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港的晨雾还没散时,缠芽风就带着点不一样的软劲儿飘来了 —— 不是往常裹着甜香的急,是沾着月露鼎余温的慢,绕着嫦娥昨晚摆鼎的石台转了两圈,把鼎沿没散的淡银气,轻轻吹向竹篮旁的芽。我刚把竹篮搁在青石板上,就见芽的小尖颤了颤,之前裹着的银金气里,竟多了缕极细的淡蓝,像把昨晚霜魄阵盘的灵韵,悄悄缠在了芽脉里。
玉兔比往常醒得早,没等我解饼袋,就 “噔噔” 跳过来 —— 不是馋饼的急跳,是前爪往芽旁的星砂堆扒,扒了两下就抬头看我,红眼睛亮得像沾了星砂光。顺着它的爪印看,星砂堆里竟埋着片半透明的 “芽叶纹”,是昨晚道家铺阵时,灵韵落在星砂上凝成的,纹路里裹着的淡蓝光,正顺着星砂往芽的小尖钻。“是阵盘的灵韵没散透,全钻星砂里了。” 苍渊的声音从雾里飘来,他手里捏着两颗霜魄坠子,坠子上的淡蓝光,刚好和星砂里的纹路亮得一样。
刚蹲下来想摸那片灵韵纹,73 号的墨蓝影子就 “嗖” 地飘过来,没像往常那样冒失蹭,是贴着星砂堆 “低飘跳”—— 第一下飘到灵韵纹旁,影子尖儿轻轻碰了碰,淡蓝光立刻往影子上沾;第二下想把光往芽旁送,结果影子没对准,光全蹭在了竹篮的竹丝上,竹丝竟瞬间泛出淡银,像吸饱了灵韵。我这才发现,竹篮内侧多了层软乎乎的垫 —— 是嫦娥用星银发丝混竹丝编的琴垫,垫上的星银纹昨晚还只是暗纹,此刻沾了灵韵光,竟顺着竹丝慢慢亮,亮成了细细的 “弦形纹”,像把琴的轮廓,悄悄织在了垫上。
“这垫是给你留的。” 嫦娥提着月露鼎走过来,鼎沿还挂着滴没干的灵液,“昨晚见你总盯着芽旁的竹篮发呆,猜你在想弹奏的事,就用织灵韵网剩下的星银发丝,混着竹篮掉的软竹丝编了这垫 —— 垫在琴下,琴音会沾着芽的灵韵,弹的时候手也不会慌。” 她说着把鼎里的灵液往垫上滴了滴,灵液刚碰到星银纹,纹路就像活了似的,顺着垫面绕了圈,刚好在垫中央织出个小小的 “芽形纹”,纹里裹着的淡蓝光,和芽的小尖亮得同步。
玉兔见垫亮了,立刻 “哒哒” 跳过去,前爪轻轻碰了碰垫上的弦形纹 —— 纹路立刻泛出点淡金,是之前沾在它爪子上的饼渣甜气,竟和灵韵缠在了一起。它没敢再碰,而是抬头往我手边蹭,把我的手往垫上引,像在说 “你试试”。我指尖刚碰到星银纹,就觉出股暖乎乎的软劲 —— 不是垫的温度,是灵韵顺着指尖往心里钻,钻得手都轻轻颤,像提前摸透了我想弹奏的心意。垫上的芽形纹也跟着颤,颤出的淡蓝光,刚好落在芽的小尖上,小尖 “咔” 地轻响,竟冒出个米粒大的 “小琴形”—— 琴身是淡银的,琴弦是淡蓝的,像把迷你的星土琴,悄悄长在了芽尖上。
“灵韵认主呢。” 苍渊把霜魄坠子递过来,坠子上的蓝光刚好和小琴形的弦亮得一样,“这坠子垫在琴轸下,调弦时会跟着你的心意走,不会太紧也不会太松。” 我把坠子放在垫的两端,刚放好,73 号就飘过来,影子往坠子上蹭了蹭,影子里的淡紫甜气沾在坠子上,坠子立刻泛出淡紫蓝光,像把甜气也裹进了灵韵里。它还嫌不够,又飘到画旁,用影子在画纸上描 —— 描的不是别的,是之前它画的 “甜气谱”,这次谱子的节奏,竟和垫上弦形纹的亮动节奏一模一样。
