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绰 vs 殷芸
刘孝绰对着天幕叹气:
“彦遐(殷芸字),还记得当年太子为了收录陶渊明的诗,跟那些老学究吵了三天三夜吗?
如今弹幕都说太子有眼光,陶渊明都成了‘田园诗派鼻祖’!”
殷芸点头附和:
“怎么不记得!
太子当时拍着桌子说‘清新自然才是真文学’,那些老学究还说陶渊明‘不合正统’,现在看看,是谁被打脸了?”
刘孝绰突然激动:
“还有!
太子掉池塘前,还惦记着《楚辞》注疏,我后来按他的遗愿补完了,天幕能不能放出来让大家看看?
也算圆了太子的心愿!”】
?(???)?
【徐陵 vs 庾信
徐陵对着天幕拱手:
“子山(庾信字),你在北朝也能看到天幕吧?
太子的《文选》在北朝都火了,鲜卑贵族都争相抄录,这文化输出,没谁了!”
庾信隔着天幕叹气:
“是啊!
我在北朝,每次跟人谈论文学,必提《文选》!
他们都夸太子是‘千古第一文人’,可惜啊,这么好的太子,没能亲眼看到这盛况!”
徐陵补充:
“说起来,我编《玉台新咏》,都是照着太子的思路来的,没有《文选》开先河,哪有我的书?
太子才是真正的‘文坛祖师爷’!”
庾信附和:
“没错!若太子能多活几年,说不定能统一南北文坛,咱们这些文人,也能少受点战乱之苦!”】
……
七玥倒是不知道古人会有那么多人讨论这位昭明太子,她只是继续看起来下一位太子:
?【11. 李弘(唐高宗太子):
“仁孝短命太子”,深得民心却英年早逝,传言被老妈武则天毒杀,堪称“帝王家母子相残的牺牲品”。】
说起唐高宗的第一任太子李弘,网传他是被老妈“毒杀”的仁孝卷王,算是帝王家的悲情白月光~(? ? ?? )
公元675年,洛阳合璧宫绮云殿突然传出惊天噩耗———
年仅24岁的皇太子李弘薨逝。
消息一出,朝野震动,长安街头百姓自发罢市哭丧,哭声绵延三日不绝。
唐高宗李治更是悲痛欲绝,追赠李弘为“孝敬皇帝”,还破天荒地以帝王之礼下葬,庙号“义宗”。
要知道,太子薨逝追尊为帝,这在唐朝可是头一遭。
? o?o?
可就在满城缟素的悲伤氛围里,却悄悄流传着一个细思极恐的说法:
“太子不是病死的,是被天后武则天毒死的!”
这个传言一传就是上千年,让李弘这位仁孝太子的一生,蒙上了一层“帝王家母子相残”的悲情滤镜。
今天咱们就借着“天幕直播”的镜头,扒一扒李弘短暂却高光的一生———
他到底是天妒英才的短命贤君,还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他的人生里,又藏着多少让网友直呼“太好哭”、“太可惜”的名场面?
(=tェt=)
他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顶配太子”,开局即巅峰~
?(???)?
李弘的出生,自带“主角剧本”的buff。
他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长子,出生于公元652年,那时候武则天刚被册封为昭仪,正处于人生上升期。
作为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李弘从落地起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李治对这个嫡长子寄予厚望,亲自给他取名“弘”,源自《易经》“含弘光大”,寓意他能包容万物、前程远大。
? (??3(???c)
更开挂的是,李弘的“太子之路”堪称一路绿灯。
公元656年,刚满4岁的李弘就被册封为皇太子,取代了之前的太子李忠(李治与宫人所生)。
要知道,古代太子之争往往血流成河,而李弘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坐上了储君之位,这背后既有李治的偏爱,也有武则天的助力———
毕竟,嫡长子当太子,武则天这个嫡母的地位也更稳固。
?(??v??)?
小时候的李弘,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别人家的孩子”。
《旧唐书》记载他“仁孝谦谨,岐嶷端审”,简单说就是又孝顺、又谦虚、又聪明、又稳重。
他3岁就能通读《论语》,5岁就能背诵《诗经》,每次父皇考他学问,他都能对答如流,还常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有一次,李治让他讲解《论语》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李弘居然联系当时的民生疾苦,说:
“君主应该体恤百姓,不能横征暴敛,不然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就危险了”,
气得李治又欣慰又哭笑不得:
“你这孩子,小小年纪怎么比老臣还操心?”
●)o(●
除了智商在线,李弘的“仁孝”更是出圈。
有一次,皇宫里举行宴会,下人不小心把热汤洒在了他手上,烫得他直跺脚,却硬是没责怪下人一句,还反过来安慰:
“是我自己没注意,不怪你,以后小心点就好。”
还有一次,他跟着李治去九成宫避暑,遇到关中大旱,沿途都是逃荒的灾民。
李弘看到灾民吃树皮、啃草根,当场就哭了,拉着李治的袖子说:
“父皇,咱们宫里锦衣玉食,可百姓却活不下去,不如把宫里的粮食拿出来赈灾吧!”
李治被儿子的善良打动,当即下令开仓放粮,还减免了当地三年赋税。
? – _ – ?
就连对待政敌的家人,李弘都能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宽容。
他的异母姐姐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因为母亲萧淑妃曾与武则天争宠,被武则天囚禁在冷宫多年,年过二十还没嫁人。
李弘无意中得知这件事,心里特别难受,专门跑去跟李治和武则天求情:
“姐姐们都是皇家血脉,怎么能一直被关着?
不如让她们出嫁,过正常人的生活吧。”
要知道,萧淑妃是武则天的死对头,李弘替仇人的女儿求情,相当于在武则天的雷区上蹦迪。
武则天虽然心里不爽,但架不住李弘软磨硬泡,再加上李治也帮着说话,最终还是同意了让两位公主出嫁。
这件事之后,朝野上下都夸李弘“仁厚过人”,百姓更是把他当成“救世主”一样看待,都盼着他早点登基。
(●●)
再说说他的第二个标签?监国理政的“卷王太子”,业务能力拉满~
随着年龄增长,李弘逐渐开始参与朝政,展现出了惊人的政治天赋。】
【作者有话说==(●???● |||):
我曾是大唐的仁孝储君,以宽政恤民博朝野归心,怎料天不假年志未酬身先死~
v我几个免费的“为爱发电”助我改写命格,登基之时定护苍生安享太平!( 。? ??)?】
《直播之历史名人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直播之历史名人录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直播之历史名人录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