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拂过雪脊,漫山遍野的格桑花次第绽放,将苍茫雪域点缀得生机盎然。汛后重建刚收尾,辰辰就接到了上级通知:联合地方政府与嘎查,启动“固边兴边”专项行动,既要完善边防基础设施,更要助力边境牧民增收致富,让守边人留得住、过得好。
“辰辰班长!”洛桑支书拿着一份文件走进哨所,脸上满是期待,“这是咱们联合党支部拟定的行动方案,里面规划了新建防洪堤、拓宽牧道,还有引进沙棘种植项目,咱们军民合力,把边境建成宜居宜守的家园!”辰辰接过方案,目光落在“军地共建”几个字上,想起老班长曾说的“边地不富,边疆不稳”,深以为然——作为武警官兵,守边固防与护民兴边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使命。
行动首日,军民联合施工队就开进了东段河谷。武警官兵们带着专业测绘设备,测定防洪堤的精准位置;牧民们则骑着马,驮运着水泥、钢筋等建材,穿梭在牧道上。王磊和小李负责搅拌混凝土,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浸湿了作训服,却依旧干劲十足:“班长,这防洪堤建成后,明年汛期乡亲们就不用再担惊受怕了!”辰辰笑着点头,手中的铁锹不停挥动:“这不仅是防洪堤,更是军民同心的‘安心堤’,咱们武警守边,既要守得住防线,也要护得好乡亲。”
贡布老人带着扎西等几位牧民,主动承担起最费力的垒石工作。他们光着脚踩在河滩上,将一块块巨石搬至堤基,用水泥勾缝加固。“当年武警同志救了我的命,保住了我的羊群,现在建设家园,我怎么能落后!”贡布老人的声音洪亮,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周卫国看着老人布满老茧的双手,越发明白“戍边”二字的深层含义——武警官兵守的是领土边关,护的是一方百姓,兴的是边疆热土。
半个月后,防洪堤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宽阔的牧道也修整完毕。紧接着,沙棘种植项目正式启动。哨所联系的农业技术专家专程赶来,为武警官兵和牧民们讲解沙棘种植技巧:“沙棘耐旱耐寒,适合在边境荒漠生长,既能防风固沙,果实还能加工成饮品和保健品,能给乡亲们带来不少收入。”
辰辰带领战友们和牧民们一起开垦荒地、栽种幼苗,还在种植区边缘拉起了防护网,防止牲畜破坏。王磊学着专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给沙棘苗浇水:“没想到种个树还有这么多学问,等这些苗长成林,咱们边境就更绿了,乡亲们的腰包也能更鼓了。”洛桑支书望着漫山的幼苗,感慨道:“以前牧民靠天吃饭,现在有武警帮忙,有政府支持,咱们守边也能守出好日子!”
期间,上级组织的国防教育进牧区活动延伸到了边境小学。辰辰受邀前往附近的牧区小学,给孩子们上国防教育课。他穿着整齐的武警制服,拿着边境地图,讲述守边官兵的故事:“同学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祖国的北大门,正是因为有一代代武警官兵和护边员坚守,才有了大家安稳的生活。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也能为守护家园贡献力量。”
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满是崇敬。课后,几个孩子围着辰辰,稚嫩地问道:“武警叔叔,我们长大了能当护边员吗?”辰辰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头:“当然可以,只要你们心怀家国,坚守信念,在哪里都是守护家园。”
深秋时节,沙棘苗长势喜人,防洪堤经受住了几场秋雨的考验,牧道上往来的牧民和车辆越发频繁。嘎查的集体经济因为沙棘种植项目初见成效,牧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辰辰带领王磊、周卫国、小李再次踏上巡逻路——作为武警哨所的核心任务,边境巡逻既要核查界桩完好,也要排查管控隐患,守护边境治安秩序。如今的边境线,不仅有挺拔的界桩,还有葱郁的沙棘林、坚固的防洪堤,更有军民同心筑起的“钢铁长城”。
回到哨所,辰辰翻开《戍边守护日志》,在昏黄的灯光下写道:“九月十五日,固边兴边。军民合力建防洪堤、修牧道、种沙棘,既固边防之安,又兴边疆之业。武警戍边从来不是孤立的坚守,而是守土、护民、兴边的有机统一。薪火相传的,是守护山河的初心,是军民同心的情谊,更是让边疆繁荣稳定的使命。愿边境沃土常绿,百姓安居乐业,守边人代代相传,共护华夏山河无恙。——辰辰”
放下笔,窗外的月光洒在雪脊上,静谧而祥和。王磊、周卫国、小李三人正围着地图,规划着下一次联合巡逻的路线,他们的眼神坚定而明亮。辰辰知道,这三名新兵早已褪去青涩,成为合格的武警守边官兵;而这条风雪戍边路,也因这份军民同心、薪火永续的坚守,永远充满希望与力量。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雪岭枪魂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