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目光不再是之前单纯的审视和好奇,而是混合了更多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玩味,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
坐在林风斜对面,那位微胖的王副总队长率先笑了起来,依旧是那副热情的模样:“哎呀,重案大队!
这可是咱们总队的尖刀和拳头啊!
杨总把这个担子交给林总,真是知人善任,慧眼识珠!
林总年轻有为,思维活跃,正适合带重案队攻坚克难!”
他这话听起来是捧,但那“年轻有为”四个字,在此刻的语境下,却隐隐带着点别的意味。
旁边那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沉稳的李副总队长也推了推眼镜,语气平缓地补充道:
“重案大队任务重,压力大,涉及的往往都是人命关天或者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大案要案。
林总刚来就接手这么重要的摊子,挑战不小啊。
不过,以林总的能力,相信一定能很快打开局面。”
他的话更是绵里藏针,直接将“任务重、压力大、挑战不小”摆在了台面上。
另外两位副总队长虽然没有直接发言。
但他们彼此间那短暂的眼神交换,以及嘴角那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这个分工,有意思。
林风心中雪亮。
分管重案大队,指导协调全省重大刑事案件侦办——这听起来确实是重用,是将他放在了刑侦业务最核心、最能出成绩的位置上。
全省的重案!
这权力和平台,远比在市局时大得多。
但与此同时,这也无疑是整个刑侦总队最烫手的一块山芋!
重案大队面对的都是硬骨头,案件侦办周期长。
投入精力大,社会关注度高。
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直接追责到分管领导头上。
而且,省厅层面指导办案,更需要高超的协调艺术和宏观把握能力,远不是带着几个兄弟冲锋陷阵那么简单。
这些老资格的副总队长们,在省厅多年,深谙其中的利害。
他们或许不愿意、或者也觉得没必要去碰这个既累又风险极高的领域。
如今,将这个担子甩给林风这个“年轻有为”、“能力突出”的新人,既符合程序,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又能在一旁冷静地观察——看你这个破格提拔的“神探”,到底是真的金刚钻,还是徒有虚名?
看你如何应对来自全省各地的复杂案情和压力?
成了,是你分内之事;若稍有差池,那么“年轻”、“经验不足”就会成为最好的攻击借口。
这是一次重用,更是一次赤裸裸的考验,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林风脸上,等待着他的反应。
是欣喜若狂地接下?
还是面露难色地推脱?
林风脸上没有任何波澜,既没有表现出被重用的激动,也没有流露出畏难的情绪。
他迎着杨总队长的目光,也扫过其他几位副总队长意味不明的眼神,语气平稳,声音清晰地说道:
“感谢总队领导和杨总的信任。
重案大队责任重大,我经验尚有不足,一定会虚心向各位老领导、老大哥学习,尽快熟悉情况。
与重案大队的同志们一起,努力做好全省重大案件的指导协调工作,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接下了任务,也点明了自己会“学习”。
姿态放得足够低,但又充满了担当。
杨总队长深深地看了林风一眼,点了点头:“好,有这个态度就好。
重案大队是总队的尖刀,希望你把这把刀磨得更快,用得更好。
散会。”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
林风走在最后,他能感觉到背后那些若有若无的目光。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正式站到了省厅刑侦战线的最前沿。
脚下是广阔的舞台,也是暗流汹涌的深水区。
重案大队…全省要案…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锐利起来。
烫手的山芋?
那正好,他林风,最擅长的就是“啃硬骨头”!
这场省厅的初考,他接下了!
省厅刑侦总队,重案大队会议室。
长方形的会议桌旁,坐着大队的主要骨干。
大多是些年纪在四十岁以上、脸上带着常年熬夜和风吹日晒痕迹的老刑警。
他们看着坐在主位上的新任分管领导——
那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林副总队长,眼神里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保留。
这是林风第一次主持重案大队的内部案情分析会。
他没有急着部署新的任务,而是让内勤将一批整理好的、标注着“未破”、“悬案”的卷宗搬到了会议室。
卷宗堆在桌上,像一座小山。
有些档案袋已经泛黄,边角磨损,透着岁月的痕迹。
林风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封面上用毛笔写着“8·17系列强奸杀人案”,日期是十二年前。
他翻开卷宗,里面是手写的笔录、模糊的黑白现场照片、粗糙的现场勘查图……
一切都带着那个年代刑侦技术的局限。
“各位,”林风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老刑警,声音平静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这些,是我们全省刑侦系统这些年留下的‘欠账’,是受害者家属心中至今未能拔除的刺,也是我们肩上未曾卸下的责任。”
他将手中的“8·17”案卷宗轻轻放在桌上,手指点了点那泛黄的封面:
“这些案子,当年受限于技术条件、侦查思路或者种种客观原因,陷入了僵局,成了积案。
但是,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的侦查手段和思路也在不断更新。”
他拿起另一份较新的、关于全省dNA数据库建设和应用情况的内部通报,与那本旧卷宗并排放在一起:
“比如这个‘8·17’系列案,凶手极其狡猾,在现场没有留下指向明确的指纹、脚印等传统物证,当年几乎是无从下手。
但是,我们在多个案发现场的受害者体内和衣物上,都提取到了微量的、当时无法做出个体识别的生物检材。”
喜欢重生入职,开局背熟全国积案卷宗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入职,开局背熟全国积案卷宗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