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大捷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席卷了整个关东联军大营,并以更快的速度向着天下十三州扩散开去。
初闻战报时,酸枣大营内各路诸侯的反应,可谓是精彩纷呈。
盟主袁绍的中军大帐内,一片死寂。袁绍端坐在主位之上,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手中那份详细记录着虎牢关之战经过的绢布,已被他攥得褶皱不堪。他下方,冀州牧韩馥、南阳太守袁术、兖州刺史刘岱等人,或垂首不语,或眼神闪烁,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五千破五万……阵斩郝萌、曹性……重伤吕布……”袁术喃喃重复着战报上的关键词,声音干涩,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悸与嫉妒,“他张圣……莫非真有什么神鬼相助不成?”他原本存着看笑话、甚至等张圣败亡后吞并其部众的心思,此刻尽数化为泡影,只剩下浓浓的忌惮。
韩馥偷眼瞧了瞧袁绍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道:“盟主,张圣虽胜,然其军械……闻所未闻,恐非正道。且其如今声威大震,恐……尾大不掉啊。”这话算是说到了袁绍的心坎里。
袁绍猛地将手中绢布拍在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吓了众人一跳。他胸口剧烈起伏,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传令!犒赏镇海军!命张圣……加紧修缮汜水、虎牢防务,谨防董卓反扑!”他终究没能拉下脸立刻对刚刚立下大功的张圣采取措施,但那份猜忌与不安,已如毒藤般在他心中疯狂滋长。
与袁绍大帐的压抑不同,曹操营中则是另一番景象。
曹操拿着战报,反复观看,时而抚掌赞叹,时而凝眉沉思。其麾下大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人亦是议论纷纷,脸上皆带着震撼之色。
“五千破五万……奉先之勇,天下皆知,竟败得如此狼狈……”曹操放下绢布,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眼中精光四射,“火炮、轰天雷、还有那能伤吕布于百步之外的神奇火器……文若(荀彧,此时尚未投曹),你以为如何?”
侍立一旁的谋士荀彧(此为艺术处理,时间线略有调整),面容清癯,目光深邃,沉吟道:“明公,这张圣,非常人也。其能聚流民而练强军,兴工商而足粮饷,更兼有此等惊世利器……观其志,绝非甘居人下者。此番大胜,其名望已凌驾诸公之上,袁本初必不能容。明公或可……结个善缘。”
曹操微微颔首:“吾亦有此意。只是……其利器之秘,恐难轻易示人。”他目光闪动,心中已在盘算如何能与张圣进一步拉近关系,至少,不能让袁绍轻易将其扼杀。
而在刘备那狭小的营帐内,气氛则更为复杂。
刘备看着战报,沉默良久,方才长叹一声:“天不佑汉室乎?何使此等人物,出于寒微……”话语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与失落。他自诩汉室宗亲,胸怀大志,却屡屡颠沛流离,如今仅有关张二将千余兵马,与张圣的崛起速度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关羽丹凤眼微睁,抚须道:“大哥,那张圣所恃,不过奇技淫巧,火器之利,终非正道。两军交战,终究要看为将者韬略,士卒之用命。”话虽如此,但他脑海中却不自觉地回想起那日黑管子的诡异一击,以及吕布败退时肩头那醒目的伤口。
张飞则闷声道:“二哥说的是!俺就不信,他那黑管子能隔着千军万马打死人!下次见了,定要冲上前去,一矛捅他个透心凉!”只是这狠话,说得远不如往日那般底气十足。
虎牢关大捷的影响,远不止于联军内部。
洛阳城中,董卓闻听爱将吕布重伤,五万大军折损近半,气得暴跳如雷,当场拔剑砍翻了案几!“废物!全是废物!吕布误我!张圣小儿!咱家誓要将你碎尸万段!”他虽怒,但经此一败,亦深知张圣及其麾下镇海军的厉害,短时间内竟不敢再轻易派兵出关寻战,只是严令李傕、郭汜死守虎牢,同时开始在洛阳周边大肆征调民夫,加固城防,俨然一副准备死守的架势。
消息传入幽州,白马将军公孙瓒抚掌大笑:“好个张圣!真乃豪杰!传令,再调三千匹战马,送往渤海,以资盟友!”他与袁绍素有嫌隙,张圣的崛起,无疑牵制了袁绍大量精力,他自然乐见其成。
荆襄之地,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于草庐之中,对来访的友人叹道:“不想北地竟出此等人物!火炮鸣而天下惊,此子一出,这乱世格局,怕是要变了。”
江东,少年孙策正与周瑜于江边练剑,闻得此讯,孙策挽了个剑花,眼中满是向往与斗志:“大丈夫当如是哉!他日我江东儿郎,亦要驰骋中原,立不世之功!”周瑜亦是目露奇光,轻抚琴弦:“这张圣,确是一代人杰。伯符,我等亦需加快脚步了。”
天下世家、豪强、寒门士子,无不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原本籍籍无名的渤海郡,投向了那个以渔家子身份崛起,如今已名动天下的年轻将领——张圣。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张圣,此刻却在虎牢关原守将府邸内,显得异常平静。
府邸已临时改为镇海军前线指挥部。张圣正听着徐元(已从渤海赶来)汇报后续事宜。
“主公,此战缴获极丰。得完好战马两千余匹,铠甲兵器足以装备万人,粮草辎重无数。降卒经过初步甄别,可吸纳青壮约四千人,余者已发放路费遣散。”徐元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张圣点头:“降卒吸纳,需打散编入各营,由老兵带领,严加操练,不可急于求成。缴获物资,迅速运回渤海,充实府库。”
“属下明白。”徐元应道,随即又面露忧色,“只是……主公,经此一战,我军虽声威大震,却也成了众矢之的。袁本初那边,恐生变故。且董卓经此大败,必不会善罢甘休。”
张圣走到窗前,望着关内正在忙碌整编、修缮的士卒,淡然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此乃常理。袁本初忌惮于我,早非一日。至于董卓……”他嘴角勾起一丝冷笑,“他若敢再来,我便再败他一次!如今之势,我军需以稳为主,消化战果,巩固根基。酸枣那边,虚与委蛇即可。”
“主公英明。”徐元敬佩道,“还有一事,近日营外来了不少士子、匠人,言是慕名来投,其中不乏有些真才实学者,是否接纳?”
“哦?”张圣转身,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此事由你与元直(徐元字)共同负责,仔细甄别,量才录用。凡有才学者,无论出身,皆可引入渤海。尤其是精通格物、算学、匠作之人,多多益善!”
“诺!”
徐元领命而去。张圣独自沉吟。虎牢关一战,虽然打出了威名,但也彻底暴露了己方的部分实力和底牌。接下来,袁绍的猜忌打压,董卓的疯狂报复,以及其他诸侯的觊觎,都会接踵而至。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步步惊心。
“看来,‘那个东西’的研发,要加快进度了。”张圣低声自语,目光投向东方,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落在了渤海之滨那片属于他的基业上。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而他能依靠的,除了麾下将士,便是脑海中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以及渤海那片正在飞速成长的根基之地。
名动天下,带来的不仅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无处不在的危险。
喜欢三国渔皇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三国渔皇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