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彻底驱散了辽东的晨雾,也将“铁砧”高地的惨烈景象暴露无遗。阵地尸横遍野,焦土上混杂着暗红的血迹与破碎的军服残片。然而,一面残破的龙旗,终于插上了高地最高点的日军指挥所废墟,在硝烟中猎猎作响!
吴佩孚部在薛岳炮火的全力支援和自身悍不畏死的猛攻下,经过一夜又半日的血战,终究是以巨大的代价,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残存的日军向旅顺方向溃退。
消息传回薛岳指挥部,所有参谋军官都松了一口气,随即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薛岳重重一拳砸在沙盘边缘,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立刻亲自拟电:
“皇上圣鉴:赖皇上洪福,将士用命,已于今日午时攻克‘铁砧’高地!日军旅大屏障已破,我部正乘胜追击!此役,吴佩孚将军及其所部,居功至伟!”
他毫不吝啬地将首功归于血战破阵的吴佩孚。这一刻,什么猜忌、什么派系,在辉煌的胜利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几乎在捷报传来的同时,一支由数辆“猎犬一式”装甲汽车护卫的车队,满载着药品、弹药和热食,冲破尚未完全散尽的硝烟,驶上了“铁砧”高地。随车抵达的,还有几位佩戴着红十字臂章、携带特殊保温箱的军医——他们是皇家医药研究所紧急派往前线的医疗小组,保温箱里装着的,正是首批规模化生产的“青霉鲁壹号”青霉素注射液!
伤兵营里,哀嚎声此起彼伏。许多士兵伤口已经严重化脓感染,高烧不退,生命垂危。军医们迅速开展工作,对危重伤员优先注射了青霉素。
“这是皇上亲自过问的新药,效果奇佳,你们有救了!”军医一边操作,一边安抚着痛苦的士兵。
奇迹,在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内悄然发生。数名原本被军医判定难以撑过当晚的重伤员,的高烧竟然开始消退,伤口红肿流脓的现象也得到了明显遏制!虽然距离痊愈尚早,但生命体征趋于稳定,这意味着他们从鬼门关被硬生生拉了回来!
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疲惫而悲伤的军中传开。“皇上赐下神药!”“受了伤也不怕了!”……士气和凝聚力,因为这实实在在的救命良药,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吴佩孚看着眼前的一幕,看着那些因为新药而重燃生机的部下,再回想自己之前的种种顾虑,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化为对紫禁城那位年幼皇帝更深沉的敬畏与叹服。
---
山东,青岛外围。
就在“铁砧”高地捷报传来的同一天,蔡锷酝酿的攻势也骤然发动!数辆代号“破城槌”的突击炮,如同移动的小型堡垒,在步兵的簇拥下,缓缓逼近德军外围的一处关键支撑点——小湛山堡垒。
德军显然从未见过这种将重炮直接安装在装甲底盘上的怪物,仓促间组织的37毫米战防炮射击,打在“破城槌”倾斜的前装甲上,大多被弹开,只留下一个个浅坑和四溅的火星。
“破城槌”沉稳地停下,短粗的150毫米炮口缓缓调整。
“轰——!”
一声沉闷而巨大的轰鸣,整个车身都猛地向后一坐。炮弹准确地命中了堡垒外墙,砖石混合结构的外墙应声被炸开一个巨大的窟窿,烟尘弥漫!
“猎犬一式”装甲车立刻利用车载机枪压制堡垒射孔,步兵则如同潮水般从缺口涌了进去!德军被这前所未有的攻坚方式和凶猛的火力打懵了,堡垒内部的抵抗迅速瓦解。
小湛山堡垒的陷落,如同在德军紧密的青岛防线上敲下了一颗致命的楔子。蔡锷没有丝毫停顿,命令部队沿着突破口向两翼卷击,扩大战果。青岛之战的天平,开始明显向帝国倾斜。
---
北京,养心殿。
溥仪同时收到了辽东的捷报和山东的突破性进展。他年轻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这才是他想要的节奏!用绝对的实力和领先的科技,碾碎一切敌人!
“拟旨,晋封吴佩孚为一等忠勇伯,赏双眼花翎!薛岳协调有力,晋封二等靖难伯!所有参战将士,论功行赏,抚恤从优!”溥仪的声音铿锵有力,“告诉蔡锷,朕已看到他的‘破城槌’之威,望其再接再厉,早日光复青岛!”
“另,传朕旨意,”他的目光投向那份关于“青霉鲁壹号”初步成功的报告,“擢升李振声为格物院正五品郎中,总领医药研究所。拨内帑白银五十万两,于天津、上海选址,筹建两座大型青霉素制药厂,要快!”
科技的威力,在战场和朝堂同时得到了验证。青霉素的规模化生产,将被立刻提上日程,这不仅是军事医疗的革命,更将成为帝国未来重要的财政和外交筹码。
战争的齿轮在胜利的润滑下,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帝国的东进战略,终于撕开了沉重的阴霾,露出了锐利的锋芒。收复辽东、光复山东的目标,从未像此刻这般清晰可见。
溥仪走到那幅巨大的规划地图前,手指坚定地划过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大连的船厂、青岛的舰队、安达的石油、沈阳的飞机、长春的汽车、哈尔滨的制造厂……这宏伟的蓝图,正随着前线将士的每一次胜利,一步步从梦想照进现实。
他知道,欧战的窗口期不会太长,他必须争分夺秒。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