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为客官,上回书咱们说到,栖霞与归鹤在云林寺听闻银雪剑背后的侠义传奇;
受圆通大师所托继续保管此剑,并得赠银雪剑法研习,随后二人策马赶往笠泽的月湖山庄。
今儿个咱们就讲,历经一月风霜跋涉,这对少年侠侣终抵山庄,见识了庄内固若金汤的安防布局;
更与心腹碧珠一起商议,对着幽灵会的密图彻夜推演,敲定了一场雷霆突袭的大计!
车轱辘碾过最后一段积雪山道,咯吱声响彻暮色,月湖山庄那圈青灰色的围墙,终是缓缓铺展开来,气势雄浑,自带威慑。
冬至的寒风卷过冰封的湖面,携着细碎冰碴扑面而来,刺骨的凉意钻透衣袍,却吹不散庄门前那股井然有序的勃勃生气——
经一月长途跋涉,栖霞与归鹤,终是踏到了这处安身立命、绸缪策略的目的地。
庄门“吱呀”一声缓缓开启,总管家孟衡早已领着四名身着青缎锦袍的管事,恭立阶下等候。
这位二十五岁的总管家,身形挺拔如崖间苍松,眉宇间既承继了其父孟兆的干练利落,更添了几分少年人罕见的沉稳持重。
见归鹤翻身下马,孟衡当即快步上前,拱手行礼,声音浑厚无半分拖沓:
“少主,碧珠姑娘与二十五名月影卫稚子,已于三日前安全抵达并安置妥当,衣食住行、安防护卫,一切皆已安排就绪,万无一失。”
栖霞随归鹤并肩往里走,目光扫过庄内景致,只见每条路径都清扫得干干净净,不见半分积雪残叶;
往来仆役穿梭其间,步履轻捷,神态严谨,各司其职,无半分拖沓散漫之态。
孟衡一边引着路,一边细细禀报:
“内宅事务由刘管事统筹打理,稚子们居住的‘知善堂’,暖炉早已备足炭火,室内暖意融融,可避严寒;
碧珠姑娘的‘汀兰院’,按她往日喜好添置了新制笔墨纸砚,还有各类常用之物,尽可安心居住。
库房已按‘衣、食、药’三类分库管理,每五日清点核对一次,详细账本皆已整理妥当,随时供少主查阅核验。”
说话间,一名腰佩短刀、身形精壮的汉子迈着稳健步伐快步走过,见了归鹤,当即驻足立定,恭敬行礼后才转身离去。
“那是护院队的陈管事,”
孟衡侧身避让过巡逻的护院,压低声音细细解释,
“他一手‘铁布衫’功夫练得炉火纯青,寻常刀枪根本难入其身。
如今庄内护院队的日常训练、轮班守哨,全由他一手打理,经他布置的明岗防卫,端的是密不透风,连只野雀都难随意落在庄墙之上。”
他说这话时,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廊下,一道玄色身影如鬼魅般一闪而过——
那身影脚步轻得几乎悄无声息,腰间佩着寒光凛冽的短刃,转眼便隐入假山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孟衡却似未曾看见一般,神色不变,继续有条不紊地禀报护院布防;
对那明显不属于护院队的神秘人影,半句未提,恪守着自己“不多言、不越矩”的本分。
栖霞心中了然,孟衡显然知晓庄内还暗藏着另一股势力,只是他深谙分寸,该问的问,不该问的绝不多嘴。
她不由得想起几日前奔赴山庄的路上,归鹤曾特意拉着她,语气郑重地提及:
“五百鹤影卫,是我一手调教的直属心腹,不归孟衡和任何管事管辖调度。
如今东越国境内暗处布置两百人,各地大小动静、消息往来,尽在掌握;
月湖山庄内外共部署两百人——
庄内暗布一百人,严密监视各院落一举一动,与护院队的明岗形成明暗互补;
庄外山林藏一百人,把外围十里地圈成禁地,严防任何外人潜入;
剩下一百人,贴身随我左右,随叫随到,随时听候调遣。”
彼时归鹤指尖划过马鞍,眼神坚定:
“他们按十人一组编成小队,每组设一名小组长;十组再归一位首领管辖。
不管是假山石后、廊柱阴影里的暗岗,还是夜间巡逻路线、应急出击方案,全由首领直接向我报备。
这般布置,既能藏住行踪不引人注目,又能在需用时迅速调动,半点耽误不得,这才是咱们山庄的底气。”
此刻望着庄内看似松散、实则处处暗藏机锋的布局,栖霞才真正明白:
那些孟衡不曾提及的角落,那些无人留意的阴影里,早已被归鹤的鹤影卫牢牢掌控,织成了一张无形无迹的防护大网。
穿过一座雅致的月洞门,恰逢外务管事捧着一叠厚重信函快步走来,信函封皮上,各大门派的专属徽记清晰可辨。
“李管事刚从城里回来,”
孟衡适时介绍,
“山庄在外经营的绸缎庄、粮铺等产业,近期账目已全部整理齐整;
还有下月武林盟的议事通知,也由他汇总妥当后报给我,再由我向少主详细禀报。”
后厨方向传来清脆的劈柴声,循声望去,庶务管事正有条不紊地指挥仆役往灶房搬运木炭,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王管事为人最是细心周到,”
孟衡补充道,
“庄里的菜圃早搭了保暖大棚,储存的过冬蔬菜充足,足以供全庄上下食用无忧。
前几日西跨院屋顶漏了雪,他连夜便带人抢修完毕,未曾耽误半分事;
仆役们若有纠纷,他也总能及时调解,从不出隔夜之事,把庄内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无可挑剔。”
