两日,李明远一边继续与张存仁和李甲虚与委蛇,拖延时间,一边暗中部署,让吴应麒和夏国相做好准备,同时密切关注白广恩的动向。苏凝香也不断传来情报,说白广恩与张存仁的密探接触频繁,似乎在密谋着什么。

第三日清晨,张存仁果然如约而至,神色比之前更加傲慢,显然是认为李明远已经走投无路,只能选择投降。

“吴将军,三日已到,不知你考虑得如何了?”张存仁坐在书房里,开门见山地问道。

李明远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叹了口气:“张先生,实不相瞒,军中将领意见不一,反对之声甚高。尤其是副将白广恩,更是坚决反对与大清合作,还说……还说睿亲王心怀不轨,意在吞并山海关。”

张存仁脸色一变,厉声说道:“白广恩好大的胆子!此人分明是与李自成勾结,故意破坏两国合作!将军,这种人留着必成后患,不如早日将他除掉!”

李明远故作犹豫:“这……恐怕不妥吧?白将军毕竟是军中老将,威望甚高,若贸然处置,恐引发哗变。”

“将军放心!”张存仁拍着胸脯保证,“只要将军愿意归顺大清,我家王爷必定派兵支援,到时即便有哗变,也能轻松平定!”

李明远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感激之色:“多谢张先生提醒。本将军这就召集众将议事,再做最后决断。还请张先生在此等候片刻。”

说罢,他起身走出书房,对外面的亲兵吩咐道:“传我命令,召集军中所有将领,即刻到议事厅开会,有重要军务商议!”

亲兵领命而去,很快,城中的将领便陆续赶往议事厅。白广恩也收到了消息,不知是计,带着几名亲信将领,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总兵府。

议事厅内,烛火通明,李明远端坐于主位,吴应麒和夏国相站在两侧,神色冷峻。众将分坐两旁,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白广恩走进议事厅,见气氛不对,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但还是强作镇定,拱手道:“将军,不知召集我等前来,有何要事?”

李明远抬起头,目光如刀,直直地看向白广恩,沉声道:“白广恩,你勾结清军,密谋反叛,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

白广恩脸色骤变,厉声喝道:“将军,你血口喷人!末将忠心耿耿,何来勾结清军之说?”

“证据?”李明远冷笑一声,示意亲兵将一叠书信扔在白广恩面前,“这是你与张存仁的密信,上面写着你答应配合清军打开城门,出卖山海关,难道这也是假的?”

白广恩看着地上的书信,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浑身颤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些书信,正是苏凝香暗中截获的,铁证如山,容不得他狡辩。

众将见状,皆是哗然,纷纷指责白广恩背叛。

李明远站起身,语气冰冷:“白广恩,你身为大明将领,不思报国,反而勾结异族,出卖同胞,罪无可赦!今日,本将军便替天行道,斩了你这卖国贼!”

说罢,他大喝一声:“来人!将白广恩及其党羽拿下!”

早已埋伏在议事厅外的士兵立刻冲了进来,将白广恩和他的几名亲信将领团团围住。白广恩试图反抗,却被夏国相一脚踹倒在地,当场擒住。

“吴三桂,你不得好死!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白广恩被按在地上,疯狂地嘶吼着。

李明远眼神一冷,不再理会他,转而看向众将,沉声道:“白广恩勾结清军,罪证确凿,已被擒获,稍后便就地正法!从今往后,军中若有再敢勾结外敌、动摇军心者,一律以白广恩为例,格杀勿论!”

众将见状,皆是心惊胆战,纷纷跪地表示忠心:“我等誓死追随将军,绝不敢有二心!”

李明远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肃清了白广恩这个内奸,军中的投降派必然会受到震慑,军心也能彻底稳定下来。

处理完白广恩的事情,李明远回到书房,对等候在此的张存仁说道:“张先生,实在抱歉,让你久等了。军中之事已了,关于归顺大清之事,本将军还有一些细节,想与你详细商议……”

张存仁见李明远终于松口,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却不知自己早已落入了李明远设下的圈套。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李明远知道,肃清内奸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应对清军和大顺军的双重挑战,这场逆命之战,才刚刚开始。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吴三桂称帝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余生暖暖都是你诸天影视流浪欢宠田园,农女太子妃DC新氪星重生90撩男神踏准风口成巨富一卦千金:玄学主播资产过亿他和她们的群星神级熊孩子系统0幻梦0影踪0行异界黑欲青春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十荒大罗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末世重生:血月下的死神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乡村神医初之心盛霆烨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抗战之关山重重光阴之外
经典收藏直播三国:这个主播太不稳健!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奋斗在汉末乱世塞音老仙闹大明战争承包商崇祯是我老丈人!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吸血亲王的甜蜜宠物我有皇后光环大明极品赘婿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攻约梁山人在大唐已被退学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盛唐再临万世师表从收徒汉武帝开始许你盛世安宁罗斯君王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回到东汉
最近更新六州风云季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玄黄问道全球统一系统我长生不死愁啊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明末争霸大海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玄黄十二域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隋唐:家兄程咬金我,刘协,三造大汉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吴三桂称帝 沙漠里的种子 - 吴三桂称帝txt下载 - 吴三桂称帝最新章节 - 吴三桂称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