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业与张宁的满月宴,其影响远不止于南皮城内的欢庆。那场被刻意渲染的“抓周”吉兆,随着往来宾客和有意传播,如同投入池水的石子,在渤海势力范围内漾开层层涟漪,极大凝聚了人心,尤其是在军队中,主公有后且子嗣不凡的信念,让士卒们对未来的征途更添了几分底气与归属。
然而,乱世从无真正的平静。就在满月宴的余温尚未散尽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自刚刚归附不久的徐州琅琊郡骤然掀起。
这一日,张圣正在文渊阁与蔡琰商讨新编教材的推广事宜,徐元手持一封插着代表紧急军情的红色羽毛的密信,几乎是冲了进来,脸色是从未有过的难看。
“主公!琅琊急报!东海太守昌豨,突然反叛!囚杀了主公派去的琅琊相,占据郯城,并勾结附近山阳贼藏霸,聚众数万,打出…打出‘反张复汉’的旗号,劫掠郡县,琅琊北部已是一片糜烂!”
“什么?!”张圣猛地站起,案几上的书卷被带落在地。蔡琰亦是花容失色,下意识地掩住了口。
张圣一把夺过密信,目光急速扫过,脸色瞬间阴沉如水。昌豨此人,他早有耳闻,本是徐州本地豪强,性情反复,历史上就曾多次叛降。之前黄忠平定徐州时,此人见风使舵,率先归附,张圣为稳定人心,仍令其驻守东海。不想此人狼子野心,竟趁黄忠主力南下渗透豫州、徐州内部相对空虚之机,悍然作乱!还拉拢了同样以勇武着称、盘踞在琅琊与泰山交界处的藏霸!
“好一个昌豨!好一个‘反张复汉’!”张圣怒极反笑,将密信狠狠拍在案上,“我尚未找他清算往日依附陶谦、刘备的旧账,他倒先跳出来作乱!藏霸…哼,一介莽夫,也敢掺和进来!”
徐元语气沉痛:“此事是属下失察,未能及早察觉昌豨异动。如今黄老将军兵锋远在汝南,回师不及。琅琊新附,人心未稳,若让叛军坐大,恐整个徐州都将震动,甚至波及青州!”
张圣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步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郯城的位置。怒火在他胸中燃烧,但越是危急,他越是清醒。昌豨选择此时发难,时机可谓毒辣。
“不是你的错,文表。昌豨狡诈,藏霸凶悍,二人勾结,必是蓄谋已久。”张圣声音冰冷,“他们这是看准了汉升远在豫州,以为我渤海主力被袁曹之争牵制,无力快速反应。”
他目光锐利,扫过地图上的山川河流,脑中飞速计算着兵力调配和进军路线。
“主公,是否急令黄老将军回师平叛?”徐元建议道。
“不!”张圣断然否定,“豫州渗透事关重大,不可半途而废。区区昌豨、藏霸,乌合之众,何须汉升回师?我渤海难道无人了吗?”
他猛地转身,眼中杀机毕露:“传令!”
“命,镇海军统制赵云,即刻点齐麾下五千精骑,一人双马,携带十日干粮,轻装简从,星夜兼程,直扑琅琊!”
“命,青州驻防大将黄叙,率本部五千步卒,并神机营一都(携带十门轻便火炮及相应轰天雷),自东向西,进军琅琊,与子龙会师郯城!”
“命,靖安司李狗儿,全力发动徐州境内所有暗探,散布消息,稳定人心,分化叛军,收集昌豨、藏霸兵力部署详情,及时报送子龙与黄叙!”
“告诉子龙和黄叙,此战,务求速决!要以雷霆之势,碾碎叛军!昌豨、藏霸,死活不论,但其麾下胁从,可酌情招抚。平定叛乱后,琅琊官吏,由徐元你重新遴选委派,务必根除隐患!”
一连串命令,清晰果断,没有丝毫犹豫。徐元精神一振,立刻应道:“诺!元这就去传令!”