归鹤微微点头,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庄内各处潜伏的鹤影卫——
他们身着玄色劲装,步履轻盈如猫,无声无息地穿梭在角落,与护院队的明岗形成默契呼应,织就了庄内无懈可击的安防体系。
孟衡似是看透了他的心思,进一步禀报:
“各院落的小管事,每日既要悉心伺候主子起居,还要按时向对应大管事报备平安;
细分的库管、采买等分管事,每旬汇总一次各自负责的事务。
庄内所有人皆对少主全权负责,每日卯时,我会将汇总整理好的简报送到您的‘望湖居’,确保少主掌握庄内所有动态,无半分遗漏。”
这望湖居并非庄内古朴旧院,而是五年前归鹤耗费大量心力重建的规制——
将原有的疏影院、清辉院,连同两院之间几处闲置院落彻底打通,巧妙揉合成一方独立的院落群。
其建造最精妙之处,便是将笠泽湖的活水引入其中,经人工精心凿刻的沟渠蜿蜒贯穿整个院落,与原有的月湖支脉相互连通,织就一张纵横交错的水网;
楼阁亭榭皆沿水流而建,将江南雅致景致与严密防卫完美融合,步步皆是玄机。
疏影院内的老梅树被完整保留,枝桠苍劲,环绕着新建的三层主楼“邀月阁”。
阁楼主体由珍贵楠木搭建,飞檐翘角之下悬挂着精致铜铃,风过之处,铃声清脆悦耳,如环佩叮当,打破了庭院的静谧。
推开阁楼窗户向外望去,渠水在廊下静静流淌,月湖的粼粼波光与岸边疏影梅枝交相辉映,雅致得令人心醉。
清辉院原有的赏月台,被改建成亲水平台,青石板铺就的台面一直延伸至湖边;
台上筑有一座四面通透的“听涛亭”,亭柱内部暗藏精巧机括;
只需转动雕花扶手,便能升起半人高的坚固防护板,兼具观赏与防御功能,可攻可守,巧夺天工。
两院衔接处的空地上,开凿了蜿蜒曲折的曲水,水面上架设着三座石桥。
其中那座名为“枕雪桥”的石桥,桥板之下暗藏机关,只需轻轻翻转,便能露出通往地下暗室的石阶——
那暗室内,正是存放山庄兵器与重要密函的重地,防卫更是密不透风。
就连外围的院墙,都藏着不少巧思:
看似普通的青砖内部,实则嵌有坚固铁板;
部分墙体还能向内滑动,供鹤影卫悄无声息地穿梭巡逻,时刻守护山庄安全。
整个院落群沿水流分布,连廊贴着水面延展向前,廊柱下方的石基半浸在水中,倒映出飞檐翘角的优美轮廓。
表面上是“梅影映湖、亭榭听涛”的闲雅景致,实则每一处都藏着安防玄机;
与笠泽的活水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防御网,固若金汤,任谁也休想轻易闯入。
说话间,三人已抵达望湖居。
推开窗户,月湖的冰面在皎洁月光下泛着清冷微光,寒意扑面而来。
栖霞望着庄内错落有致的灯火,听着远处暗岗传来的隐秘暗号回应,不由得轻声赞叹:
“这月湖山庄的防卫,倒真是密不透风,堪称铜墙铁壁!”
归鹤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承影剑,剑鞘冰凉,却让他心神安定。
他转头看向孟衡,语气沉稳道:
“辛苦各位管事连日操劳,费心了。明日一早,让他们都来望湖居见我,咱们一同商议后续各项安排。”
孟衡恭敬躬身应下,转身离去时,脚步依旧沉稳有序,与这山庄严谨的秩序融为一体,不见半分波澜。
窗外的寒风愈发凛冽,呼啸着掠过湖面,却始终吹不进这壁垒森严的庄院半分。
望湖居内,暖炉烧得正旺,铜壶里的茶水咕嘟咕嘟冒着气泡,氤氲的热气顺着壶口溢出,模糊了窗上凝结的冰花。
栖霞解开身上的披风,随手搭在椅背上,指尖还残留着室外的凛冽凉意。
归鹤已抬手轻轻叩了叩桌面,对门外沉声吩咐:
“传碧珠来见我。”
不多时,碧珠便捧着一个青布包裹快步走进来,步履轻捷如昔,眼神里满是警惕与忠心。
她将包裹放在案上缓缓展开,里面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
地图采用厚实绢帛制成,用朱砂、墨色细细标注着山川、村落、路径,还有幽灵会的据点、哨卡;
各类信息一目了然,正是她连日来搜集情报后绘成的幽灵会布局图。
三人围在案前,对着地图反复推演谋划,从兵力分配到应急方案;
从鹤影卫的装备调配到行军路线的时间节点,每一处细节都细细敲定,不敢有半分疏漏。
窗外的寒风吹得檐下铜铃轻轻作响,案上的烛火摇曳不定,将三人的身影长长投在地图之上,叠成一幅剑拔弩张、蓄势待发的剪影。
直至铜壶里的水彻底见了底,炭火也渐渐弱了下去,栖霞才缓缓收起地图,眼神锐利如出鞘利剑,斩钉截铁地说道:
“就按此计行事,三日后动手,务必一举破敌,端了幽灵会的老巢!记住低调行事,切勿暴露身份!”
三日后的突袭计划,能否如他们所愿顺利实施?
幽灵会的布局看似清晰,背后是否还暗藏着不为人知的玄机与陷阱?
这场精心谋划的行动背后,又会牵扯出怎样的江湖风波与隐秘过往?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重逢山海间,侠义于江湖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逢山海间,侠义于江湖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