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月,雪脊上的积雪渐次压实,晨阳将雪地染成一片金辉。辰辰带领王磊、周卫国、小李再次踏上巡逻路,这次的任务是核查边境线新增的界桩标识,顺带排查冬季牧民转场可能出现的路线隐患。
“班长,你看那边!”行至一处开阔的雪坳时,周卫国突然抬手示意。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雪地上散落着几串凌乱的蹄印,蹄印旁还躺着一只掉毛的羊皮囊,显然是牧民常用的水袋。辰辰蹲下身,指尖抚过蹄印边缘:“雪停了三天,蹄印还没被风抹平,应该是昨天留下的。这附近是转场的必经之路,但最近寒潮频繁,不少牧民会提前赶路,怎么会有人落单?”
话音刚落,小李忽然听见远处传来微弱的吆喝声,夹杂着牛羊的低鸣。“在那边!”他指向东南方向的山谷,那里云雾缭绕,积雪更深,隐约能看到几团移动的黑影。辰辰当机立断:“走,过去看看!注意脚下,这片山谷有暗沟,踩着我的脚印走。”
四人循着声音跋涉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在一处背风的山脚下发现了被困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牧民正蜷缩在一块巨石旁,身边围着十几只瘦弱的牛羊,他的藏袍下摆沾满雪水,嘴唇冻得开裂,看到来人时,浑浊的眼睛里立刻泛起了光。“解放军同志!可算见到你们了!”老牧民挣扎着想站起来,却因体力不支晃了晃。
王磊立刻上前扶住他,小李迅速从背包里掏出保温水壶和压缩饼干。老牧民喝了几口热水,缓过劲来才断断续续说道:“我叫贡布,昨天带着羊群转场,没想到遇上阵风,迷了路。牛羊不肯走,我又脚痛,就困在这里了。”辰辰注意到他的脚踝有些肿胀,撕开急救包递过去:“您先别动,我们给您处理下伤口。王磊、周卫国,你们俩去把羊群赶到避风处,清点数量;小李,用卫星电话联系哨所,说明情况请求支援。”
分工明确后,众人立刻行动。王磊和周卫国牵着领头羊,在前面用冰镐清理出一条窄道,将受惊的牛羊逐一引到巨石后;小李熟练地操作卫星电话,报出精确坐标,同时留意着老牧民的状态;辰辰则用保温毯裹住贡布的双腿,小心地为他肿胀的脚踝冷敷:“您别急,哨所会派车在山脚接应,我们先送您往安全地带走。”
贡布看着战士们忙碌的身影,眼眶泛红:“要是没遇到你们,我这把老骨头和这群羊,恐怕都要埋在雪地里了。”辰辰一边帮他整理藏袍,一边笑着说:“您放心,守边就是守家,你们的平安,比什么都重要。”说话间,王磊已经清点完羊群:“班长,一共十三只羊、两头牛,都没受伤,就是有点饿。”
出发时,辰辰让贡布骑在临时扎成的简易雪橇上,由两人在前牵引,另外两人殿后照看羊群。雪地里行走本就艰难,带着牲畜更是举步维艰,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中,王磊想起上次暴雪被困时的场景,下意识地将自己的背包往贡布身边挪了挪,把挡风的一侧让给老人。周卫国则学着辰辰的样子,不时弯腰检查雪面,避开隐藏的暗沟和冰裂缝。
“以前总听班长说,戍边不只是守界碑,还要护百姓。”休息间隙,小李小声对王磊说,“现在才明白,这‘守土护民’四个字,到底重在哪。”辰辰恰好听到,回头补充道:“老班长当年也救过迷路的牧民,他说咱们站的这片土地,既是国境线,也是乡亲们的家园。守护家国,从来都是一体的。”
夕阳西斜时,四人终于带着贡布和羊群抵达山脚的接应点。哨所的战友早已等候在那里,还带来了热腾腾的酥油茶和糌粑。贡布握着辰辰的手不肯松开,从怀里掏出一把风干的牛肉干,硬塞给战士们:“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一定要收下。”
返程的路上,晚霞铺满雪地。辰辰看着身边三个步伐稳健、眼神坚定的新兵,想起了老班长曾经的嘱托。他掏出《戍边守护日志》,在余晖中写下:“十一月二十六日,雪坳救援。遇迷路牧民贡布,携羊群脱困。戍边之路,守的是领土完整,护的是万家安宁。薪火相传的,不仅是戍边技能,更是军民同心的赤诚。愿以寸心守华夏,护得山河与民安。——辰辰”
合上日志时,晚风拂过雪地,带着远处牧民的歌声。王磊三人并肩走着,脸上满是成就感,他们终于真切懂得,这身军装承载的责任,既有对山河的坚守,更有对百姓的守护。而这条风雪戍边路,也正因这份双向的奔赴,愈发温暖而坚定。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雪岭枪魂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