徐元匆匆离去后,张圣依旧站在地图前,目光死死盯着琅琊。蔡琰悄然上前,将一杯温茶放在他手边,轻声道:“主公,怒伤肝。赵将军与黄小将军皆当世虎将,定能马到成功。”
张圣深吸一口气,接过茶盏,却没有喝。“我知道。只是…这些蠹虫,总是杀之不尽。刚刚安定下来的百姓,又要遭受兵燹之苦…”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痛惜。
蔡琰默然,她能感受到张圣那份超越了一般军阀、对于民生疾苦的真切关怀。
“文姬,你说,这乱世,何时才是个头?”张圣忽然问道,目光依旧看着地图。
蔡琰沉吟片刻,柔声道:“《易经》有云:‘天地革而四时成’。主公所行之事,便是这革故鼎新之举。虽有波折,然大势所趋,非区区宵小所能阻挡。待扫清寰宇,涤荡污浊,太平自有期。”
张圣闻言,侧头看了她一眼,见她眼神清澈而坚定,心中那点因背叛而起的阴郁,似乎被驱散了些许。“借你吉言。”
消息很快传遍将军府。内宅之中,刚刚因儿女满月而带来的喜悦气氛,顿时蒙上了一层阴影。
赵雨听闻赵云要领兵出征,又是担心兄长,又是懊恼自己身怀六甲不能同往,在自己院里坐立不安。甄姜抱着张定业,心中亦是忧虑,但更多的是对张圣的牵挂,她知道,夫君此刻承受的压力最大。她吩咐下人熬了安神汤,亲自给张圣送去。
甄宓则显得更为冷静,她在揽月阁内,对着徐州地图沉思良久,然后提笔写下一封简短的信,通过特殊渠道,设法送给如今在徐州协助其兄糜竺处理政务的族人,叮嘱他们务必配合大军行动,稳定地方。
张圣没有时间去一一安抚内宅,他大部分时间都坐镇在议事厅,不断接收着来自各方的情报,与徐元、蒋琬等人调整着平叛的细节以及应对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
“主公,曹操方面似乎也得知了琅琊叛乱的消息,其斥候在徐州边境活动明显增加。”李狗儿送来最新情报。
“他在观望。”张圣冷笑,“想看看我渤海能否快速平定叛乱。若我受挫,他必会趁机在豫州方向给我制造麻烦。传令黄忠,提高警惕,谨防曹军异动。同时,将子龙出兵平叛的消息,有意无意地放给曹操的细作知道。”
“属下明白!”
两天后,赵云率领的五千精骑,如同离弦之利箭,卷起漫天烟尘,冲出南皮,一路向东南方向疾驰而去。骑兵们沉默无言,只有马蹄声如同战鼓,敲击在初冬坚硬的土地上,带着一股冰冷的杀伐之气。
张圣亲自在南门外为赵云送行。没有过多的言语,他只是用力拍了拍赵云的肩膀。
“子龙,琅琊百姓,托付给你了。速去速回!”
“主公放心!云,定不辱命!”赵云在马上抱拳,目光坚定如铁,随即调转马头,大喝一声,“出发!”
望着骑兵队伍远去的烟尘,张圣矗立良久。寒风卷起他的披风,猎猎作响。
“主公,回城吧,天冷了。”徐元在一旁轻声道。
张圣点了点头,最后望了一眼东南方向,转身回城。他的步伐稳定而有力。
回到书房,他再次摊开地图,目光却已不再局限于琅琊一隅。昌豨的叛乱,像一记警钟,提醒他内部整合的迫切与艰难。同时也让他更加明确,在外部强敌环伺之下,内部的任何一丝裂痕,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文表,”他沉声道,“待琅琊平定,你亲自牵头,对徐州、乃至青、冀南部所有郡县官吏、驻军将领,进行一次彻底核查。凡有品行不端、首鼠两端、或与外部势力牵连过深者,无论其位高低,背景如何,一律清除!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法,宁缺毋滥!”
徐元神色一凛,感受到张圣话语中的决绝:“元,领命!”
张圣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喃喃自语:“看来,仅仅是低调发展还不够。有些人,不把他打疼了,打怕了,他是不会老实的。”
琅琊的烽火,并未让他退缩,反而激起了他更深的决心。这乱世,温情脉脉换不来太平,唯有以铁血手腕,扫平一切障碍,方能真正开辟出新天。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正是检验渤海这台战争机器成色的第一块试金石。他相信赵云,相信他一手带出来的镇海军。
喜欢三国渔皇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三国渔皇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