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并不是个玻璃心的人,他也并未觉得若有人说自己打仗菜便是在攻击他,况且这的确是事实。
这毕竟是他第一次独立领军、自主作战。他并不认为大多数没军事经验的人骤然投入战事,便能如军事天才般无师自通,瞬间成为能征善战的军事家。
他回想起曾读过的拿破仑传记。那位后期横扫欧洲的统帅,早期军事生涯同样始于青涩。
拿破仑也曾率领一支由志愿者和少量正规军组成的小部队,进攻由保利支持者与保王党控制的阿雅克肖城堡,但因他的指挥失当,进攻时被守军轻松击退,导致部队溃散,其家人更是被迫连夜逃离科西嘉,流亡至法国本土的土伦港。
相较之下,杨凡的首战被石砫势力及时兜住,未遭败绩,已属不易。
马祥麟眼中精光一闪。
方才杨凡大度让出数千首级,已令他颇有好感;此刻见其如此谦逊,更是心生欣赏。
他朝秦良玉望去,见其不置可否,当即拱手客气道:“杨守备谦虚了。能领两千兵力战数万流寇,便非碌碌无为之辈。纵使战略指挥欠佳,这练兵之能,堪称再世韩信。”
对方此言,正点中自己指挥不当之处。于是杨凡便出言虚心求教。
马祥麟见其诚心询问,便道:“方才扎营,我已详细看过周围地形,心头有些见解,杨守备权当听个趣便是。”
“马指挥使但说无妨。”
“若我是你,最上策自然是不可浪战,坚守大宁待援方为上计。若执意野战,也必须据守战略要点,切不可直接正面应对。
流寇数万,一旦包裹我方军阵,再精锐的士兵也会被人海消磨殆尽,此实乃下下之策。”
杨凡感同身受,这两年他看了许多兵书,但打仗是从无到有的自学成才。
兵书看进脑子,能记得住的只有七八成,到了战场能活灵活用便只剩下三成了。说到底,他还是没经验。
当下虚心求教道:“那马将军会占据哪些战略要点?”
马祥麟挥手,几个石砫亲兵拿来一张地图摊开在桌上。他沉吟片刻,指着大宁东北方向说道:“若想拦住流寇北去之路,野战战略要点有两处。一处是大宁东北方向的双城村。吾观杨守备营中多火铳,依托村落防守,无论如何也比野外无依无靠的强。”
他的手指再次移动到大宁河:“还有一处便是依托城北大宁河,结半圆阵列,亦可防止流寇背冲、包围。”
周围众将纷纷点头称是,显是共识。
其实杨凡赞画房的乙计划中,就指出过这两处,但顾虑流寇可能攻城,最终守备营全军仍驻守大宁城内。
待流寇真至,发觉无法快速超越流寇到这两处结阵,导致无奈在麦地野战。
沙场之事,赞画房几人和杨凡都是新人,许多事情想得不够周全,面对突发状况,战略上确显笨拙。众人皆非天才,成长需时间。
“末将谢过马将军指点。”杨凡再次拱手道。
马祥麟哈哈一笑:“我军将在此地耽搁两日。杨守备若有兴趣,这两日我们亦可拿这大宁战事复盘推演。”
对方愿与自己复盘模拟,杨凡没有理由拒绝,回应道:“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秦良玉见年轻一辈的马祥麟和杨凡私交渐洽,心头亦是高兴。
想到战死罗平州的秦拱明和张凤仪所写绝笔信,秦良玉心里不好受。
石砫兵马虽作战敢当人先,然石砫仅一隅之地。作为世袭土司,马、秦两家辖境东至湖北利川,南接黔江,西界丰都,北邻忠州,地盘不大。
幸赖土司“寓兵于民”传统,兵丁占人口两成。十余万人口,养兵两三万,堪称穷兵黩武。如此方能勉强应对连年战事。
但在征播州杨应龙、平奢安之乱、两度千里援辽、平普名声作乱……乃至此番夔州迎击流寇后。
秦良玉也察觉明军战力日衰,她其实一直对明军来援不抱期望,始终谋划独力击退张、高二贼,故夔州城下伏击亦未等待明军。
然出乎她和石砫诸将意料的是,此前籍籍无名的重庆兵此番求战欲望极度强烈,竟敢兵行险招,野战迎击十余倍于己之敌。
不论指挥、经验,单看甲坚兵利与作战意志,便算得上一支能战之师。上次见此等军队,还是浑河血战的戚家军余部。
因此她也乐见年轻一辈与这等能战友军深入结交。若能与此部重庆兵马建立协同关系,往后石砫白杆兵在川东地界,也就亦非孤掌难鸣了。
思虑及此,秦良玉态度更加温和:“杨守备此番用心杀贼,于国于川内父老皆是大功一件。今日我便亲书一封,上表朝廷,为杨守备证功。”
石砫势力作为土司自成一派,不受京师文官派别拉扯,而且秦良玉在崇祯眼中更属于独一份存在。
若有秦良玉这等人物出面作保,升迁有望,杨凡心头喜悦,连忙行礼:“末将……谢过秦将军提携!”
---------
注释1:
据记载,马祥麟的一生与明末抗清、平叛紧密相连,其家族三代战死十二人,满门忠烈。
他继承了秦良玉的军事才能与忠义精神,不仅延续了石砫土司的统治,更以「独目将军」的传奇形象激励后世。正如《石砫厅志》所载:“祥麟公之勇,震烁川楚,虽古之名将弗及也。”
崇祯十五年(1642年),在襄阳面对张献忠重兵围困,城破在即,他写下绝笔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最终壮烈殉国。其妻张凤仪亦战死沙场,夫妻双双载入《南明史》忠义列传。
喜欢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