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行了赤裸裸的战争威胁,但是轴心国各国并没有一个国家理会协约国的威胁,继续向巴尔干半岛腹地发动进攻。
这时候,北约国家的支援舰队也往巴尔干半岛移动,但是在地中海中部遭到了意大利海军的拦截。
由于平时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法国的舰队都驻扎在大西洋沿岸港口,用来防御华夏的大西洋舰队,所以在地中海的舰队实力远不如意大利。
所以面对意大利海军的拦截,北约舰队竟然只能退回了法国港口和法属殖民地港口,等待其他地区舰队来支援。
眼见北约国家无法及时来救援,巴尔干半岛国家赶忙向华夏政府求援,恳求华夏政府介入巴尔干半岛的冲突。
这些巴尔干半岛国家在此次冲突之前,为了能够获得北约国家的大量援助,常常以反华急先锋的身份自居,经常在经贸上搞一些反华小动作,以换取美国和英国的援助,甚至一些巴尔干国家并未跟华夏建立任何外交关系。
所以面对这些国家的求援,华夏政府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它们的请求,甚至公开指出一些没有跟自己建立外交关系的部分国家,在华夏政府的认知范围内都不是一个主权国家。
在失去外援,而且内部兵力和装备都不行的情况之下,巴尔干各国的抵抗越发脆弱,巴尔干各国权贵开始谋划着流亡海外。
于是,来自巴尔干各国、各地区权贵的马车、汽车涌进了阿尔巴尼亚的港口,权贵们纷纷从这里登船,试图从这里逃亡北约国家。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轴心国政府早就对此有所意料,故意留着阿尔巴尼亚不进攻,让巴尔干各国的权贵们汇集在这里,然后一网打尽。
很快,这些巴尔干权贵们携带大量金银珠宝的船队,就被早已经等候多时的意大利舰队和土耳其舰队给拦截住了,经过清点,轴心国从这些船上截获了整整32多亿共和国银元的现金。
随后,各轴心国按照比例瓜分了这一笔巨额现金,其中意大利获得了8亿多银元、土耳其获得了6亿多银元,德国获得了5亿多银元,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三国各各自获得4亿共和国银元。
这一笔进账,让各国政府吃了一顿大餐,纷纷又从华夏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来维持必要的武力。
随着巴尔干半岛的权贵们逃跑,巴尔干各国在前线的部队,再也无心恋战,纷纷溃退或者向轴心国投降。
1924年3月4日,轴心国基本上占领阿尔巴尼亚外巴尔干半岛的领土,并开始组织部队对所占领的地区进行扫荡。
这时候,具有强烈民族主义的塞尔维亚人等巴尔干半岛百姓,纷纷拿起步枪等简易武器袭击占领军。
但是自从华夏人发明战俘劳工这一伟大职业,世界其他国家就都开始照搬照抄了,因为这种政策真香。
为了剿灭占领区的反抗,大量跟游击队有关的巴尔干人被投入了战俘劳工队伍,男的被送往各轴心国国内的矿场或者是砖厂等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女的则被送进各国的纺织厂和服装厂,参加轻工业生产,正所谓物尽其用。
清空了当地居民之后,轴心国各国开始拍卖当地的不动产给本国国民,以换取现金。
此外,分区占领巴尔干之后,除了土耳其因为领导人凯末尔祖上就是犹太人外,其他国家开始在自己的占领区开展了反犹太运动,没收占领区里面一切犹太人的财产,并将所有犹太人作为战俘劳工送进最艰难的煤矿进行劳动改造。
1924年3月7日,孤立无援的阿尔巴尼亚向轴心国无条件投降,随后被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六国分区占领。
占领了阿尔巴尼亚之后,六国对阿尔巴尼亚各地进行了系统的掠夺,当地不仅金银要上缴,就连铜等能卖上价格的金属都要求上交,运往轴心国各国生产子弹。
当地百姓但凡进行反抗便被作为战俘劳工运往轴心国各国给他们创造新的财富。
对于巴尔干半岛进行竭泽而渔的掠夺政策,使得一年多的时间,巴尔干半岛人口少了一大半,大批巴尔干半岛居民趁着混乱,乘坐各种船舶逃往非洲北部英国、法国的殖民地。
而驻扎在埃及等地的英国和法国军舰则乘机在亚得里亚海附近接收大量的巴尔干半岛难民,并运往非洲中北部安置。
对于外逃的巴尔干难民,轴心国各国一点也不关心也不可惜。因为,这些外逃难民的财富大多在逃跑之前便被抢掠一空,而在轴心国各国国内,早已经充斥着两百多万各种各样的战俘劳工,早就把各地矿场塞满了。
所以,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面,英国、法国的军舰在亚得里亚海附近接收了近一百万巴尔干各国难民,不过其中大多为老弱病残。
在一路颠簸航行之后,只有五十多万人最终到达了非洲北部,成为英国人、法国人在当地的臣民。
在3个多月的烧杀劫掠之后,整个巴尔干半岛人口只剩了200多万人,而且大多成为轴心国在当地统治的帮凶。在这场巴尔干浩劫之中,除了前面获得30多亿共和银元之外,轴心国各国在变卖了各地不动产之后,连通烧杀劫掠,总共又获得了40多亿共和国银元。
但是结果就是巴尔干半岛大多数地方化为了一片废墟,拥有近四千多年文明史的巴尔干地区,彻底地成为一片荒芜的地方。
当然,很快轴心国各国开始向各自占领区迁徙失业工人和贫民,将所得占领区变成自己领土的一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口口声声要扞卫巴尔干人民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免费收获了近百万移民之后,觉得出兵巴尔干半岛意义不大,并收到轴心国的和谈要求,便不再提开战之事情了。
因为,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美国都还没有做好第二次欧战的准备,需要几个月的准备时间,所以他们最终接受了和谈。
而通过这场几个月的巴尔干战争,轴心国又一次获得了巨量的财富。
喜欢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