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的南疆博物馆,多了几分静谧。展厅里的老枪依旧矗立在展柜中,枪身上的划痕在灯光下清晰可见,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岁月。最近,博物馆里多了一群“小身影”——“戍边故事小队”的孩子们,每天放学后都会来这里,围着老枪转,跟着刘志强学习枪械知识,成了博物馆里的“小教官”。
这事要从上个月说起。有位来参观的退伍军人,看着老枪,和孩子们聊起了枪械的构造,孩子们听得入了迷,追着问了好多问题:“爷爷,这老枪能装多少子弹啊?”“为什么枪托是木头做的?”“当年陈峰爷爷是怎么用它吓退狼群的?”
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刘志强心里有了个想法:“我教你们认老枪吧,把老枪的故事和知识都学会,以后就能给更多游客讲解,让大家更懂戍边的不容易。”
孩子们欣然答应。从那以后,刘志强每天都带着工具来博物馆,给孩子们系统地讲解老枪。他先从枪的整体构造讲起,指着老枪的各个部位,一一介绍:“这是枪托,当年我们巡逻时,累了能靠,遇到危险时能当盾牌;这是枪管,每一次射击,都朝着守护的方向;这是扳机,扣动它,就是扛起了责任……”
为了让孩子们听得更明白,刘志强还找来了当年的弹药箱、擦枪布,一边演示一边讲:“擦枪是咱们兵的基本功,当年不管多累,每天巡逻回来,都要把枪擦得锃亮。枪是战友,你对它好,它才会在关键时刻保护你。”
小木拉提学得最认真,他拿着刘志强给的小棉布,学着擦枪的动作,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展柜的玻璃,仿佛在擦真正的老枪。“刘爷爷,陈峰爷爷当年擦枪,也是这样吗?”他抬头问。
“一模一样。”刘志强点点头,眼里满是回忆,“陈峰擦枪最仔细,枪托上的木纹都要擦得清清楚楚,他说‘老枪跟着咱们出生入死,不能委屈了它’。有一次,他发现枪膛里有块小石子,硬是用细铁丝抠了半个多小时,生怕影响射击。”
古丽娜扎则对老枪的“故事”更感兴趣,她把刘志强讲的每一个和老枪有关的事迹,都记在笔记本上:“1980年,陈峰爷爷用老枪吓退偷猎者”“1985年,老枪在暴风雪中保护了巡逻队”“1990年,老枪见证了新界碑的立起”……笔记本很快就写满了,她还在每页都画了小小的老枪图案。
阿卜杜热合曼的动手能力强,刘志强就教他认枪的零件模型。他拿着模型,把枪“拆”了又“装”,很快就记住了各个零件的作用。“刘爷爷,我发现老枪的零件都好结实啊。”他举着模型说。
“那是当然。”刘志强笑着说,“当年的老枪,都是为边境巡逻特制的,能抗冻、抗摔,不管多恶劣的环境都能用上。就像咱们戍边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咬牙坚持。”
辰辰也常跟着陈阳来博物馆,虽然年纪小,听不懂太复杂的知识,却总喜欢趴在展柜前,盯着老枪看。刘志强会把他抱起来,指着枪身上的一道凹痕说:“辰辰你看,这道痕是当年陈峰爷爷和狼群对峙时,枪托磕在石头上弄的。那时候,老枪陪着你太爷爷,守护了咱们的家。”
辰辰伸出小手,隔着玻璃摸着那道凹痕,小声说:“太爷爷好厉害,老枪也好厉害。”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孩子们都成了老枪的“小专家”。每当有游客来参观,他们就主动上前,像模像样地讲解起来。小木拉提站在展柜前,拿着刘志强教他的手势,指着老枪说:“大家好,这把老枪是1975年装备的,跟着陈峰爷爷守了二十多年的边境线。它的枪托是用桦木做的,特别结实,当年陈峰爷爷就是靠它,在雪地里和战友们并肩作战……”
古丽娜扎则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给游客念老枪的故事,念到陈峰爷爷让棉衣给新兵时,眼里含着泪,声音却格外坚定;阿卜杜热合曼则给游客演示枪的零件模型,讲解每个零件的作用,说得头头是道。
有一次,一群来南疆研学的中学生来参观,听了孩子们的讲解,纷纷竖起大拇指:“小教官们讲得太好了,我们比听大人讲更有感觉!”一位中学生还问小木拉提:“以后我们也能来学老枪的故事,当小讲解员吗?”
小木拉提点点头,骄傲地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爱咱们的祖国,想把戍边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我们都欢迎。”
刘志强看着孩子们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他拉着张明远和王建国的手,说:“老伙计们,看到没?老枪的故事,有人传下去了;咱们的精神,有人接过来了。”
张明远笑着点头,眼里泛起了泪光:“是啊,这些孩子,就是老枪的新传,是戍边精神的新希望。当年我们扛着老枪守边境,现在孩子们捧着老枪的故事传精神,一样了不起。”
陈阳把这一切都拍了下来,有孩子们讲解时认真的样子,有刘志强手把手教孩子们的场景,还有游客们专注倾听的神情。他打算把这些照片整理好,和之前界碑前的照片放在一起,做成一本厚厚的相册,等辰辰长大了,给他看这些属于“传承”的瞬间。
一天傍晚,孩子们放学又来博物馆。他们围坐在老枪展柜旁,刘志强给他们讲起了当年和陈峰一起执行任务的经历。夕阳透过窗户,照在老枪上,给枪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也照在孩子们稚嫩的脸上,映出他们眼里的光。
“刘爷爷,等我们长大了,也要像陈峰爷爷和你们一样,守护边境线。”小木拉提说。
“我们还要把老枪的故事,讲给更多更多人听。”古丽娜扎接着说。
孩子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展厅里回荡。老枪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回应着孩子们的誓言。小艾克拜尔站在一旁,看着这温馨又坚定的一幕,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老枪的故事没有结束,戍边的精神也不会褪色——因为有一群孩子,正用他们的方式,把这份坚守与热爱,传递给更远的未来。
日子一天天过,博物馆里的“小教官”越来越多,老枪的故事也越传越广。每一个来参观的人,都能从孩子们的讲解里,感受到戍边精神的力量;每一个离开的人,心里都多了一份对这片土地、对这群守护者的敬意。而那把老枪,依旧在展柜中沉默矗立,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也见证着精神的传承。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雪岭枪魂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