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城下,烟尘蔽日。数以千计的回乱骑兵,如同席卷大地的蝗群,发出摄人心魄的呼啸,朝着看似单薄的城墙涌来。他们手中的快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马刀挥舞,气势汹汹。
城头之上,王士珍面色沉静,通过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敌军的阵型和动向。他身边,几名电报员紧张地守在机器旁,等待着来自城外前哨的消息。
“报——东三里铺哨所电:敌骑约五百,已过哨所,直奔东门!”
“报——西五里墩哨所电:敌骑约三百,沿渭河滩迂回,疑似欲攻西门!”
一条条讯息通过那纤细的电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汇聚到王士珍手中。他迅速在地图上标记,心中已然明了敌军的战术——正面佯攻,侧翼迂回,典型的骑兵野战打法,意图利用机动性让守军首尾难顾。
“命令东门守军,沉住气,放近再打!炮队准备,目标敌军后续梯队!”
“命令西门守军,加强戒备,将‘轰天雷’布设于河滩要道!”
“命令北门、南门,提高警惕,防止小股敌军渗透!”
一道道指令通过电报和传令兵迅速下达。守军如同被赋予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对敌军的动向了如指掌。
回乱骑兵的前锋很快冲到了东门外一里左右,开始策马盘旋,用骑射骚扰城头。按照以往的经验,守军此刻应该已经乱箭齐发,或者用落后的火炮盲目轰击,浪费弹药的同时暴露火力点。
然而,凤翔城头却一片诡异的寂静。只有那几十门覆盖着炮衣的“破虏一号”黑洞洞的炮口,在垛口后若隐若现。
叛军头目有些疑惑,但仗着人多势众,马快刀利,并未多想,唿哨一声,主力开始加速冲锋!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
就在叛军骑兵进入最佳射程,纷纷举枪准备射击时,王士珍猛地挥下了手中的令旗!
“开火!”
“咚!咚!咚!”“破虏一号”发出了沉闷而威严的怒吼!炮弹划过低平的弹道,精准地砸入了叛军骑兵冲锋的队列中!
“轰!轰!轰!”榴弹猛烈爆炸,破片横飞,瞬间将密集的队形撕开数个血淋淋的口子!人仰马翻,惨叫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城头上的“启明一式”速射铳也爆发出密集的弹雨!虽然精度有限,但在两百步内的覆盖射击,依然对缺乏防护的骑兵造成了可怕的杀伤!
叛军的冲锋势头为之一滞!他们从未经历过如此猛烈而精准的火力打击!
几乎在同一时间,试图迂回西门的叛军骑兵,也在渭河滩上踩中了守军事先布设的“轰天雷”,连环的爆炸将河滩变成了死亡陷阱,残肢断臂混合着泥沙飞上半空!
信息的不对称,加上火力上的绝对优势,让这场看似兵力悬殊的守城战,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叛军头目又惊又怒,试图重整队伍,但王士珍根本不给他们机会。通过电报及时掌握着战场态势,他不断微调炮火和兵力,始终将防御重点放在敌军的主攻方向上。叛军每一次看似凶猛的扑击,都如同撞在了一堵无形的、布满尖刺的铜墙铁壁上,头破血流。
一天的激战下来,叛军在凤翔城下遗尸上千,却连城墙边都没摸到,士气大挫,不得不暂时后退扎营。
凤翔守住了!消息传回北京,朝野振奋!电报在此战中的作用,更是被王士珍在战报中大书特书,称之为“决胜千里之外之神器”!朝臣们对皇帝力排众议推动电报网络的建设,再无半点异议。
然而,西北的战事远未结束。叛军虽受挫,但主力尚存,且西北地域广阔,王士珍兵力有限,难以主动出击,肃清顽敌,战事陷入了僵持。
就在西北战事呈现胶着之际,西苑兵工厂内,科技的探索仍在继续。
压缩空气项目组在首次成功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制造更大容积、更高压力的储气罐,并研究更高效的压缩机和更可靠的释放阀门。虽然进展缓慢,且危险性极高,但工匠们对这股“无形巨力”的掌控欲,却被彻底激发出来。
而履带项目,则在承重测试中遇到了麻烦。那截精心打造的履带模型,在加载了相当于小型马车重量的铁锭后,仅仅运转了不到半个时辰,连接销轴就开始变形,履带板也出现了裂纹。
“皇上,钢材的强度和韧性还是不够……尤其是这销轴,受力太大,容易磨损和弯曲。”工匠无奈地汇报。
“那就换更好的钢!提高淬火工艺!或者,改变设计,增加接触面积,减少应力集中!”溥仪毫不气馁,“失败是成功的基石!记录下每一次失败的数据,找出最薄弱的环节,集中力量攻克它!”
他知道,材料科学的进步非一日之功,但他必须逼着这些工匠不断向前,哪怕只能前进一寸。
与此同时,永定河电站的稳定运行,使得电解法制取硝酸和烧碱的产量得以缓慢提升。虽然成本依旧高昂,但这意味着兵工厂在火药和化工原料上,开始逐渐摆脱对外部的绝对依赖。
而更让溥仪感到一丝欣慰的是,南方在张之洞的协调下,第一批援助西北的粮饷,通过刚刚修通的京汉线北段,顺利运抵了郑州,大大缓解了王士珍大军的后勤压力。张之洞用他的实际行动,初步证明了其价值。
然而,就在这西北僵持、南方合作、科技艰难前行,局面似乎趋于稳定之时,一个来自遥远北方的、通过特殊渠道传递的消息,如同冰原上吹来的寒风,让溥仪瞬间警醒——俄国远东总督府,近期频繁与日本关东州驻军接触,双方似有密谋!而外蒙古王公中,也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