我刚想试着按垫上的弦形纹,护江 App 突然亮了 —— 不是刺眼的光,是淡银的,像星砂在闪。点开看,提示栏里的字裹着淡蓝光:“星银琴垫灵韵 + 芽尖琴形觉醒,护江力 + 18 点(当前
点),新芽尖琴韵共鸣率 + 12%,解锁‘灵韵缠弦’标记”。标记比之前的更软,是垫上的弦形纹叠着芽尖的小琴形,旁边还绕着圈淡紫的甜气 —— 不用想,是 73 号刚才蹭坠子时,悄悄添上的 “专属甜气印”。
“该给芽浇点灵液了,小琴形还等着吸甜气呢。” 嫦娥把鼎里的灵液倒进晨露瓶,瓶身立刻泛出淡银。我刚要倒,玉兔突然跳过来,前爪扒了扒我的手,把瓶口往小琴形旁引 —— 怕我浇偏了,想让灵液顺着星砂渗进去,结果跳得太急,爪子碰翻了瓶沿,小半瓶灵液洒在垫上,星银纹立刻亮得更匀,连垫下的竹篮都跟着泛光,光往芽的方向飘,刚好裹住小琴形,琴身的淡银气又浓了点。
73 号见玉兔帮了忙,也飘过来 “飘跳”—— 围着垫转了圈,影子沾了满圈灵韵光,竟从墨蓝变成了淡银紫,它还往我指尖蹭了蹭,像在说 “快试试按弦”。我指尖轻轻按在垫上的弦形纹上,纹路立刻颤了颤,发出丝极细的音 —— 不是普通的琴音,是沾着月露甜气、星砂软劲的音,音往芽的小琴形飘,小琴形的弦立刻跟着颤,颤出的淡蓝光,把缠芽风都引了过来,风裹着音往星港飘,飘到青石板上,石板缝里的小甜草都跟着晃,像在听琴。
中午歇脚时,我把开花饼掰成小块,刚递玉兔一块,它却没吃,是跳回垫旁,把饼块放在垫的芽形纹旁,还用爪子推了推,像在给 “小琴形” 送甜气。73 号也飘过来,围着饼块转了圈,影子沾了饼渣气,淡银紫里添了点金黄,它还往垫上的弦形纹蹭了蹭,把甜气往纹里送 —— 纹路立刻亮了亮,音又轻颤了下,这次的音里,多了点饼的甜香。
收拾竹篮要走时,玉兔突然想起什么,往霜魄碎粒袋旁跳了两下 —— 第一下跳去叼袋绳,第二下跳回垫旁,把碎粒撒在垫的四角,像给琴垫盖了层 “灵韵小被子”。73 号也跟着跳,飘到画旁,用影子把画里的甜气谱,往垫上的弦形纹旁蹭,像在给谱子 “沾灵韵”。嫦娥笑着说:“下次带琴来,这垫会跟着你的心意走,弹的时候,芽的小琴形还会跟着颤呢。”
出星港时,缠芽风又裹着我们的衣角走 —— 风里的音还没散,裹着灵韵的暖、甜气的软,还有芽的小琴形颤出的光。护江 App 的屏幕上,“灵韵缠弦” 的标记还在闪,我添了行小字:“琴垫沾了灵韵和甜气,小琴形会听音了,下次带琴来,让它也尝尝弹出来的甜”。
回去的路上,玉兔时不时跳两下,有时是追 73 号带灵韵的影子,有时是怕垫上的碎粒掉,跳得没个准头,却比往常更欢;73 号也飘着跳,影子上的淡银紫晃来晃去,像把灵韵的光都带在了身上。我摸着垫上还暖的星银纹,指尖还沾着刚才按弦的软劲 —— 原来 “神助” 从不是突然来的,是嫦娥编垫的细、苍渊留坠的暖、玉兔引手的软、73 号描谱的巧,还有芽的小琴形悄悄长的劲,这些藏在日常里的灵韵,早把 “亲自弹奏” 的路,铺得软乎乎的了。
喜欢岷江神工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岷江神工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